新生儿智能发育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一)感知觉发育视觉:新生儿出生后已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对光有反应,在安静清醒状态下可短暂注视物体,但此时的可视距离还比较固定,只能看19~20厘米左右远的物体。新生儿喜欢看轮廓鲜明和深浅颜色对比强烈的图形、活动的东西,尤其喜欢看人脸。此时已能辨认红色。

观察婴儿视觉的方法:妈妈抱婴儿取半卧位,在距他(她)眼睛约20厘米处轻轻晃动红球,当婴儿注视红球时,妈妈再慢慢移动红球,婴儿的目光能追随红球一会儿。在这个时候,妈妈一边充满爱意地说话一边活动头部,吸引婴儿。当婴儿注视时,妈妈试着慢慢移动头的位置,婴儿也会追视一会儿。如果妈妈留意,就会发现婴儿注视自己脸的时间要略长于注视红球的时间。

听觉:新生儿出生时鼓室内无空气,听力差,但发展较快,在生后3~7日,听觉就已相当良好。用能发出声响的小玩具在新生儿的耳旁轻轻摇动时,他会安静下来,似乎在欣赏有韵律的音乐。新生儿在哭闹时听到较大的声音会暂时停止哭泣。如果听到妈妈的声4孤独症儿童早期发现音或妈妈孕期常听的音乐,他(她)会更容易安静下来。

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新生儿出生时味觉已发育完善,从出生第一天就能感受甜和苦;嗅觉中枢与神经末梢已发育成熟。有研究表明,生后5天的婴儿能辨别出自己母亲的奶香和其他母亲的奶香的不同。新生儿的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婴儿有敏感的触觉,喜欢紧贴着母亲的身体,这样既有温暖的感觉,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安全感。新生儿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的触觉已经很灵敏。如在婴儿的一侧口边用手指轻轻地点动,婴儿的头就会偏向该侧,做出寻觅的动作,该项反射称为觅食反射;如果将手指放在新生儿手心,他(她)会立即把手握紧,此称为握持反射。新生儿的前臂、大腿、躯干的触觉较迟钝,痛觉也比较迟钝,而温度觉则很灵敏。这些感觉的建立和形成都是婴儿感知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二)大运动及手部动作发育

新生儿睡眠和安静状态下四肢常呈屈曲、手握拳状。在觉醒或哭闹时,四肢可有伸直和扭曲动作,手和脚也会配合活动,如抬胳膊、伸腿等,这是一种自发性运动,有重要意义。把新生儿竖抱时,他(她)的头能瞬间竖起,保持1~2秒钟,触碰他(她)的手心时,会有抓握反应。如果让新生儿取仰卧位,轻轻拉他(她)的手使头颈部稍稍抬起,然后瞬时松手,会看到其背部拍打床面后,双臂伸直外展,双手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双手握拳呈拥抱状,此为拥抱反应。如果把奶嘴或乳头放入新生儿口中,会出现有力的吸吮动作,称为吸吮反射。这些都是先天性反射的动作,会随着婴儿的成长逐渐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