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如题所述

  应对课堂突发事件六种方法:
  一、热处理
  热处理是教师对一些突发事件刚发生时就抓住时要,趁热打铁或正面教育或严肃批评,长善救失、扬正抑邪。记得有一次,天下着大雨。我正在教室给同学们上语文课。突然,教室门砰的一下被推开了,一个从头到脚都被淋湿的中年妇女撞进了教室,她仿佛没有看见我一样,径自走到后排一个男生桌前大声说道:明明,今天雨好大,这把伞你拿起,放学后早点回去。她的这一举动把全班同学都愣住了,随即教室里便哄堂大笑起来。我等那位妇女走出教室后,便在黑板上写下了伟大的母爱,借刚才送伞一事对同学们进行教育,让他们知道母亲对儿女的疼爱和期望,教育他们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更要为父母而刻苦学习。同时,也通过这件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像以上这种热处理方法需要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当机立断,迅速采取对策,既有效解决了事件,又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了震憾,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冷处理
  冷处理是指教师对突然发生的事故采取冷静、冷落的方式,暂时给予冻结,仍按原计划上课,等到下课后对学生做处理。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处理学生的恶作剧问题上,教师对这种事见怪不怪,不惊奇,不慌乱,也不追究谁干的,也不批评。 教师用充裕的时间了解事件真相及根源,把问题处理得更恰当。冷处理需要教师凭自身的意志力,克服对某些学生的反感情绪,用理智战胜无益的激情和冲动。
  三、宽容法
  教师对学生突然出现的恶作剧或危害性不大的问题,该宽容时要宽容,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学生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了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四、因势利导法
  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激起了学生好奇心,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回到教学目标上来困难时,可以随时挖掘突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和教学活动。
  五、寓教于喻
  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太丰富,对许多问题的认识缺乏切身体验,但只要把道理讲透,学生还是能理解接受的。教师可用形象的比喻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引起兴趣,还能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六、爆炸式教育法
  爆炸式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严重破坏性行为,采用大刀阔斧的处理方式。例如:在一节体育课上,两个学生为争篮球打起来,一个骑在另一个学生卡他脖子时,教师就应该赶到现场,命令其住手!一边拉开他们,一边义正严辞地批评他们,平息风波。像学生中的这类矛盾激化,已经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的行为,不容教师慢声细语,该有张飞喝断长坡水倒流的气势,勇武果断地命令其住手,让学生绝对服从,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一旦学生态度老实再循循善诱,进行心平气和的说服教育。这种爆炸式教育法不可不用,但不可多用,不可滥用,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用得恰到好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9
课堂突发事件是指与教育教学无关,而又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偶发性的事件。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总是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认真的备课,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情况,考虑选择哪种教法,甚至对学生会如何回答问题而进行分析。然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聪明而又极有个性的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答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状况,这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有时甚至会改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但是,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的答案中寻找契机,打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便能将突发事件转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良机,为课堂增添不少色彩。因此,如何化解课堂突发事件,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更是一门教学的艺术。下面,我就作几点浅薄的分析。 用暗示的方法提醒学生 上课铃响,走进教室,往往会看到一些学生还是在扎堆讲话,教室里乱哄哄的,这时候你该怎么办?是拍桌子瞪眼,还是大声指责那些讲话的学生?其实,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站在讲台上,环顾教室,学生自然会逐渐安静下来,如果还有个别学生讲话,那就用手势要求讲话的学生安静,这样的效果往往比声嘶力竭的喊叫要好得多。 课上到一半,学生们都在认真听课,可就是有这么几个学生在悄悄的传纸条、讲话,有些甚至在打瞌睡,这时候的你可一定要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怒火,不要因为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上发火,以致影响整堂课的效果,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还是用暗示的方法。你可以用带有提醒意味的眼神示意讲话的学生;可以用轻敲课桌的方式提醒睡觉的学生该醒醒啦;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提醒思想不集中的孩子。运用这些暗示的方法,既避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正面冲突,保证课堂教学良好有序的进行,又很好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当然,教师在课后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吸引力。如果教学是枯燥的,学生难免会出现注意力分散,思维不集中,甚至上课打瞌睡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下功夫分析教材,设计一些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学习、思考中的问题和环节。 批评要切中要害、点到为止 在课堂上,还有这样的一类学生,自己不认真听课,还要影响教师上课和其他同学听课,比如有些学生会故意大声的打哈欠,大幅度的伸懒腰,发出怪叫,有的人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故意插嘴捣蛋,这些行为一般都带有挑衅的意味,这样的学生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扰乱教师上课秩序,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还是不顾自身形象和教学进程,在课堂上与之发生冲突?显然,这些做法都是不妥当的。如果听之任之,不仅会让捣蛋的学生更加肆无忌惮,也会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大大降低,但是与之发生冲突,纠缠不清,则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僵局,教师的个人形象大打折扣。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种故意捣乱的学生呢?我的做法是:直接批评他的这种行为,当然批评的方式方法是有讲究的。举一个发生在我们班的例子,有一次上课时,我提问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很紧张,回答不出问题,这时候,有个学生就在班级里大声的说:“老师,他是白痴,回答不上来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当时就让回答问题的学生坐下,转而对捣蛋的学生很严肃的说:“坐在这个课堂里的,都是大脑健全的人,你这样侮辱别人,就是在侮辱你自己,侮辱全班同学,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难道你认为我们全班的人都是大脑不健全的?”全班同学都用指责的眼光注视着他,他也羞愧地低下了头。其实这样的学生并不怕老师生气,也并不怕老师斥责他,但是他们在乎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希望自己在同学的心目中是优秀的。所以遇到这类学生,教师要站在所有学生的立场上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批评,指出这件事所带来的恶劣影响。让同学们的看法去改变他,教育他。当然,这样的批评教育要切中要害、点到为止、注意分寸、速战速决,不要长篇大论,由此及彼。要就事论事,切忌由事情本身引到对该生做人品行方面的评论,更不要翻旧账,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其实,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在课后要多关心,多了解该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善于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水平、人生阅历的不同,在理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必然存在差异,教师无论课前的准备如何充分,有时也难免会遇到有个性的答案。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要有一种从容应对、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将学生的答案巧妙的融入到自己教学中去的能力,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 当然,高超的应变能力要求教师也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有扎实的语言表达功底和创造性思维品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