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状语部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所说的文言中的状语是我们在研究时根据现在的语法适当命名的。状语是是用来修饰动词也就是谓语的。通常是在文言中以介宾形式或者名词活用出现。文言文中的状语基本为后置状语。

    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⑥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后置,实际上就是“置动词后”。之所以是“后置”,其主要的参照物是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在现代汉语中,状语是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若有放在谓语(动词)后的现象,则谓之。  

    第一:找出(准)句子当中的关键词(谓语动词)  为什么要找出和找准动词?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状语是专门用来修饰谓语(动词)的。所以只要把谓语(动词)找出来了,剩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  

    ①得双石于潭上 (《石钟山记》)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③赵尝五战于秦 (《六国论》)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上面四个句子的关键动词分别为:①得 ②贤 ③战 ④申  

    第二:掌握介词结构(状语)后置的规律    上面说了:状语是专门用来修饰谓语(动词),而如果是状语后置的情况,它一定要符合这么一条规律   

    “谓(动)+(宾)+(介)+名(代)”  

    在这里的“介词结构”就可以理解成后置的“状语”了。实际就应该是:   

    “谓(动)+(宾)+【介+名】” 

    ①得双石于潭上    结合规律判断:“得”应该是“谓语动词”,“双石”作“宾语”,“于”是“介词”,“潭”是“名词”。由此,根据上面两条,可以推断出这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于潭上】得双石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结合规律判断:“贤”应该是“谓语动词”,“于”是“介词”,“弟子”是“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也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师不必【于弟子】贤 

    ③赵尝五战于秦    结合规律判断:“战”应该是“谓语动词”,“于”是“介词”,“秦”是“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也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赵尝【于秦】五战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结合规律判断:“申”应该是“谓语动词”,“之”作“宾语”,“以”是“介词”,“孝悌之义”是“名词性结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以孝悌之义】申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