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各种状语的表示

地点状语用“于”来表示,比较状语也是用“于”= =!时间状语就更多了,但我怎么就从来没见过让步状语(如果……)、结果状语、目的状语(为了……)等在文言文中的表示呢?学习了多年文言文都没有碰上这些状语的表示,是鄙人才疏学浅还是文言文压根儿就没有这些玩意儿?跪求大神回答,感激不尽~

在文言文中,通常要结合状中短语来研究状语,而状中短语是中心词在后的谓词性短语。其后的中心词叫中心语,其前的词语叫状语。中心语表述行为、变化、性质等属性,状语用来限定、修饰和说明其后的中心语。

文言文状中短语最常见的形式是:状语直接用在中心语之前,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没有停顿。

你所说的有关状语的各种句式,在文言文中,除了“让步状语”的句式没有以外,其余的状语句式都有。而文言文中反映让步的语义环境,多发生在复句中,所以文言文的复句有让步偏正复句的句式。

在文言文的状中短语中,能时常充当状语的语素,不但有实词性词语,还有介宾短语和副词。以下所选状中短语的句式,以及分析状语的方法和例句的翻译,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仅供你学习参考!!

一、实词性状语
在实词性词语中,经常用做状语的是形容词、数词、时间词语、方位词,此外名词、疑问代词和动词也可以做状语。

1、形容词做状语,例如:
○《论证·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如果父母健在,就不要出远门;如果要出门,就要去父母知道的地方。)
本例中的形容词“远”是形态形容词,做动词“游”的状语。
○《战国策·赵策一》:楚人久伐而中山亡。
本例中的形容词“久”是事态形容词。
○《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一旦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哗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会蓬勃生长起来。)
本例中复音形容词“油然”、“沛然”、“浡然”分别作动词“作”、“下”、“兴”的状语。

2、数词做状语
数词常做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次数。例如:
○《吕氏春秋·察今》:病万变,药亦万变。
(病有一万次变化,药也应该有一万次变化。)
本例中的数词“万”作动词“变”的状语。
○《战国策·齐策四》: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魏国使者多次往返,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去。)
本例中的数词“三”作动词“反”的状语。
○《史记·吕太后本纪》: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少帝元年,朝廷号令完全出自太后。)
本例中的数词“一”作动词“出”的状语,具有“完全”的意思。数词“一”可译为:完全。

3、时间词语做状语
这里的时间词语是指表示时间的词语,其中包括时间量词和时间词等。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本例中加有定语“火”的时间量词“三月”做动词“灭”的状语,表示大火燃烧延续的时间。
○《史记·陈丞相世家》: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
(王陵发怒,称病辞官,闭门不出,始终不朝见皇帝,七年后去世)
本例中的时间量词“七年”做动词“卒”的状语,表示经过七年之后,才去世。
○《韩非子·难三》:郑子产晨出。
(郑国的子产清晨出去)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晨”作动词“出”的状语。
○《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淮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按照标志夜里渡河。)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夜”作动词“涉”的状语。
○《左传·昭公十三年》:邾人、莒人愬于晋曰:“鲁朝夕亡我,几亡矣。”
(邾人、莒人向晋国控诉说:“鲁国不时进攻我们,我们几乎就要灭亡了)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朝夕”组合一起,作动词“亡”的状语,表示“不时”。时间词“朝夕”可译为:不时。
○《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
本例中的时间词“岁”、“月”作动词“更”的状语,分别表示“每年”、“每月”。时间词“岁”可译为:每年;时间词“月”可译为:每月。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
本例中的时间词“日”作动词“闻”的状语,表示“每天”。时间词“日”可译为:每天。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
(情况一天比一天紧急,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魏王说明这件事。)
本例中的时间词“日”作动词“急”的状语,表示“一天天地”。时间词“日”可译为:一天天地。

4、名词做状语
名词做状语在先秦并不常见,到《史记》中增多。例如:
○《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
(野猪,像人一样站立并且啼叫)
本例中的名词“人”作状语修饰动词“立”,是说“豕(猪)”站立起来像人,这是用人的外形来作比喻。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老人:像孩子那样啼哭。)
本例中的名词“儿”作状语修饰动词“啼”,是说老人象小儿一样哭泣,也是用小儿的外形来作比喻。
○《汉书·霍光传》: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剑斩之:用剑斩杀他们。)
本例中的名词“剑”作动词“斩”的事体状语,与“斩”的行为有关,表示行为的工具。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皆斩。
(法皆斩:依据法令都要斩首。)
本例中的名词“法”作动词“斩”的事体状语,与“斩”的行为有关,表示行为的准则。

5、其他实词性词语做状语
1)疑问代词做状语时一般构成疑问句。例如:
○《战国策·赵策三》:胜也何敢言事?
(赵胜我怎么敢谈论这件事情呢?)
本例中的疑问代词“何”作能愿动词“敢”的状语,并构成疑问句。述宾短语“言事”是能愿动词“敢”的宾语。
○《战国策·赵策三》: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
(魏王哪里能够得到平安快乐呢?)
2)动词与动词性词语连用时,通常构成连谓短语,所以做状语比较少见。例如:
○《史记·田叔传褚补》: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
(看见战事发生,想要坐着观看(他们的)成功与失败)
本例中的动词“坐”作动词性词语“观成败”的状语。动词“坐”是说明动词性词语“观成败”是坐着观看的,而不是先“坐”而后“观”的连续行为。
○《汉书·李广传》:破败广军,生得广。
(打败了李广的军队,活捉了李广。)
本例中的动词“生”作动词性词语“得广”的状语。动词“生”是说明动词性词语“得广”是因活捉而得到的,而不是先“生”而后“得”的连续行为。

二、介宾性状语
介宾短语做状语时,最常见的有两种:工具状语、偕从状语,此外还有目的、与事、与物状语,以及时间、处所状语等。介宾状语中最常用的介词是“以”和“为”、“与”,此外还有“自”、“于”、“由”、“从”等。

1、工具状语、偕从状语
1)工具状语
这里所所说的工具,是广义的。工具状语主要由“以”宾短语充当,在这种状语中,“以”可以理解为“用”、“拿”、“凭借(着)”、“根据”、“占有”以及“按照”等意义。除了“以”之外,“由”、“自”、“从”有时也可以构成工具状语。在这种状语中给介词做宾语的,通常是无生名词,即使有时是使用有生名词,时常也并不表示人,而是表示抽象事物。例如:
○《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陷子之楯。
(用你自己的矛刺你自己的盾)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状语,“以”可理解为“用”或“拿”,引出比较具体的事物。
○《左传·定公四年》:王孙由于以背受之。
(王孙由于用背去挡)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状语,“以”可理解为“用”或“拿”,引出比较具体的事物。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凭借勇气在诸候国中闻名。)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状语,“以”可理解为“凭借”,所引出的事物“勇气”表示抽象。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能凭言的好坏来提拔人,不能凭人的亲疏去废止言。)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状语,“以”可理解为“凭借”,所引出的事物都表示抽象。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子皮以子展之命,饩国人粟,户一钟。
(子皮按照子展的遗命,赠送给国人的粮食,每户一钟。)
本例中介词“以”可理解为“按照”,例中的子皮按照子展的命令去办事时,一方面子展的命令是子皮办事时的依据,为子皮所用;另一方面子皮办事又受了展命令的约束,不得任意而为。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司空以时平易道路。
(司空按时整修道路。)
○《左传·定公四年》: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
(用先王的标准来看,却是尊重德行的)
本例中的介词“以”可理解为“用”,而引出的事物是行为标准,是抽象事物。名词“先王”是有生名词,其代表了某种行为标准,指的是先王那样的标准。
○《左传·文公十七年》:以臣观之,将不能。
(用我的眼光来看,恐怕做不到)
本例中的介词“以”可理解为“用”,而引出的事物是行为标准,是抽象事物。名词“臣”是有生名词,其代表了某种抽象事物,指的是我的眼光。
○《史记·秦始皇本纪》: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
本例中的介词“由”带代词“是”,组成“由”宾短语,作动词“观”的状语。
○《庄子·让王》: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
(由此看来,两只手臂比天下更为重要,而自身又比两只手臂重要。)
本例中的介词“自”带代词“是”,组成“自”宾短语,作动词“观”的状语。

2)偕从状语
偕从状语主要表示率领、操纵、携带的对象等,这种状语大多由“以”带有生名词来充当。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鲁僖公四年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侵袭蔡国。)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侵”的偕从状语,是主语“齐侯”的率领对象,介词“以”可理解为率领或带领,例句中的主语和“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人,一起完成述语“侵”所表示的行为。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
(狐毛、狐偃带领上军从两方面同时攻击子西)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攻”的偕从状语,是主语“狐毛、狐偃”的率领对象,“以”可理解为率领或带领,例句中的主语和“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人,一起完成述语“攻”所表示的行为。
○《孟子·公孙丑上》: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辅佐齐桓公而称霸,晏子辅佐齐景公而扬名)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中心词“霸”的偕从状语。由于施事主语“管仲”和“晏子”并没有直接参与事物的行为、变化,而分别是“以”的宾语“其君”去完成该“霸”或“显”等事物的行为、变化。所以介词“以”在这里可理解为“使”。而翻译为“辅佐”,因为“辅助”属操纵的一种方式,更贴近原意。
○《战国策·秦策一》:泠向谓秦王曰:“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泠向对秦王说:“我打算让齐国侍奉大王,让它去攻打宋国。”)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事”的偕从状语。由于主语“冷向”并没有直接参与“事王”事物的行为、变化,而是“以”的宾语“齐”去完成,所以介词“以”可理解为“使”,翻译为让。而“使”作使令动词时,也有“让”的意思。
○《左传·昭公十二年》:晋侯以齐侯宴。
(晋昭公和齐景公举行宴会。)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宴”的偕从状语,由于“晋侯与齐侯宴”表示在这次饮宴中,晋侯是主导,而齐侯是协同,所以介词“以”可理解为“与”。
○《战国策·秦策一》: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天下一有祸乱,大王你就割让汉中与楚国求和。)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和”的偕从状语。由于“王割汉中以楚和”表示在这次割地的事件中,“秦王”是主导,而“楚国”是协同,所以介词“以”可理解为“与”。
○《左传·定公十年》:吾以剑过朝。
(我携带剑经过朝廷)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运动动词“过”的偕从状语,介词“以”可理解为“携带”或“带着”,而“以”的宾语是无生名词“剑”,是物。
○《左传·庄公十四年》:(楚子)灭息,以息妫归。
(楚子灭亡了息国,带着息妫回归楚国)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运动动词“归”的偕从状语,介词“以”可理解为“携带”或“带着”,而“以”的宾语虽然是是有生名词,是人,但“息妫”并没有自主权。

2、其他介宾状语
1)目的状语
目的状语主要表示行为的目的、原因、服务的对象,最常用介词“为”构成。例如:
○《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的人熙熙,都是为了利益而来)
本例中的“为”宾短语作动词“来”的目的状语,介词“为”可理解为“为了”,而“为利”是“来”的目的。介词“为”可译为“为了”。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而辍广。
(上天并不因为人们厌恶严寒就废止冬天,大地并不因为人们厌恶遥远而不再宽广。)
本例中的“为”宾短语作动词“恶”的原因状语,而“人之恶寒也”和“人之恶辽也”表示原因。介词“为”可译为“因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岂敢因和氏璧的缘故而欺骗秦王呢?)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欺”的目的状语,而定中短语“一壁之故”,作介词“以”的宾语表示原因,介词“以”可理解为“因为”。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楚怀王因不知忠臣之分,所以国内被郑袖迷惑,国外被张仪欺骗。)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知”的目的状语,“以”后省略了宾语“之”,而“之”指代“怀王”作介词“以”的宾语表示原因,介词“以”可理解为“因为”。

2)与事状语
与事表示与施事一起参与某种行为、活动的人,与事在参加该种行为活动时,有较大的主动性,并不直接受施事支配。例如:
○《韩非子·难一》:吾将与楚人战。
本例中的“与”宾短语做动词“战”的与事状语,介词“与”可理解为“和”、“跟”、“同”,而本例句中的施事“吾”和表示与事的“楚人”一起才能完成“战”的行为。
○《战国策·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同行。
(老虎认为对,所以就跟它(狐狸)同行。)
本例中的“与”宾短语作动词“行”的与事状语,介词“与”可理解为“和”、“跟”、“同”,而本例句中的施事“虎”和表示与事的“狐(之)”的任何一方都能独立完成。

3)与物状语
与物也主要由“以”宾短语充当。“以”所支配的事物,往往是从施事的一方,转移到宾语所表示的一方。这种用法的“以”时常是用在双宾语动词的前面,有时也可以用在非双宾语动词的前面。例如: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子犯以璧授公子。
(子犯把玉璧还给公子)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授”的与物状语,介词“以”可理解为“把”,是从施事“子犯”一方,将“璧”转移到宾语“公子”所表示的另一方。而“授”是常带双宾语的动词。即例子原文可理解为:子犯授公子璧。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以术说卫元君。
(荆轲凭借剑术游说卫元君。)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说”的与物状语,介词“以”可理解为“凭借”,是从施事“荆轲”一方,将“术”转移到宾语“卫元君”所表示的另外一方。而“说”是不带双宾语的动词。

4)时间状语、处所状语、关涉状语
在古汉语中,时间常用主语表示,处所常用补语表示,所以这两种状语都不常见。时间状语主要由介词“以”、“于”带宾语构成。例如:
○《史记·孟尝君列传》:文以五月五日生。
(田文是在五月五日生的)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作动词“生”的时间状语,介词“以”可理解为“在”。
○《论语·学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在这些日子里只是痛哭,却不再唱歌了)
本例中的“于”宾短语作动词“哭”的时间状语,介词“于”可理解为“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
(宋国是先朝的后代,在周朝来说是客)
本例中的“于”宾短语作动词“为”的处所状语,介词“于”可理解为“在”。
○《史记·封禅书》:文公获若云石,于陈仓北阪城祠之。
(秦文公得到一块质似石头的东西,在陈仓北面的山坡上,建城立祠奉祀它。)
本例中的“于”宾短语作动词“祠”的处所状语,介词“于”可理解为“在”。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合道义而得来的富和贵,对于我如同浮云。)
本例中的“于”宾状语作动词“获”的关涉状语,介词“于”可理解为“对于”。
○《史记·魏公子列传》: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而用矫正魏王的命令夺取晋鄙的兵权来救赵国,对赵国则是有功,对魏国就未必是忠臣了)
本例中的“于”宾短语作动词“有”或“为”的关涉状语,介词“于”可理解为“对于”。追问

长知识了~对了,那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状语是什么来的?是不是只有古文中才会出现?

追答

文言文的语法,是后人对古人用语习惯和用语规律的总结;而现代汉语的语法,则是现代人对现代用语习惯和用语规律的总结;这两种语法都借鉴了英语语法分析、总结和归类的方式。说白了,汉语原本是没有语法的,而后人在学习英语语法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汉语的语法规律,才编写出来的。

你从二千多年来流传的汉语工具书就可以看出:古人或对汉语的字词意义作出解释,或对用语习惯作出解释,就是没有专门讲语法的工具书。

至于你谈到古汉语中的状语与现代汉语中的状语有哪些不同,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在构成状语的语素分类上,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很难求得一致。比如:偕从状语、关涉状语等等,就是现代汉语中不曾有的。最重要的是用法不同,比如:古汉语中的状语后置为补语,就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5
文言文中的状语不能硬套现代文中的状语
如同汉语语法不能硬套英语语法一样

http://mypage.zhyww.cn/post/200605/109576.html
每发网址,例行祈祷:百度保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