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为啥生男孩叫“添丁”,生女孩却叫“添口”呢?

如题所述

有句话叫做“添丁进口”,意思是说,在古代生男孩叫做“添丁”,生女孩叫做“添口”,也称“进口”。

我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上面解释“丁”的意思是指成年男子。

有的朝代规定16岁到60岁的男子为丁。大家都看过电影《抓壮丁》吧?说的到16岁以上的男人必须当兵打仗。

这就令人产生了疑问,“丁”指的是成年男子,为什么生下未成年的男孩就称为丁呢?

其实这是一个“男卑女尊”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古代是农耕社会,老百姓靠种地吃饭,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种地或者一些脏活累活,就是男人的份内之事,如此一来女人成了男人的附属品。,因此女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

基于此老百姓自然喜欢生男孩,生男孩就意味着以后添了一个壮劳力。男孩到16岁就可以顶起门户过日子,有的朝代男孩14岁就可以结婚,结婚意味着成家立业,生男育女。

男人到了16岁就被正式列到了朝廷的花名册上,也就是说你有服兵役出劳工的义务。这个年龄才能成为“丁”。

朝廷统计男丁的名单,另一个作用就是朝廷有“人头税”这一说,到了成年男丁要交税。

在古代南方生个男孩,这是一件大喜事,因为“灯”和“丁”谐音,南方人生男孩后都要在祖宗祠堂前“放灯”庆祝。也叫“上灯”,上面写上家族的男丁人名,意思是告诉祖宗香火旺盛,薪火代代相传。

古代生男孩称为有人捧户口本了,女孩只能为别人家传宗接代,女孩早晚是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古人不喜欢生女孩,当生了女孩后就称为“添口”,意思是说多了一双筷子,多了一张吃饭的嘴。

讲真这是大多数人的观念,其实也有个例。比如说汉朝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汉成帝刘骜的皇后赵飞燕,唐朝李隆基的杨贵妃,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咸丰皇帝的慈禧太后,这些女人不都很优秀吗?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试问哪个男丁能超越他们?

就连大诗人杜甫都感叹道:“生女当生杨玉环”。也许我的思想很超前,我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

说实话,古人生男孩称为“添丁”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和向往。

“丁”又和顶梁柱的“顶”谐音。按照古代的情况来看,男丁确实是家中的顶梁柱,男孩赋予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很多。女孩由于社会状况和力气不如男孩双重的原因,注定成为社会的弱者,不被人们所重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综上所述,“丁”和“口”形成鲜明的对照,一个是将来为家族创造财富,一个是为人作嫁的女孩。不过到现在“添丁进口”这句话不带有任何偏见色彩,表达的意思就是生儿育女,新社会男孩女孩都一样“添丁和添口”逐渐成了一个中性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8
因为在古代男孩子是可以长大做力气活的,很有用,所以叫做壮丁,但是女孩子不可以,只是吃饭,所以叫添口。
第2个回答  2020-11-28
因为古代的人都重男轻女,认为生了男孩儿可以使家族得以传承,是聚财的象征,而女儿早晚要嫁人,是别人家的,生女孩儿只是家里多了张吃饭的嘴。
第3个回答  2020-11-24
在古代,成年男人被称为“丁”,生男孩子家里有了延续香火的人,增添了一名壮劳力,叫“添丁“。而女孩子由于力量小,处于弱势,将来也要嫁出去,所以生女孩子,就认为多了一个吃白饭的,叫”添口“。这两种叫法,主要产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产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