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对于“天人关系”的论述?

如题所述

“天”与“人”关系是人类永恒思索的大课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以此展开的。本文特从中国古代经典的天人关系论述入手,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的特殊含义和微妙的相互关系,进而阐述笔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有潜在含义和重要现代意义的观点。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研究认为,中华文化精髓就世界是天道与人道的辩证关系。“天道”,“天理”,“天命”等皆指“天 ”,本文中的“天”用此广义;“人道”,“人欲”,“人”等皆指“人”,本文中的“人”已用此广义。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天”,“人”及其关系的论述:
“天有五号:尊而君之,则曰皇天……”(1)“有夏服天命”(2)“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5)
这里的“天”多指自然的,而后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天”:“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成为世俗的。
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无非有三种情形:
一 天命论 “弗敬上天,降灾下民”;
二 人贵论 “天地之性,人为贵”(6);
三 君权神授论 “予连续乃天命于天”。
这三种观点引出三个问题:a,“人”与“天”孰轻,孰重?b,“人”与“天”关系如何解决?c,“人”与“天”有何引申潜旨?
中国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末人文精神可说是她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有灵气,最为贵的思想。
br> “天地之性,人为贵”(8),而荀子也用比较的方法指出“人为贵”的道理:“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宜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汉儒董仲舒继承荀子的思想,亦极言人与天地并为万物之根本。如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10)“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11)“唯人道可以参天。”(12)
《中庸》也有论述:“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3)
从荀子,董仲舒,《中庸》的论述中,应当说都蕴含着这样一层意思,即天地人三这种,人处于一种能动的主动地位。丛生养人与万物讲,当然天地是其根本,然而从人与治理万物来讲,则人是能动的,操有主动权。就这一点说,人在天地万物之中可说是处于一种核心地位。由此荀子讲道:“人定胜天。”
由此可解打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重于天的,这也说明了为什莫在西方神权和教权另加世俗政权之上,而中国一直是“政教分离”的原因。
人的地位和能力高于“天”,为什莫一些古人又有一些天命论表现呢?这些表现无非三种情况:A,古代生产力水平不高,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与原始社会的一起起作用。这些并不是多数,大禹治水就表现着人胜于天,然而毕竟有,是时代局限;B,古人遭遇了另一种“天”,世俗的“天”。当孟子这位发出“当今天下于治国平天下者,舍我其谁?”感号的圣人周游列国而不为用时,只能以天命感慨了;C,世俗政权的需要,树立威信,假借天命,君权神授。然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历史上无数次轼君政变,农民起义表明,这种天命是虚无的。
既然人胜于天,那末普天之下人可以畅所欲为了吗?运子曾说:“人定胜天。”然而殊不知荀子的人与天地参思想或“人定胜天”思想恰恰是建立在它的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认识基础上。“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视之谓天职。如是者,虽然涤,其人不加虑焉;虽精,不加察焉。夫视之谓不与天争职。”(14)最后荀子总结说:“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宫,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15)
这里一连串的“天”字,都是强调其为自然之意。荀子认为,人只有顺其自然,才会懂得什莫应当去做,什莫不应当去做,才能掌握天时地利,利用万物。同样,大禹治水也被看作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人与自然统一协调的典范。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探求出自然规律后,因势利导,和谐的是人与自然同意相得益彰,这就是达到了“天人合一”,这是“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界层面上的高超境界,它是一种现实中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状态,也是一种人们判断自然,认识自然的一种境界。
比如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绘画与诗歌,讲求“意境”,这就是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中国古画并不像夕阳古画那样求“科龙似的副真”,而是追求“意”与“境”的统一,在一幅中国古画里极易读出诗情画意和作者的心境,而最反映中国画精髓的优势一些山水行游为主题的画作。它的价值是已经证明了的——足够逼真的西方古画无意无境而走向尽头,而西方艺术家引入东方智慧才是西方美术重生。
这里要注意的是,“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人与自然,另一层使臣民同世俗政权。上文已经提到“天命论”具有传统意义,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何这样做,效果如何?影响又如何呢?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较低,自然崇拜很有市场。“天”自然要尊重,统治者因而采用。这就引伸出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有两层哲学同处于世——君王哲学,百姓哲学。皇帝及其重臣不会信天,否则他们就是昏庸,井田必亡;老百姓信天——不得不信,他们有三重枷锁:畏天,伦理,小农经济,一层比一层坚固。统治哲学与愚民哲学,还有游走两者间的知识分子们,自己为积极用世或其他目的,在唯物与唯心间游走,以至“存天理,灭人欲”,把自己绑上了封建统治的战车。
br> 这也说明政权“天人合一”得不牢固,并非人人信它。农民领袖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诸侯列强则说“天子其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君民之间与其说是“天人关系”,不如李世民一语道破的——舟水关系。于是,时代发展,“天”有新意:伦理纲常与“务民之义”。
只有“务民之义”是对的,“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16)
“务民之义”是人有其治的具体体现,人之治如果搞不好,鬼神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说,只有懂得近人而远鬼神,把人治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好它,此能称之为“知”,这也就是中国政权比神权重要在文化上的根源。
综上所言,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胜于“天”,二者又辩证统一,在自然中“天人和谐”,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而实现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和谐共生;在政治上,统治者要以身为本,远鬼神而发挥人文关怀,只有这样的政权即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才能长存(这里的人民成为近似古意的“天”),才能与人民和谐,才能使社会和谐。而只自然和世俗上的两种境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完整意义的“天人合一”,也就是“天人关系”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里蕴藏着无穷的财富和智慧,当今社会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在现代有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时期,和谐社会在国内有两个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政府和谐。早在周武王时中国就有了保护自然的“官方文字”,当今中国高速发展不能以“慢性自杀”为终结,保护自然环境力度要大,还要从文化教育入手,沐浴教化已正视听。另一个层面上,以人为本,建立人本政府,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只有人文关怀的政府才能树立威严,树立威信,才能在引导经济发展的大作为中重视细节,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天人合一”在几千年中华文化中观光辉熠熠,必将在现代再放光芒。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以待将来是十分必要的。人不应当“役于神”,也不能够“役于物”,天人和谐,自然为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此可见。

注释 (1)《尚书讳 帝命验》
(2)《尚书 召》
(3)《周易正义》孔颖达
(4)《老子》
(5)《尚书正义。 孔颖达
(6)《孝经注疏》
(7)《尚书 盘庚》
(8)《孝经注疏》
(9)《荀子 王制》
(10)《春秋繁露》
(11)《春秋繁露》
(12)《春秋繁露》
(13)《中庸》
(14)《荀子 天论》
(15)《荀子 天论》
(16)《论语》
参考资料 唐明贵老师《中国传统文化》课件
戴明玺老师《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
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3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孔丘、墨翟、孟轲、荀况等,都从各自的哲学观、政治观、道德观、人性论、认识论等方面出发,论述过教育问题。在欧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也都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论述过教育问题。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教育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一些学者认为,直到17 世纪时, 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一书问世,才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最早的教育学讲座,仍然大都由哲学家开设,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曾于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设过教育学讲座。随着教育科学的继续发展,教育学又与哲学相结合,才形成为教育哲学这一学科。
1848年,德国哲学家J.K.F.罗森克兰茨著的《教育学体系》出版,后经美国人A.C.布雷克特译为英文,名为《教育哲学》。一般认为,这是教育哲学一词的由来。后来有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编著教育哲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教育家J.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该书副题为《教育哲学引论》
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产生,主张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此后,在教育理论上展开了教育科学与教育哲学之争。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强调他们的实验研究是科学的,而把教育哲学看作是主观的,没有精确的方法。但是,教育哲学仍然在发展着。因为教育实验科学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解释教育理论中的所有问题,诸如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等问题,仍需由教育哲学来回答。另外,由于近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矛盾的加剧,在如何改革教育的问题上,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现代西方的一些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提出各自对于教育问题的不同见解,形成为教育哲学中的各个流派,这就是当代教育哲学广泛发展的原因所在。
当代流派
就欧美一些主要国家来说,教育哲学流派在发展过程中有兴有衰。
新教育运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英、法、德等国出现了新教育运动,向传统的古典教育思想挑战,提出了“新教育原则”,主张废除古典的传统课程体系,开设近代语、农艺、手工劳动等课程,并创办各种类型的“新学校”,实行教育改革。
实用主义教育
与此同时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杜威把他的实用主义哲学与进步教育思潮联系起来,以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为基础,把教育当作改造社会的方法,主张教育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事中学习等。实用主义教育适应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得到广泛的传播。它在反对传统教育中起过积极作用,但它不重视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造成了教学质量、学生知识水平下降的后果,对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非常不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0-02

“天人互泰”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天人互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