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对天人关系的论述

如题所述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孔丘、墨翟、孟轲、荀况等,都从各自的哲学观、政治观、道德观、人性论、认识论等方面出发,论述过教育问题。在欧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也都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论述过教育问题。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教育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一些学者认为,直到17 世纪时, 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一书问世,才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最早的教育学讲座,仍然大都由哲学家开设,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曾于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设过教育学讲座。随着教育科学的继续发展,教育学又与哲学相结合,才形成为教育哲学这一学科。
1848年,德国哲学家J.K.F.罗森克兰茨著的《教育学体系》出版,后经美国人A.C.布雷克特译为英文,名为《教育哲学》。一般认为,这是教育哲学一词的由来。后来有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编著教育哲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教育家J.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该书副题为《教育哲学引论》。
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产生,主张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此后,在教育理论上展开了教育科学与教育哲学之争。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强调他们的实验研究是科学的,而把教育哲学看作是主观的,没有精确的方法。但是,教育哲学仍然在发展着。因为教育实验科学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解释教育理论中的所有问题,诸如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等问题,仍需由教育哲学来回答。另外,由于近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矛盾的加剧,在如何改革教育的问题上,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现代西方的一些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提出各自对于教育问题的不同见解,形成为教育哲学中的各个流派,这就是当代教育哲学广泛发展的原因所在。
当代流派
就欧美一些主要国家来说,教育哲学流派在发展过程中有兴有衰。
新教育运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英、法、德等国出现了新教育运动,向传统的古典教育思想挑战,提出了“新教育原则”,主张废除古典的传统课程体系,开设近代语、农艺、手工劳动等课程,并创办各种类型的“新学校”,实行教育改革。
实用主义教育
与此同时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杜威把他的实用主义哲学与进步教育思潮联系起来,以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为基础,把教育当作改造社会的方法,主张教育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事中学习等。实用主义教育适应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得到广泛的传播。它在反对传统教育中起过积极作用,但它不重视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造成了教学质量、学生知识水平下降的后果,对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非常不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2

“天人互泰”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天人互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