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圆缺的类型和原因?

月亮的形状有哪几种?其成因?
月亮圆缺分二类:一、月食类(稀有);二、朔望类(日常所见)。还缺少月食及其成因?

月亮自身不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线,才能被我们看到的。

 

月亮在距离地球38万千米的轨道上围绕地球运行,运行一周是29.5天,也就是一个月。月球在围绕地球运行时,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相互位置时刻都在发生变化,从地球上看去,有时太阳照亮月球的左侧,有时照亮月球的右侧,有时能够把月球面向地球的一侧完全照亮,而有时月亮被太阳照射不到的黑暗一面向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了。这样一来,在地球上看去,月亮的形态总是在改变着。

按照阴历计算,月初时,月球离开太阳与地球连线的中间位置,向连线的左侧移动,月球朝向太阳的一面渐渐地能够被我们看见。一开始时是个小月牙,叫新月,凸起的一侧朝向太阳。随着月球与地-日连线之间的角度越来越大,能够被我们看见的一面也越来越多,到7-8日时,能够看到半个月亮,此时,叫上弦月。然后月亮会继续变大,到15日前后,月球面向地球的一侧完全被阳光照亮,叫满月。此后,月球继续围绕地球运行,从轨道的另一侧再一次向地-日连线接近,不能被阳光照亮的一侧越来越多,月亮渐渐地又成了半个,叫下弦月,时间大约是每个月的22-23日。然后月亮继续变小,再次变成一个月牙,叫残月。到月底时,月球又运行到了地-日连线的中间,不能被阳光照亮的一侧面向地球,月亮又看不到了。

 

上图是月相,下图是产生月相的原因和各月相的名称。

 

月亮圆缺的第二种类型是月食

 

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

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月亮每29.5天围绕地球公转一周。但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太阳轨道(黄道)与月球轨道(白道)成5°9′的交角,只有当月球运行轨道靠近这个交角,且太阳、地球和月球成一条直线,地球位于中间位置时,才会发生月食。

以上图为例,当月球运行到A或C的位置时,月球不会运行到这个交角附近,就不会发生月食。当月球运行到B或D的位置时,才可能发生月食。

 

由于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的阴影比月球的直径要大得多,所以,如果望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2度左右的范围内,就可能发生月食;如果望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0度左右的范围内,则一定有月食发生。

由于黄道和白道的交点有两个,这两个交点相距180度,所以一年之中有两段时间可能发生日食和月食,这两段时间都称为“食季”,它们相距半年。

 

月食与日食一样,也分三种。其中全食、偏食是与日食一样的。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本影中时,就会发生月全食(月球全部进入到地球的本影中)或月偏食(月球只有一部分进入到地球的本影中),但日食中的环食是月食中没有的,第三种月食是半影月食,就是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半影中时发生的月食现象。

 

月食的过程如下:

月球刚刚和半影接触时称为半影食始,这个时候肉眼觉察不到;

月球同本影接触时称为初亏,这时月偏食开始;

当月球和本影内切时,称为食既,这时月球全部进入本影,全食开始;

月球中心和地影中心距离最近时称为食甚;

月球第二次和本影内切时称为生光,这时全食结束;

月球第二次和本影外切时称为复圆,偏食结束;

月球离开半影时,称为半影食终。

 

在月偏食时没有食既和生光,半影月食只有半影食始、食甚和半影食终。月球在半影内时,月面亮度减弱很少。只有当月球深入半影接近本影时,肉眼才可以看出月球边缘变暗。月球在本影内时也不是完全看不见,即使在全食食甚时,也可以看到月面呈现红铜色。这是因为太阳光通过地球低层大气时受到折射进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的缘故。

 

把月亮圆缺的两种类型相比较,可以发现,两种类型产生的月亮圆缺现象很相似,但仔细观察、分析,两种现象有以下几点不同:

 

1、产生的原因不同。月相产生的原因是从地球看上去,太阳光线照射在月球上的角度发生变化导致的。而月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时发生的。

2、发生的时间不同。月相发生在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全过程,只要月球围绕地球运行,就会发生月相的变化。而月食在一年中只有两个食季,每个食季只有24天,短于一个朔望月(29.5天)。因此在月食的一个食季内可能包含一个望月,也可能没有望月在内,也就是说,在这个食季内可能有一次月食发生,也可能连一次月食也不会发生。所以在一年之中,可能有两次月食发生,也可能连一次月食也不会发生。
3、时间长短不同。月相发生变化的时间长达阴历一个月,且周而复始。而月食的时间取决于月球深入地球阴影部分的程度,最短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即月球擦过地球阴影的半影边缘),最长也不会超过4个小时(即月球通过地球阴影的最大直径处)。

4、月球的黑暗程度不同。在月相变化时,如果月球的黑暗面朝向地球,此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在地球白昼一面,从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而月食时,月球位于地球的夜晚一侧,月球并不是完全看不见的。这是由于太阳光在通过地球的稀薄大气层时受到折射进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使月面呈漂亮的红铜色。当月球不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即半影月食时,月亮只是略为转暗,甚至不易发觉。

 

注:月相与月食的比较找不到相关资料,是我自己总结的。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