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培养的思维习惯会造成智商的高低吗?

如题所述

你的直觉是对的,数学不好的确是思维习惯不好造成的,唯一不足的是误用了智商这个词,其实用“思考能力的高低”可能更好些。

在智商这个词上,经常有人会把因果颠倒

常常看到有人评价别人能力差是因为他的智商低,这完全拧巴了。

盲人摸象的寓言我们都学过,其实智商就是摸象的瞎子之一,不过摸得是“人类思考能力”这只大象。要知道人类思考的原理可远比大象的外形复杂多了,但很多人还会犯“摸到象腿就说大象像柱子”这样的错误,“智商”就是最常见的误用。

智商只是一个局部测量量,测智商就像测体温,在不同的位置测,结果是不同的。它只能反应局部的、表面的状态,尽管可以作为系统整体性能的参考,却不能说系统整体都是这样的,更不能说这就是系统效率高低的原因。

还是用体温来做类比,疾病和体温是因与果的关系,人体受到病菌入侵使免疫系统激活,促使体温上升,才使测体温时的温度偏高,所以体温高不是患病的原因,是表面症状!

同样,不同人的思维习惯有好有坏,好的思维习惯会提高正确率和反应速度,在测智商时分数会偏高,所以思维习惯好才是根本原因,智商高只是表面的结果。

总之,智商是结果、是症状,而不是思考能力高低的原因,不要颠倒因果。

为什么物理很好,但数学却不理想?

因为你还不具备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数学比物理要抽象一些,需要进行更多的数学思维训练才能掌握。

物理比数学好学一点,是因为物理是具体的,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有现实中的物理现象来对应,只要你注意观察和实验,就可以理解物理规律。很多人在思考物理问题时,借助于头脑想象和推演就可以得出结果,不需要用笔来算。

但是数学要难一些,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是极为抽象的,在他们眼里,数学是数、是公式、是一大堆难记的定理。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必须依赖于纸笔去演算和推理结果,数学规律也是要靠反复做题的题海战术来熟悉,无法做到凭大脑的想象就能直观的“看到”结果。

题海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教学上人人可做,但缺点是思维效率极低,高昂的学习成本和思维成本,毁掉了无数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以至于很多人怀疑起了自己的智商。

要想提高数学的思维效率,最关键的是用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来降低思考的成本,最终做到不借助纸笔演算就能思考数学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1
智商的高低和思维习惯是没有相关性的,思维习惯是属于习惯范畴的,智商高的人可能有独特的思维习惯,同样智商正常或偏低的人也会有,每个人对待同样问题的思维特点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孩子培养的思维习惯是造不成智商高低的。
第2个回答  2021-01-21
我觉得会,因为从小就培养思维习惯的孩子,一般智商都比较高。
第3个回答  2021-01-21
会的。从小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习惯,有助于他以后能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