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为何把自变量放在纵坐标

如题所述

原来我在网上搜索过这个问题,回答是这样的:“马歇尔用横坐标表示商品数量,纵坐标表示商品价格这种图形来分析商品的需求曲线。在马歇尔的时代,分析需求曲线的基础是基数效用论。在基数效用论中,商品需求曲线实质上是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的自变量是商品数量。所以,马歇尔在描绘需求曲线的时候自然要用商品数量做自变量,并将其放于横轴。这种做法和数学中的方法完全是一致的,自变量在横轴表示。在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发表以后,序数效用论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个时候不需要商品数量做自变量了。只不过在帕累托、希克斯等人的作品中并没有改变坐标轴的表示方法。对于坐标轴的选择,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说得很明白。同时,看过杰文斯的作品可以更好的追溯这个问题”。
这种不一致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比如价格变动效应分析,是否可以将主要在x轴上讨论的事情放在y轴上呢?是否应当统一起来呢?这就像我们的开车习惯问题,外国人开车时习惯可能是靠左行驶的,但他来到中国必须符合我们的习惯。而经济学在科学大环境中所搞的这个特殊可能就是以上的原因吧:帕累托、希克斯等人造成的,^_^。
或许把这个问题更正过来对经济学的初学者更有利,但是这个改动是一个大的工程,可能费力不讨好,况且整个经济学界已经接受这个习惯,如计量经济学等学科中也遵循这种约定俗称,所以对初学者而言,还是接受这种约定俗称为好。===========答案满意的话别忘了采纳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6
经济学不仅是简单的函数关系,更主要的是关注总量和产量的变化,多元的变量对应单一的总量。
也许是这样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