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是怎样成为心学集大成者的?

如题所述

宋代之后,理学继续发展,至明代,心学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而集明代心学之大成者当属王守仁,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之学,将心学发展成为“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使其更易于社会实践。王守仁于1472年10月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王守仁母亲早亡,父亲又忙于科举考试,因此11岁前在祖父王伦培养下成长。读书时,抱着“读书学圣贤”的志向。王守仁后随父亲王华到北京任所,一度热心骑射,继又研习兵法。在京读书时,有一次,他问老师:“人生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老师回答道:“莫过于科举中进士!”

王守仁不以为然,反驳说:“举进士不能算第一等事,读书学做圣贤,才是头等大事。”言谈中可见其志向远大,此时,王守仁仅仅12岁。

王守仁18岁时在回余姚的途中拜访程朱派学者娄谅,娄谅向他介绍了朱熹的格物说和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使他很受启发。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王守仁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他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格物不得其门,王守仁遂转向“词章之学”,这一时期,他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开始形成。

21岁时,王守仁便中乡试,于是遍读了朱熹著作。28岁又中进士,任职于工部,后又担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1506年,武宗朱厚照继位,太监刘瑾弄权,王守仁因抗疏救援戴铣等人,称刘瑾等人为权奸,被刘瑾廷杖,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

这期间,王守仁思想发生重要转变,突破了朱熹格物穷理的格物致知说,认为所谓理就是人的心理,并在贵州建立龙冈书院。

刘瑾等权臣被杀后,王守仁被接连提升,先是擢右佥都御史,继任赣南巡抚,后拜江西巡抚,再迁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

王守仁从34岁开始,就从事讲学活动,直至去世。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均是一面从政,一面讲学。他所到之处,讲学活动不断,并热心建立书院、兴办社学、建立学校,对明代中期讲学之风的兴起和书院的勃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明代中期,程朱理学仍然是官方哲学,王守仁在青年时代曾信奉朱熹的哲学。但是,由于他遭受贬谪,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对程朱理学的弊病便有了深刻的认识。

当时朱熹等理学家注释的“四书”、“五经”,成了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读书人只有背熟《四书集注》,才能考取功名。

至于理学家们身体力行的道德修养,由于其方法的烦琐和陈腐,逐渐被人们抛到脑后去了,从而形成了空谈性理而道德沦丧和腐败的学风,并由此而影响到社会风气的颓废与败坏,致使明王朝的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这个弊病使王守仁抛弃程朱理学而向陆九渊的心学靠拢,并大大地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王守仁的诸多观点与朱熹的观点大相径庭,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并补写格物致知传;王守仁则认为原无经传可分,更无经传可补。

朱熹重视“格物致知”,把它置于“诚意”之先;王守仁则认为格致本于诚意,以诚意为主。朱熹将心与理析而为二,把知与行分离开来;王守仁则主张心与理一,知与行合。朱熹以格物为穷理,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要求对经典的一字一句细心理会;王守仁则认为朱熹这种方法是务外遗内、博而寡要,他以格物为正心,要求发挥良知的作用,以良知为评判事理的标准和解释经典的根据。

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同陆九渊一样,他认为“心”并非血肉之心,是指人的感性认识和更高的支配人视听言动的指挥部。

王守仁心学的特点是他的“良知说”。他认为,人心之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天地万物皆从良知中产生。没有良知,便没有天地万物,但良知为人心之所固有。

他又说,良知是“天渊”,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根源,因此,良知又称为“太虚”。天地万物在太虚中发育流行,就是在良知中发育流行,而不在良知之外。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问题,也是宋明时期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知行合一”的提法,为王守仁所首创,因此他的知行观在儒学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王守仁不赞成朱熹的知先行后说,他认为“知”与“行”两者是合二而一的。他的“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也就是以心理合一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把知行分为两件事,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当人有某种意念萌发时,这种意念虽然是不好的,但因为并没有付诸行动,就不去禁止,所以他要提倡“知行合一”。

王守仁认为,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

王守仁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知行合一”的观点。但是,倘若这个人此时转念,畏惧艰险,或者因为和孩子的父母关系不好而不施援手,那就说明是有“知”而“无行”了。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混淆了“知”与“行”的差别,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比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更重视了“行”在认识中的作用。这种知行观在当时出现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说促进了知行观的发展。

在为学问题上,王守仁同陆九渊一样,主张“简易”,反对“支离”,“简易”到连《六经》也不必多读,而应把重点放在发展“心学”上面。

像陆九渊一样,王守仁把自己的学说标榜为心学。他所构建的以“致良知”为核心内容的心学体系,在理论形态上把宋明理学推向了最高的顶峰。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突破了“天理”的一统局面,打破了人性品级的区别、等级的划分,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度取代了程朱理学的地位,左右我国思想界长达百年之久。

虽然,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体系存在某些弊端,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儒学上的地位,也没有减弱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