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戏曲的民间与美声歌唱技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下面几段文字是河北大学丛育瑾硕士论文关于民族民间唱法与美声唱法具体歌唱技术的比较。
1、歌唱呼吸技术的比较
汉族民间唱法认为,“气为声之本”,“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游,气弱则字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即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贯顶、中松、气沉”。重视“以脐为中心”,“开肋绷胃”,“缩小腹”,这些做法使得气息浅、薄,声音细、窄、明亮、实在。民族唱法是在吟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吟唱的源于吟诗,吟诗讲究气与字、和气与情的结合。吟的呼吸方式虽然较说话深,但对吐字咬字的强调又限制了气息的绝对下沉,导致了小腹收缩的发声呼气控制技术的产生。吟的行腔方式所表现的悠长的声调技术使得声音圆润,唱腔澈满,吐字清晰,发声自如舒展,行腔流畅、圆润。歌唱全凭一口气,音断而字不断,字断而气不断。
关于美声唱法的呼吸技术,很多人认为归功于歌唱呼吸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美声唱法讲究咏唱,强调气与声的结合,连音唱法是咏唱的基础,呼吸的畅通、连贯、流动是其基本要求。由于对共鸣的强调,使歌唱呼吸与混合共鸣的应用技术融为一体,用整体呼吸激发整体共鸣。另外,美声唱法重视起音技术,起音技术是以呼气和声带闭合的配合关系决定的,硬激起、软激起和舒气起音是其基本起音技术。软激起应用最为广泛,该起音状态嗓音负担最小,且声音柔和。
2、歌唱发声技术的比较
中国汉族传统民间唱法在基本发声技术上有三种类型:真声唱法;假声唱法;高音区的假声与低音区的真声相结合的唱法。
真声的歌唱发声技术存在于戏曲、说唱和民歌中。如在京剧、淮剧中的老生、武生、净角、老旦等,还有昆曲、越剧等剧中的女扮男角中。真声具有音量大、声音粗犷、豪放、雄劲、浑厚有力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歌唱发声技术,具有特殊的歌唱艺术效果。但过分追求和使用真声会限制音域的扩展,限制歌唱能力的发挥和嗓音的音乐表现力,尤其造成高音演唱的困难。
假声的声音高亢、明亮、激昂,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柔韧性。但纯假声矫揉造作,单薄、尖锐,在中低声区发虚,声带工作负担较大,不利于嗓音歌唱能力的发挥。部分戏曲中的花旦、青衣、小生、小旦以及京剧中男性旦角等和一些民歌歌手使用假声演唱。
高音区的假声与低音区的真声相结合的发声技术弥补了单纯用真声或单纯用假声的缺陷,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和长处,拓宽了音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但中国式的真假声结合与美声唱法的真假声结合具有实质上的区别。美声唱法讲究的是真假声的混合应用,真假声过渡使用换声技术,听不到转换的痕迹。而民族唱法常常故意突出两者的区别,以增强两种嗓音机能的冲突,形成鲜明的音色对比。
除去上述三种基本发声技术外,还有喉音唱法、白声唱法、语言式的吟唱技术等。
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科学性,讲究的是发声技术的统一和自然,真声、混声、假声统一调度、协调配合。胸声的发声状态为声带全弦振动,混声是声带一半的宽度振动,假声是声带边缘振动,高音区的哨声发声状态,是声门裂隙缩短,呈现小圆孔振动。此外,还有“半声”发声技术,即为半真声、半假声的发声方法,把人声的嗓音魅力发挥到了极至。尽管基本发声方法在各声部间的基本唱法技术上趋向一致,但在某些特殊的发声技术方面也存在者差别。如男声关闭唱法的发声技术;咽音发声“半声”演唱技巧;女高音各种复杂的“花腔”技巧;低音的胸声发声技术等等。
从歌唱发声角度看,喉功能发声机制应用技术方法方面是两种唱法最重要的差别。民族民间唱法把声带振动状态绝对化,作为特殊的声音色彩加以应用,美声唱法将多种声带振动状态融合到整体歌唱当中。
3、歌唱共鸣技术比较
民族民间唱法的共鸣技术:强调头腔共鸣。“贯顶、中松、气沉”中的贯顶以及脑后音就指的是头腔共鸣。重视口腔共鸣。由于对吐字咬字清晰度的要求极高,使得口腔共鸣在各部分共鸣应用中所占比例最大。淡化胸腔共鸣,民族民间唱法对胸腔共鸣不够重视,即便是戏曲中的花脸、老旦、京韵大鼓和民歌中的“大本嗓”之类的真声唱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照顾了胸腔共鸣,但总体而言,更为注重的还是口腔共鸣。真声唱法的口腔横开技术,扩大了口腔共鸣成分,而以假声唱法为主和真假声混合应用的唱法技术,几乎绝少使用胸腔共鸣。重视局部共鸣。
美声唱法强调整体共鸣。主张以打开的方式调节共鸣空间,声音的共鸣主要在口咽腔,把口咽腔当作共鸣的扩大器,通过软腭上提,喉器下移,会厌上举,咽肌直立等方法获得咽腔共鸣。高位安放是美声唱法头腔共鸣的核心技术。全部音域的高位置使整个音域的每个音都获得了带有掩盖色彩而富于光泽的明亮声音,声区统一。母音变暗使得共鸣位置相对靠后,有人就称美声唱法为“靠后学派”还强调鼻道和鼻咽腔是“作为发声的第二位机能—高位安放的共鸣腔。”凭着高位安放使声音聚焦,加强了嗓音声波的共鸣振动,增强了声音的致远效果和穿透力。美声唱法把胸腔共鸣作为声音的支点和基础,把胸腔共鸣贯彻全音域。胸腹式联合呼吸确立了体内的“空气柱”,导致混合共鸣的运用。凭借高超的呼吸技术使人的嗓音在最小的体能消耗基础上赢得最佳的歌声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