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良渚文化一只脚跨入了文明的门槛?

如题所述

关于良渚文化,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相互交错、相互关联,其中的社会性质、文明程度无疑是最重要的。那么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是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还是进入了一个文明时期?抑或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
  良渚文化的出现,使人们从一个最根本的认识上,认识到原本以为在中原地区进入了文明时代之时,东部之地还是一个“茹毛饮血”野蛮时期的地方,那就导入了一个千年的怪圈内,是近代文明人没有认识到人类发展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半月形地带一直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发源地,是蚩尤汉民族最密集的生活区域,是东夷之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源地,东部沿海地区水域是和发展了我们民族文明与文化的摇蓝之地,我们民族的源头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域地带,而绝不是内陆的中原之地,中原之地只不过是发祥之地,良渚文化七十周年来的发掘证明,良渚文化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其它各地文化的文明性质与历史地位。
  良渚文化发掘七十周年以来,良渚文化学术研究与考古发掘取得了丰富而重大的进展,各种迹象证明良渚文化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不难想象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个与文化大致相当的正当和文化上的实体,其统治中心就在良渚一带;但七十年来,主政的学者们并没有把眼光放开,把视野扩大,去充分认识清楚一个文明起源之地在大良渚文化最中心的良渚文化之地,是一种西海文化与霅溪水文化,其主中心却在良渚、长命、瓶窑、安溪之外,在霅溪河畔的浮玉禹地。
  如要把这个问题认识到,还必须慢慢地,来听我的论证说明,这就牵涉到一个“西海”一个“霅溪”和一个“浮玉”一个“禹地”,当认识到“浮玉”和禹地”在位置时,我们的哲人们,就能认识到这个“中心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2
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市良渚镇。发现于1936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说明当时已进入犁耕阶段。
  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玉器发现很多,有璧、琮、璜、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与良渚遗址同类型的遗址,在长江下游的苏南,直至钱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区,分布较广,考古学界统称为"良渚文化"。据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700~5300年,先后延续达千年之久。

  1986、1987年,从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为研究阶级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使世界上许多大博物馆对旧藏玉器重新鉴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误认为是"汉玉"(实际上是良渚玉器)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

  1994年又发现了超巨型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确认是人工堆积的大土台,土层最厚处达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见。考古学界认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