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证看待当代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如题所述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少年时代,学生大多在11-15岁这个年龄层次,这个阶段是学生从儿童想青年期过度的时期。从这一阶段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来看,在学习、工作和集体生活上,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完全依靠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与帮助,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主体,相信可以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向,他们渴望自己的思想、行为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虽然他们此时正处在一个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但是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早已形成了自我见解。在这个阶段,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控制自我、规划自我和矫正自我,开始转变为主动控制自我,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和发展自我。应该说,当代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因。他们基本上可以独立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再需要外界的强制力,绝大多数情况他们通过在小学的学习生活,已经形成了在学习生活上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往往和家长、老师的所限制的标准要求相契合,这说明当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他们的自觉性、自我约束力都有所加强。可以说自制、自理、自制能力的提高,是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后的普遍特征,是他们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从整体上说,中学生心理发展是相对稳定的,无论哪个时代的中学生都必然经历这个过渡时期。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学生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品德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学生生活、成长在现实社会中,必定打上时代、社会的烙印。特别是当代中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处于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学生有着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心理特点。 首先,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当代中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上处于盲从状态。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外域文化如决堤之水汹涌而上,冲击着我国原有的传统文化。当代中学生他们不愿再因循守旧、固守传统文化,对新鲜事物萌发了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当代中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期,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知识水平都处于开始发展阶段,认识水平相对来说不高,因而在对外来文化的良莠分辨上大多不能完全独立而又准确的去判断、去取舍,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往往更多的是盲目的接受外来事物,外来思想,随波逐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代中学生普遍产生了一种茫然、无所适从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学生不论干什么都“跟着感觉走”,感到没劲儿的一个原因。举一个最普遍的例子,在当代中学生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就“追星”的普遍性上就远远超过以往。由于年龄的特征,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未完全成熟,认识能力以及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都很有限,对社会上的人与事缺乏了解。他们心理上的幼稚性还是很强的,有时传媒或周围人的只言片语,就可以让他们盲目的产生对某人的崇拜之情,有些中学生只从表面现象出发而未深入到偶像的内心深处。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所以在这种条件,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接受现代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教育者肩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第二个特征是:他们虽仍处于人生的半幼稚半成熟期,但较以往这个年龄的学生来看,他们还是趋于成熟的。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的中学生相对来说比较早熟。他们不愿轻易袒露内心想法,却又迫切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理解,渴望成熟。这种矛盾在这个时代中学生身上表心由为强烈,这和前面所提及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是密不可分的。由于知识经验的相对增多,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相对发展,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断广泛,特别是对新的自我的发现,重视自己独特之处,希望做有个性的人,自我意识日趋成熟,此时他们心理变化速度是很快的。他们不希望周围人,特别是老师和家长,过多的干涉自己的学习生活,他们自信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渴望独立。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希望周围人能够理解自己,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给予认可,可以当代中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他们这种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激烈斗争比以往任何时刻都强烈。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当代中学生由于处于社会生活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虽然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取舍标准有待提高,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们也期望能够在课本之外获取更多的社会知识。他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校园生活之中,国内、国际、历史、现实都成为他们认识和思考的对象。就当代中学生而言,他们更关心社会改革并开始考虑如何把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人的需要,社会的开放增加了交往的广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知识不断激增,这些都对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快了他们心理成熟的步伐。 中学阶段是人生历程中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随着社会的日趋进步,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中学生的历史角色有所转变。他们的成熟度、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他们沿袭了这个阶段学生所普遍存在的矛盾性,而且他们身上这种矛盾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者有责任有义务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中学生的教育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