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收西方管理心理思想的合理内核?不同的人性假设对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有何启示?

管理心理学的思想解决

第四节 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  西方组织心理学家雪恩(E.H.Schein)对人性假设的分类有以下四种:一、“经济人”的假设又称“唯利人”,代表人物;麦格雷戈;雪恩  (一)“经济人” 的假设的哲学基础是享乐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二)麦格雷戈人性假设  1.麦格雷戈人性假设观点:   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管理理论概括为X理论。其人性假设的要点如下:  (1)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  (2)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  (3)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  (4)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  (5)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  2.X管理理论:  基于这种人性假设麦格雷戈提出X管理理论要点是:  (1)管理者从经济利益出发来使用生产中的人力、物力、财力。  (2)管理者的任务在于指导与激发职工的工作表现,并时常控制与修正职工的行为,以符合组织之需要。  (3)管理者必须管制其下属,并需要利用说明、奖赏、处罚与控制等方法。  (三)雪恩(E.H.Schein)的人性假设观点:  1.雪恩(E.H.Schein)的人性假设  美国组织心理学家雪恩(E.H.Schein), 他于1965年发表《组织心理学》概括“经济人”的特征如下:  (1)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 并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2)经济诱因在组织控制之下,人是被动地受组织操纵、激发和控制而工作的。  (3)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必须善于干涉他所追求的私利。  (4)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情感。  2.“经济人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与以上X理论及其管理要点相比较,雪恩认为“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管理措施主要为四个方面:  (1)管理重点是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2)认为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控制、监督。  (3)领导方式是专制型的,认为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职工无关。工人只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接受管理、 拼命干活,无须参与管理。  (4)在奖惩制度方面主要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即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用惩罚来对付工人的“消极怠工”行为。  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经济人”假设--X理论的具体体现。  (四)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  1.“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把人看作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 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是相对立的。  2.“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  3.“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 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 其工人观是错误的。  4.“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也含有科学管理的成分:  ①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  ②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  ③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二、“社会人”的假设(代表人物:梅奥)  (一)“社会人”假设的人性观  社会人(Social man)也称社交人。这种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的友好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社交人假设的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这种学说是社会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的经验总结。梅奥把重视社会需要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而轻视物质需要与经济利益的人称为“社会人”。  1.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要点是:  (1)传统管理把人性假设为“经济人”这是不完全的, 人应该是社会人。除了物质条件外,社会心理的因素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2)传统管理认为生 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霍桑实验结果表明: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取决于职工在家庭、企业及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一致。  (3)传统管理只重视人的正式组织团体、 注意团体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而梅奥则注意非正式团体,无形组织的作用,其有着特殊的规范,影响团体成员的行为。  (4)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 这种领导关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2.雪恩认为“社会人”的特征是:  (1)人类的工作要以社会需要为主要动机。  (2)工业革命与工业合理化的结果,分工太细,使工作本身变得单调而无意义,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其意义。  (3)人对其所在团体的社会力的反应,远比对诱因管理的反应要强烈。  (4)人们最希望管理人员能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  (二)“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  1.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的重点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而应注意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  2.管理人员的职能不应只注意指挥、计划、组织和控制,而应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沟通信息,了解情况,上传下达, 重视培养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在奖励时提倡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4.提出了新型的“参与管理”的形式,即让职工不同程度上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三)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  1.在资本主义社会,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假设只是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一个进步,并不是资本家变得善良了, 也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剥削关系。  2.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许多企业采取了群众路线的民主管理方法,这同社会人假设“参与管理”相比较,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社会人”假设过于否定了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作用。完全忽视职工的经济需要,无疑也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4.“社会人”假设过于偏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对正式组织有放松研究的趋向。  5.“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对我们今天企业的管理和制定奖金制度有参考意义。三、“自动人”的假设  (一)什么是“自动人”假设  “自动人”(Self-actualizing man)也叫“自我实现人”,这种人性假设是50年代末,由马斯洛、阿吉里斯、麦格雷戈提出来的。  “自动人”假设认为: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人的潜力要充分表现出来,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工作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和手段。而自我现实,即成就需要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人们才感到最大的满足。   麦格雷戈将“自动人”的人性假设,结合管理问题,概括为Y理论,其基本观点如下:  1.厌恶工作并不是普通人的本性(天性)。 工作可能是一种满足,工人们有自愿去做的愿望;也可能是一种惩罚。  2.外来的控制和处罚的威胁不是促使 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  3.致力于实现目标与实现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报酬在起作用。  4.逃避责任, 缺乏抱负以及强调安全感通常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  5.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 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  6.在现代工作化社会条件下, 普通人的智能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  (二)“自动人”假设的相应管理原则  1.管理重点的变化。 “社会人”假设的管理重点是重视人的因素;“社会人”假设的管理重点是重视人的因素;而“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把管理重点又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工作环境上面来了。它主张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能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创造力。  2.管理者的职能作用的变化。 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既不是生产的指挥者和控制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是生产环境与条件的设计者与采访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发展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3.奖励制度的变化。该假设重视内部激励, 即重视职工获得知识,施展才能,形成自尊、自重、自主、利他、创造等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管理的任 务只是在于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  4.管理制度的变化。该人性假设主张下放管理权限, 建立较为充分的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等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对“自动人”假设的评价  1.“自我实现人”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  2.“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础是错误的。 因为人既不是天生懒惰,也不是天生勤奋的。人格与人性的发展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结果;自我实现既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也不是仅仅依靠自我设计,个人奋斗就能达到的,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动地改造变革现实的结果,把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原因,归结为缺乏必要的条件,也是一种机械主义的观点。  3.“自我实现人”假设相应的管理措施中, 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四、“复杂人”的假设  (一)什么是“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Complex man)假设是60至70年代组织心理学家雪恩等提出来的。  上述三种人性假设,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但并不能适用于一切人。因为人是很复杂的。不仅人的个性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不能用单一模式去硬套。“复杂人”假设,就是以这样的事实为基础,以求合理说明人的需要与工作动机的理论。 根据“复杂人”假设,人没有万能不变的管理模式。不应把人看成同一类型,要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管理。基于复杂人假设,摩斯和洛希(J.J.Mores and J.W.Lorsch) 提出了“全面管理” 的理论,也叫“应变管理理论”(Contingent theory)。 “应变”是根据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也叫“超Y理论”。  这种理论的实质是要求工作、组织、个人三者有最佳配合,其基本含义是:  1.参加一个组织的人员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随发展条件而变化,每个人的需要不同,需要层次也因人而异。  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 它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3.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一个人在不同单位工作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 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5.由于人们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 对同一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万能不变的管理模式。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   (二)“复杂人”假设的相应管理措施  根据“超Y理论”提出的主要管理措施有:  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效率。  2.根据企业情况不同,弹性、应变的领导方式。  3.善于发现职工在需要动机、能力、个性的个别差异,因人、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与奖酬方式。  (三)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  1.“复杂人”假设及其相应的超Y理论强调因人而异灵活多变的管理, 包含着辩证法思想,这对改善我们企业的管理是有启示作用的。  2.这种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超Y理论同其他人性假设和管理理论一样,也有其局限性,同样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首先,这种人性假设过分强调个性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职工的共性。其次超Y理论往往过分强调管理措施的应变性、灵活性,不利于管理组织和制度的相对稳定,还有在阶级性方面,人的共性首先表现在由生产关系中所处地位决定的阶级性方面。离开共性, 离开社会性、阶级性谈个性,有明显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  总之,西方管理心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变化,从本世纪初的“经济人”假设,到70年代的“复杂人”假设,反映了人性认识深化发展的特点,不同管理理论与管理措施,不仅反映了人性认识上的差异,也是与生产发展水平、与职工的生活水平相联系的。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虽有其阶级局限性,掩盖了资本主义“雇佣人”的本质;它也揭示了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对人性发展的依赖与影响。借鉴这些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发展适合我国特点的管理心理学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29
开放学习合理内核,不盲目僵化照搬其理论,认真在中国实践中求证和发展。
不同的人性假设,是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不断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我们可以在学习其研究方法,但又要注意其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环境与中国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在研究方向和结果上有些差别。
X理论(假设人性懒惰),启示我们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包括计划,组织,监督等管理模式。
Y理论(假设人性需要社会归属),启示我们注意员工参与管理,激励的机制的建立和发展
个人成就假设(假设人需要成就感):启示我们信任员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员工具有为了成就理想而努力的特点。
其他的假设,复杂人假设,文化人假设等等,都是在管理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可以影响管理结果的一些行为模式和心理要素。

我国的管理心理学应针对西方发现的价值观假设,行为模式,管理要素(过程和机制),在实践中剖析和研究,学习他们的研究方式,观测他们的管理要素。同时将我国的专统文化和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的普遍价值观作为重要的因素加入到分析体系中。在实践过程中,先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在实践中考虑其方法的效率和优缺点,发展新的中国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中国管理心理学的新的行为模式和管理要素。
激励一批有志于研究这个方向的人才,从国家和企业获得必要的研究支持,从而将研究成果反馈于社会,这样可以长期不断地支撑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和深化。资金和研究资源的支持机制和模式,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向。否则研究就不能长久持久地进行下去。
我没有去摘抄西方各种假设的细节和内容,因为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只是注重讨论如何学习和发展我国的管理心理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