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中肌肉训练师是怎么训练球员肌肉的?

如题所述

在训练方面,科比可以算是楷模了。下面来介绍一下科比的魔鬼训练法。
质疑科比团队合作精神的球迷大有人在,有关科比的“领袖能力”在球迷群体中引发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歇。但没人会怀疑科比的球场技巧,他的身体素质、个人技术、顽强意志,都是立足NBA的雄厚资本,放眼天下难觅敌手。
出生在篮球世家,给了科比不错的先天条件,譬如身高、协调性、柔韧性等等,但混迹NBA的球员无一不是上上人选,身体素质登峰造极者车载斗量,科比能从如此艰难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最大因素只有一个--刻苦。科比有着非常全面的个人造诣,最具杀伤力的绝技由两大部分构筑而成:其一,持球渗透到禁区内,腾空后躲避封堵把球送进篮筐;其二,持球在外围连续闪转腾挪,随后以对手猝不及防的节奏起跳,后仰将球投中。两大绝技保障科比称雄禁区内外,也把篮球美学发扬到淋漓尽致。
魔鬼课程缔造天才
篮球场上的科比,就是魔鬼,他也许还不是最好的领袖,但他无愧于天才球员的称号,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能力,来源于科比魔鬼式的训练课程。
科比的性格很内向,不擅长与人交流的脾气带给他利弊:从不利角度来看,多数球迷都会把湖人更衣室矛盾归罪于科比的孤僻;从有利角度来说,科比固执地按照自己的训练计划打造自己,他的训练策略远比多数球员更残酷,甚至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步。科比的秘籍既简单,也复杂,那就是“6-6-6”训练方法,这种方法的训练强度之大,只有“地狱”才能形容。
什么是“6-6-6”训练方法?分门别类解释的话,可以分解为“每天6小时,每次6个阶段,每周6天”。比赛期间,科比和队友一起参加湖人的球队训练,当暑假期间,其余球员进行各种休闲活动的时候,科比却风雨无阻进行“6-6-6”课程。多年来,只有因为“鹰郡性侵犯案件”爆发以及日后出庭受审的时间内,科比出现过短暂的训练中断,其余时间全都在训练馆中度过。他的训练理论很简单:按照计划塑造个人形体、力量、技术等各个方面,用超出常人的毅力换取球场上的统治权。
科比训练的刻苦程度,在现役球员中非常罕见,他的私人训练师乔?卡波恩对此最有发言权,他每天上午7点便抵达科比的私人训练场馆开始两小时的工作。这期间的训练课程包括:跳上箱子随即跳下(每个箱子的高度不同)、30码的急速跑、加速跑、最大运动量的举杠铃等,这不过是第一步,随后科比还需要深蹲400次、卧举300次才算结束。
如此高强度的持续训练,即便对职业球员来说也是挑战体力极限的水准,但这一切在2002年暑假收获最明显效果。那一个假期科比通过此训练方法强化手臂和肩膀的肌肉厚度,当NBA官方练营开始,还流行过一个颇为知名的段子:一些媒体刊登科比的照片后,不少球迷纷纷质疑摄影师的拍摄水平,因为照片上的科比看上去脑袋小了很多,后来证明不过是科比肩膀和上肢力量加强导致的肌肉线条粗壮,反衬出头颅似乎稍许显小。
著名体育媒体ESPN一度在2002年10月28日披露过科比的训练方法,其强度引发体育界的轩然大波,要知道,科比坚持了这种魔鬼方式长达8年之久。
良师益友推波助澜
优秀的天赋,优秀的言传身教(父亲乔?布赖恩特早在1975年到1983年期间效力NBA长达8个赛季),科比还有机会接触到优秀的训练师,帮助他寻找到最合理的训练方式。
一个优秀的训练师,能帮助球员事半功倍,乔?卡波恩便在科比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早在1994年,科比就遭遇了乔?卡波恩。那还是科比刚参加选秀并且以第13顺位进入NBA之前,费城76人主教练约翰?卢卡斯介绍球队助理训练师乔?卡波恩与科比相识,乔?卡波恩和科比一见如故,日后便毫无保留地帮助科比训练。
科比越来越富有,他也有了无数的私人助理之类的雇员,但乔?卡波恩却是他第一个私人雇用的职员,乔?卡波恩也尽忠职守,一直为科比服务。2004年暑假,科比向洛杉矶湖人总经理库普切克推荐了乔?卡波恩,此后,湖人正式雇佣乔?卡波恩作为球队力量训练师,他和科比之间的私人交情也在多年的接触中越发牢固。
科比的性格孤僻,知心朋友并不多,乔?卡波恩却与之相交十年之久,帮助科比缔造职业生涯的最巅峰状态。卡波恩被问及多年前的他如何与科比建立起友谊至今,他回答说:“科比当时正在举重,我看到他能举那种份量觉得非常惊讶,于是就认识了。”
训练量+身体素质=球场辉煌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战场,更适用于训练场和比赛场。
没人比科比更熟悉这句话的含义,刚进入NBA的1996-97赛季,新秀科比的体重为200磅稍许显得瘦弱,但此刻的科比毕竟还是高中生,身体发育程度尚未成熟,延伸到球场的视觉效果便是韧性有余力量不足。
科比从没中断过自己的“6-6-6”训练课程,第二年1997-98赛季,他的体重便增加到210磅,球场上的身体接触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他的力量、柔韧性、协调性、速度都渐渐趋于完美;1998-99赛季的科比,体重上升到215磅,爆发力、节奏感、速度几乎都已达到巅峰水平,也就在这一年,湖人的王朝渐渐露出峥嵘面貌。
训练,对科比来说并非纯粹增加体重或者减轻体重,他不是为结实或者苗条才不辞辛劳地训练。所有训练的目的只有一个:将速度、爆发力和对抗性提升到最合理的平衡点。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要知道,对职业球员来说这就等同于人工制造一个完美的战斗工具,既不能因为追求力量而影响速度和柔韧性,更不能为了追求速度或者柔韧性便放弃肌肉强度,无论天平偏向于哪一方,都会导致球员无法提升战斗力。
1999-2000赛季,湖人夺得三连冠的第一座奖杯,此时科比的体重为210磅;2000-01赛季,湖人第二次夺冠,科比体重仍然保持在210磅;2001-02赛季,科比的体重照样不变,更是用第三座奖杯帮助湖人成就新世纪的第一个王朝。
2002年暑假,科比通过更大运动量把体重提升到220磅,期待新赛季能更适应对抗,此后的3年间科比的体重始终是这个标准。他的身体素质趋于完美,但需要把肌肉质量控制在最佳状态才能保持球场上的战无不胜。也就在增加体重之后,科比担任小前锋(锋卫摇摆)位置也更为得心应手,肩膀和上肢力量的增强使他能在身体对抗下依然稳定地把球送入篮筐。
相比较嘻嘻哈哈的奥尼尔,科比不能算一个好的领袖,他对球权的固执把握,常常让球队陷入战术凝滞的境地。但谁都不能否认,科比是最好的球员之一,他给自己的训练压力又岂是那个常常体重超标的“大鲨鱼”所能相比,比对一下奥尼尔年年喊减肥,科比却从来不需人督促就默默奋战在训练场上,他所付出的汗水与今日获得的成就能够划上等号。1996-97赛季,新秀科比还是板凳上的常客,虽然技术细腻,却常被视为吉祥物处理。可年轻的科比把全部运动生命都扔在训练上,他更像一辆除了战斗就只会自我维护的战车,披荆斩棘永往直前。
别忘记那个1994年就开始“6-6-6”训练课程的孤僻孩子,他的肩膀比多数成年人都更能承担压力,不管是训练场,还是球场内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13
在高强度运动后.可能出现肌糖元储备减少和肌蛋白代谢增加.肌糖元储备过低.身体将处于一种低能状态.在随后的训练中可能发挥失常.肌蛋白消耗过量.将导致某些身体组织流失.继而肌力下降.体能不足.
1.恢复营养的步骤.运动后进食的时间以及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恢复肌糖元储备最关键的因素.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时间对糖元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肌糖元的恢复过程有两次:第一次是在运动后即刻(需要及时补充〉:第二次是在运动后几小时〈食物补充〉.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对糖元的合成率有很大的影响.在补给期间.应选择GI〈血糖指数)值比较高的食物.食物GI值越高.快速增加血糖含量的能力就越强.但是食物的GI值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如食物的摄入量.纤维成分.脂肪含量以及烹制方法.葡萄糖和蔗糖能够起到单糖的作用.运动后2小时.可以按0.5-0.7g/Ib体重比例来控制葡萄糖的摄入量.用果糖来恢复肌糖元的效果比用葡销糖差一点.只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不管是液体的还是固体的.都能够满足身体需求.
2.控制蛋白质分解代谢率.肌肉蛋白平衡=蛋白质合成一蛋白质消耗.在耐力训练后.身体营养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补充.蛋白质的消耗再次加大.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的围度就不可能增加.训练后立即摄入氨基酸或蛋白质.可以刺激蛋白质的合成.碳水化合物有利于糖元的恢复.但不可能阻止肌蛋白的消耗.因此.必须把蛋白质作为运动后饮食的主要组成.一般推荐量为1.6-1.7g/kg体重达到90kg的力量型运动员.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40-160g/天,体重达到90kg的耐力型运动员.蛋白质的摄入量为l00--120g/天.运动后的膳食应该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主.公认的蛋白质摄入量为20--40g.并且是在运动后即刻补充.
3.体液补充.不仅指补充运动时从汗液中流失的水分.还包括补充电解质.尤其是含纳的电解质.在运动中.及时补充了一些体液.似乎体液已经很充足了.但许多运动员还会出现轻度成中度脱水现象.这是因为他们体液还没有完全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体液得到充分的补充常常需要将近24小时.许多数据表明:脱水超过或相当于2%.就可能使人体机能降低.作为教练员.我们应该要求运动员多喝运动饮料.
4.建议.记录运动员运动前.后的体重:体重每下降0.45kg要喝2杯饮料:选用合适的运动饮料.含盐的食物或者在食物中加盐.以此补充流失的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4
这个不是我领域不好回答,不过个人觉得象阿泰斯特的训练方法比较适合一些非专业不是象职业的那样有那么多的时间的方法 他在一个星期7天中每一天训练一个大肌肉群,每天训练的部位都不一样,然后每一个肌肉群就能休息7天,然后再一次训练。以前我去过健身房,教练说过不用天天都练一个部位,肌肉发育是在练完后休息的时间里,不是在练的时候,所以要保持充裕的营养和休息时间
第3个回答  2013-09-04
不断训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