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中如何消毒

如题所述

要勤开窗,多通风,这是抵抗细菌的第一步。流动的空气可稀释局部病毒、细菌的含量,也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气。

开窗通风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首先,每天至少通风2-3次,在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开窗,建议开窗时长以20-30分钟为宜。如果只是开条小缝通风,开窗时长以30-60分钟为宜。其次,目前天气较冷,开窗通风时可以选择温度较高的时间段,比如每天的11:00-16:00,同时也要注意保暖。

其次,要勤洗手。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外出回家或手部有污染时要尽快洗手,要用流动水和洗手液冲洗,或者用含醇消毒液进行消毒。

外出回来的衣服是没有必要特殊消毒的,我们可以采取清洗、晾晒等方式进行处理。搞好家庭卫生。家庭清洁卫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清理垃圾,每天擦试桌椅板凳,保持室内外的清洁。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大家,酒精对手消毒非常有效,但是不建议大面积喷洒。

扩展资料:

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酒精容器应首选玻璃或专用塑料包装储存,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剩余酒精存放时特别要注意盖紧盖子,避光存放在阴凉处,不要放在阳台、灶台、暖气等热源环境中。

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良好通风,勿在空气中直接大面积喷洒使用。给电器表面消毒前,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如用酒精擦拭厨房灶台,要先关闭火源,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灭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中就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84消毒液。

含氯消毒剂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或腐蚀性,如果长时间直接和人体接触,对皮肤和黏膜有较大的刺激,调配及使用时应该佩戴橡胶手套;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需要注意的是,含氯消毒剂不要随意与其他消毒或清洁产品混合使用。例如,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甚至引发中毒。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居家消毒 注意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普通家庭在居家生活当中应当如何消毒?答案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0

1.自然通风

 

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自然通风效果受居室通风是否良好及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居室通风良好、室外空气新鲜,通风效果好。

 


2. 紫外线消毒

 

可以是固定式照射,也可以移动式照射,室内按1~1.5W/cm3的紫外线灯功率计算,照射30~60分钟,有很好的消毒效果。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同样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使用时可开机30分钟,间隔一定时间后再开机;也可持续开机消毒。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眼睛、皮肤有一定伤害,在消毒过程中也会产生微量臭氧,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在这种方法使用时人员避免被紫外线直接照射,并打开窗户使得臭氧浓度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标准下。

 


3. 臭氧发生器消毒

 

臭氧对室内空气微生物有较好的消毒作用,还可去除气味,使用简便。在相对湿度≥70%条件下,浓度应≥20mg/m3,消毒时间应≥30min。臭氧对人有一定毒性,对金属和橡胶有腐蚀作用。这种方法使用时一定注意人员不要处在室内,可以暂时回避,待得消毒完成打开窗户换气完成后再进入消毒房间。


4. 化学消毒剂

 

(1).过氧乙酸熏蒸,1g/m3过氧乙酸熏蒸,作用60分钟,对室内表面和空气中的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气溶胶喷雾消毒,0.1%~0.2%过氧乙酸(喷液量20ml/min)作用30~60分钟。0.2%过氧乙酸溶液按1000ml/m2用量拖地,关闭门窗熏蒸30min,均有很好的杀菌效果。过氧乙酸有较强的刺激性和对物品的腐蚀性。

(2).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1.5%~3%过氧化氢喷雾,20ml/m3作用30~60分钟,对室内物体表面和空气均有较好消毒效果。且过氧化氢刺激性较小、无毒。

(3).乳酸熏蒸,10%乳酸于紧闭门窗情况下,加热熏蒸20~30分钟,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5.静电式空气消毒净化器

 

静电式空气消毒净化器除对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有消毒效果外,还可以达到除去空气中雾霾的作用,可用于有人在室内的情况下空气的连续动态消毒。

细菌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细胞壁和核质,含有DNA和RNA;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结构简单无完整的细胞结构,缺乏酶系统,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蛋白质外壳。细菌和病毒的结构不同,细菌从外到里,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病毒从外到里,是蛋白外壳/一个核酸长链。

细菌、病毒经过微静电过滤器,由于高达万伏的高压静电作用,因细菌、病毒由外到里的微小电位差,高压会使细菌瞬间破坏细胞壁,使病毒瞬间破坏蛋白质外壳,从而两者均失活,瞬间“杀灭”。

病毒体非常微小,一般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单位为纳米,100nm或0.1um左右;细菌体极微小,一般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测量单位为微米,0.5~5um。微静电技术处理的最小粒径是0.01um以上,高压电直接杀灭,所以能叫“杀菌”、“杀毒”;但对室内物体表面的污染微生物没有杀灭作用,这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剂配合着定期对室内物品表面的污染微生物进行灭活。

 

第2个回答  2013-08-25
1.自然通风———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自然通风效果受居室通风是否良好及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居室通风良好、室外空气新鲜,通风效果好。

2.紫外线灯照射———可以是固定式照射,也可以移动式照射,室内按1~1.5W/cm3的紫外线灯功率计算,照射30~60分钟,有很好的消毒效果。

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同样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使用时可开机30分钟,间隔一定时间后再开机;也可持续开机消毒。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眼睛、皮肤有一定伤害。

3.臭氧发生器消毒———臭氧对室内空气微生物有较好的消毒作用,还可去除气味,使用简便。在相对湿度≥70%条件下,浓度应≥20mg/m3,消毒时间应≥30min。臭氧对人有一定毒性,对金属和橡胶有腐蚀作用。

4.其他化学消毒剂———(1)过氧乙酸熏蒸,1g/m3过氧乙酸熏蒸,作用60分钟,对室内表面和空气中的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气溶胶喷雾消毒,0.1%~0.2%过氧乙酸(喷液量20ml/min)作用30~60分钟。0.2%过氧乙酸溶液按1000ml/m2用量拖地,关闭门窗熏蒸30min,均有很好的杀菌效果。过氧乙酸有较强的刺激性和对物品的腐蚀性。

(2)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1.5%~3%过氧化氢喷雾,20ml/m3作用30~60分钟,对室内物体表面和空气均有较好消毒效果。且过氧化氢刺激性较小、无毒。

(3)乳酸熏蒸,10%乳酸于紧闭门窗情况下,加热熏蒸20~30分钟,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5.静电等空气消毒净化器———这类空气消毒器除对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有消毒效果外,还有一定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可用于人在情况下空气的连续动态消毒。但对室内物体表面的污染微生物没有杀灭作用。

二、空气消毒方法的选择

1.自然通风是最经济、简便和有效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浓度的方法。在有人或无人情况下均可使用。对防止非典的传播有很重要的意义。

2.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人后,单一的使用空气消毒方法,即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灭,但由于污染表面的微生物没有被杀灭,很快又可污染空气。这种情况较合理的方法应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行,可选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或熏蒸。

3.人在时的空气消毒方法,可选用循环风消毒机或静电等空气消毒器进行连续动态消毒处理。使用这种空气消毒方法时,应结合室内表面的卫生清洁处理或先用消毒剂对污染表面进行消毒,以保证空气消毒效果。

三、空气消毒注意事项

1.对物品的腐蚀,过氧乙酸、臭氧等消毒剂对物品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使用时浓度不宜过高,喷量不宜过大,必要时,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洗。

2.选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最好选用专用气溶胶空气消毒器,常量喷雾器雾粒大,消毒剂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较难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3.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需关闭门窗,人员应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成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待消毒剂驱除后方可进入。

4.紫外线照射时,不能直接照射暴露皮肤,眼睛不能直视紫外线灯。以免对皮肤、眼睛造成伤害。

5.个人防护,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时,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好口罩、眼镜、手套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20-03-02
室内消毒?保持通风就可以了呀!只要保持通风,非典,猪流感都不怕,你还消什么毒?如果有病人用过的物品可用高温或消毒液消毒。如果还不放心考虑是不是你心里作用了。轻松点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8-25
买空气清新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