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如何消毒?

如题所述

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必须开窗户,通风透气,每次开窗10到30分钟,使空气流通,病菌排除室外。

2、漂白粉消毒法
漂白粉能使细菌体内的酶失去活性,致其死亡。可用1%到3%的漂白粉上清液檫桌子,椅子,地面。
3、酒精、食醋
家用食醋钟的醋酸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消毒房间的时候关闭房间。10平方米的房间,可以使用食醋100到150克食醋,加水稀释2倍,放在碗内用文火蒸,熏时要关门窗,这样即可室内空气消毒。
4、天然外线、空气清洁
天然紫外线就是太阳日光,杀菌效果可是不容忽视,暴晒6h即可除去螨虫,减少细菌繁殖。适用于所有衣物、毛绒玩具、被褥等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常通风换气也是一个很好的消毒方法,尤其在秋冬天气,因为寒冷而忽视了通风。
5、漂白粉、光维消毒液
漂白粉能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导致死亡,是非常有效的消毒杀菌法。在桌椅床地板墙面等使用百分之一到三浓度的漂白水(漂白粉加清水)用抹布擦拭即可达到消毒目的。消毒剂包含氯能有效消毒杀菌,直接稀释之后装在塑料壶即可进行消毒杀菌,但需要注意避开食物和餐具。适用于桌椅床墙面地板等。
消毒的注意事项:
消毒液的选择。现在市场上消毒液的品牌很多,而且消毒液的成分也有很大差别,不同成分的消毒液使用对象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购买消毒液时,要有针对性。比如过氧乙酸主要用于地面、墙壁、门窗等处的消毒。
消毒液的配制。开始消毒之前,要详细阅读说明书,看清消毒液标签上标示的浓度和稀释的倍数,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进行配制。家里可以选择矿泉水瓶作为量杯。
消毒液的使用。使用消毒液时,要佩戴防护用具,比如手套、口罩等,喷完消毒液后,要及时把窗户打开通风,至少2个小时后再进入房间。而且消毒不易太频繁。
煮沸消毒法。对于较小的物件或者食具,可以选择煮沸消毒法,尤其是小孩玩具碗筷等可以采用此法。煮沸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日光清洁法。对于被子衣服等物件,我们可以选择天气好的时候拿到太阳下爆嗮,阳光中的紫外线就是天然的杀菌剂,尤其是内衣,每次洗完最好晾在阳光充足处。
注意卫生死角。有些地方平时不注意清洁,往往这些地方很容易堆积细菌,比如电话机,经常使用,电话按键上或者听筒里凸槽李很容易积灰,我们要定期将电话等死角进行专门消毒,不如拿棉签擦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5
消毒剂的选择 
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75%酒精。
手、皮肤消毒可选择碘伏或速干手消毒剂。
不同区域、物体消毒法 
室内空气:开窗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注意人员保暖。
手、皮肤:以洗手为主,在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建议选择碘伏、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
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壁等表面: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顺序由外向内,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家用物品、家具表面:经常触碰的家用物品和家具表面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厕所: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内的表面应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按照房间分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可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有效氯为25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15-30分钟后,按常规清洗。
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小心移除。
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可能污染的表面。处理污染物应带手套与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消毒时也需注意防护
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包括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等,配制消毒剂时为防止溅到眼睛,建议佩戴防护镜。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达到消毒时间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含氯消毒剂对织物具有漂白作用,对织物消毒时要慎重。
用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使用前认真阅读消毒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作用浓度、作用时间正确使用。
所使用消毒剂应为经备案的合格产品,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27
污染空气不仅可直接成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空气消毒不但可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防止其他传染病的传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常用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1.自然通风———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自然通风效果受居室通风是否良好及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居室通风良好、室外空气新鲜,通风效果好。
  2.紫外线灯照射———可以是固定式照射,也可以移动式照射,室内按1-1.5W/cm3的紫外线灯功率计算,照射30-60分钟,有很好的消毒效果。
  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同样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使用时可开机30分钟,间隔一定时间后再开机;也可持续开机消毒。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眼睛、皮肤有一定伤害。
  3.臭氧发生器消毒———臭氧对室内空气微生物有较好的消毒作用,还可去除气味,使用简便。在相对湿度≥70%条件下,浓度应≥20mg/m3,消毒时间应≥30min。臭氧对人有一定毒性,对金属和橡胶有腐蚀作用。
  4.其他化学消毒剂———(1)过氧乙酸熏蒸,1g/m3过氧乙酸熏蒸,作用60分钟,对室内表面和空气中的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气溶胶喷雾消毒,0.1%-0.2%过氧乙酸(喷液量20ml/min)作用30-60分钟。0.2%过氧乙酸溶液按1000ml/m2用量拖地,关闭门窗熏蒸30min,均有很好的杀菌效果。过氧乙酸有较强的刺激性和对物品的腐蚀性。
  (2)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1.5%-3%过氧化氢喷雾,20ml/m3作用30-60分钟,对室内物体表面和空气均有较好消毒效果。且过氧化氢刺激性较小、无毒。
  (3)乳酸熏蒸,10%乳酸于紧闭门窗情况下,加热熏蒸20~30分钟,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5.静电等空气消毒净化器———这类空气消毒器除对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有消毒效果外,还有一定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可用于人在情况下空气的连续动态消毒。但对室内物体表面的污染微生物没有杀灭作用。
  二、空气消毒方法的选择
  1.自然通风是最经济、简便和有效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浓度的方法。在有人或无人情况下均可使用。对防止非典的传播有很重要的意义。
  2.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人后,单一的使用空气消毒方法,即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灭,但由于污染表面的微生物没有被杀灭,很快又可污染空气。这种情况较合理的方法应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行,可选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或熏蒸。
  3.人在时的空气消毒方法,可选用循环风消毒机或静电等空气消毒器进行连续动态消毒处理。使用这种空气消毒方法时,应结合室内表面的卫生清洁处理或先用消毒剂对污染表面进行消毒,以保证空气消毒效果。
  三、空气消毒注意事项
  1.对物品的腐蚀,过氧乙酸、臭氧等消毒剂对物品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使用时浓度不宜过高,喷量不宜过大,必要时,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洗。
  2.选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最好选用专用气溶胶空气消毒器,常量喷雾器雾粒大,消毒剂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较难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3.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需关闭门窗,人员应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成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待消毒剂驱除后方可进入。
  4.紫外线照射时,不能直接照射暴露皮肤,眼睛不能直视紫外线灯。以免对皮肤、眼睛造成伤害。
  5.个人防护,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时,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好口罩、眼镜、手套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18
如果家里没有感冒或者是其他病人,家里基本不用消毒,家长注意平时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必要时可以把白醋用水熬开了,这个消毒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平时多给宝宝喝温开水。
第4个回答  2020-03-09
1、可以通过物理通风的方式,进行空气换新
2、可以通过高温蒸汽的形式进行消毒;
3、可以使用84消毒液等进行消毒;
4、可以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5、如果想彻底的消毒,建议还是借助第三方服务机构,比如居然管家的全屋杀菌消毒服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