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做什么运动适合

知道

心脏病人最适合的运动包括健走、慢跑、骑自行车、羽毛球等,据德国基森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被视为比较像休闲活动的高尔夫球,可能是最适合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因为心脏病患者运动时必须力求适度;也就是要适度施压心脏,强化心脏功能,同时又不能对肌肉造成过重负担,温和不耗体力但要求耐力的高尔夫,自然相当合适。
  心脏病适合有氧运动,开始每次10分钟,然后根据体力情况逐渐延长至每次30分钟或更长一些,其间可有间歇休息。每周运动3—4次。运动时的适宜心率可按安静心率+安静心率X 50一70%计算,也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如果病人在活动中有气急、心前区不适,要停止活动并看医生。
  心脏病患者最重要的是游泳让全身肌肉都参加了活动,促进血液流通,能更好地发育。同时,还可以改善情绪,减轻妊娠反应,对神经系统有很好的影响。邢主任提醒道,游泳要选择卫生条件好、人少的游泳池,下水前先做一下热身,下水时戴上泳镜,可以增加心肺功能,而且水里浮力大,可以减轻关节的负荷,消除淤血、浮肿和静脉曲张等问题,不易受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7
有心脏病的患者,不宜做剧烈的运动,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法则如下

体育锻炼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1.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4.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5.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第2个回答  2015-05-21
步行简便易行,对改善心肺功能, 提高摄氧效果最好。 一般慢步为1~2km/h(千米每小时),散步为3km/h, 慢步为5km/h ,疾步为6km/h,慢跑为 8km/h。每分钟步行 100 步以上者可使心率达100~110 次/分。一般在午后或傍晚进行,每次15~30min,中间休息1 ~2 次,每次3~5分,以后可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和持续时间,直至3~5km/h,步行30min 休息5min,每日2 次,持之以恒。步行时应选择平坦路,步幅均匀,步态稳定,呼吸自然。也可用下面方法步行(选择其一):①步行400~800米,3~4分钟走完200米,休息3分钟再走;②步行两段1000米平路,用18分钟走1000米,休息3~5分钟,再走1000米;③2000米的平路,其中有5~10度坡度的路100米。用25分钟走1000米,休息8~10分钟,再走1000米。
②慢跑。慢跑适于轻度高血压病人,在想要进行慢跑运动的高血压病人最好先经过一个时期快步行走的锻炼,以10~12分钟行走1公里的速度急行1~2公里,如无不适反应,再转入慢跑锻炼。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跑步时间可由少逐渐增多,以15~30分钟为宜。跑步时间可由少逐渐增多,速度要慢,不要快跑。注意的是患有冠心病则不宜长跑,以免发生意外。
慢跑虽然容易取得锻炼效果,但因其外伤较多,也曾有猝死的报道。因此对老年人、心功能有明显损害、体质较差者,不易贸然从事。只建议健康者出于预防的目的可尝试慢跑。
③骑自行车:在我国几乎家家都有,人人会骑,并可结合上下班进行锻炼。应将车座高度和车把弯度调好,骑车时保持身体稍前倾,避免用力握把。但一般骑车速度,摄氧率很低,在马路上骑车因交通拥挤,精神容易紧张。因此可在运动场内进行。
④游泳:用于保健者,要求体力较好者,原来会游泳,具有条件,能长期坚持者,可以从事游泳锻炼。据报道,游泳可使摄氧量增高,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时间过久,引起肌肉痉挛和心胶痛发作。 还是只建议健康者出于预防的目的可尝试
⑤太极拳:太极拳动作舒松自然,动中有静,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更为合适,简化太极拳运动量较小,心率只能达到90~105次/min。太极拳动作柔和,姿势放松,毫不紧张用力。肌肉的放松能够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促使血压下降。根据临床医生观察,高血压病人打完一套简化太极拳后,收缩压大约会下降10~15mmHg。据北京地区调查,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平均值为134.1/80.8毫米汞柱。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普通老人(154.5/82.7毫米汞柱)。高血压者打太极拳的好处有:
  太极拳动作柔和,全身肌肉放松能使血管放松,促进血压下降。打太极拳时用意念引导动作,思想集中,心境宁静,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因素对人体的刺激,有利血压下降。太极拳包含着平衡性与协调性的动作,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动作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太极拳种类繁多,有繁有简,可根据每人状况自己选择。
⑥气功:运动量太小,适于病情较轻或配合其它体育活动应用。气功对防治冠心病有较好疗效,可以明显地改善胸闷、心悸、气促等症状。缓解心绞痛,减轻心律失常,使精神愉快,体力增强,食欲增加,改善睡眠,临床症状疗效一般达到80 %左右。研究认为气功锻炼可改善大脑皮质的功能,调节植物神经机能活动,改善各系统器官机能的协调性和血液动力学情况;冠状动脉扩张,侧支循环增加,有助于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从而消除了冠心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现在多采用“养心站桩功”和“慢步行走功”配合方法,对缓解心绞痛有一定疗效。还有用“铜钟功”为主,辅以揉擦涌泉,按摩内关、合谷、膻中、三阴交、足三里等穴。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期禁用。对于重症病人可采用卧式或坐式等姿势进行气功锻炼,还可以配合气功进行自我保健按摩,如按一定顺序按摩头部、四肢,揉压内关穴等。此外,还应重视陶冶性情,尽量解除紧张、焦虑状态,保持情绪稳定,心平气和,从根本上消除病因,促进机体的康复。
第3个回答  2022-01-04
  心脏病的患者是否能够运动,具体要看心脏病类型,如果心脏病不太严重的情况下,患者运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心脏病非常严重,患者是不适合运动的,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心跳和心脏负荷率大,可能会导致心脏病突然发作,所以很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平时大家也要避免出意外,应当及时的做好抢救工作,心脏病发病前兆,都会有全身冒冷汗,以及脸色苍白的症状,在这个时候需要及时的用药,千万不要等到呼吸困难,全身发抖的时候再去用药,这样就会导致抢救不及时,所以作为心脏病的患者要注意,尽量的不要去从事一些激烈的运动。
  如果是有轻微的心脏病,那么建议大家最好是可以选择游泳,游泳是能治疗心脏病的,但是游泳的时候水温不能太高,也千万不要泡温泉,最好是在一个安静的独立水池中,通过适当的泡澡和游泳,让自己的心脏血液循环,减少,心脏疾病加重,平时也可以从事慢走,或是慢跑的运动。
第4个回答  2013-08-27
心脏病的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建议做一些比较平缓的运动,比如慢跑和散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