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的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上联没有犯孤仄吗?

此诗被誉为格律极标准的一首律诗,它为什么可以算是平仄上极工的对子?我的问题关键在于对这首诗的平仄上感到疑惑,虽说知道有古代律诗中有“拗救”等说法却也不知道如何判断。所以拜托帮忙解惑,不胜感激!
我知道我比较无知了……但是有孤平没孤仄的缘故是因为律诗都压平声韵吗?那律诗中的“拗救”又是怎么回事呢?另外这首诗压的是十灰的韵,但由于我们语音的不断改变现在已经发的不是同一个韵母的音了,因此在朗读的时候经常会觉得不和谐,老师说读这首诗时“回”和“杯”要读“huái”和“bāi”,这样有道理吗?

这首诗出了第一句第五字猿不合格律外,其他都合格律,急和白都是入声字,是仄声,没有使用拗救。实际上这首诗用的是仄起式,就是第一句第一个字是仄声,楼上说错了,只是因为第一句首字可平可仄,才不算错,但并不是平起;第二句首字同理。关于首句第五字,按照格律应该是仄声,但这个位置是全诗中平仄最无关紧要的地方,所以用了平声也不要紧,这算是个“潜规则”吧。
另外,律诗中没有孤仄这么一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19
登高》被古人称为七律压卷之作,仄起入韵式,律法森严,凡八句,四联皆对。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其句为“平仄平平平仄平”,因“急”是入声故为仄。次句:“渚清沙白鸟飞回”为“仄平平仄仄平平”因“白”为入声,故为仄。三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四句“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五句“万里悲秋常作客”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六句“百年多病独登台”为“仄平平仄仄平平”因“独”为入声,故为仄;七句“艰难苦恨繁霜鬓”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八句“潦倒新停浊酒杯”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因“浊”为入声,故为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