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中,人文主义文学思潮和左翼革命文学思潮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想问问,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中,人文主义文学思潮和左翼革命文学思想问问,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中,人文主义文学思潮和左翼革命文学思潮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分别有哪些代表作家,是不是有些作家的思想两种都可以呢?潮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分别有哪些代表作家,是不是有些作家的思想两种都可以呢?

第一节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30年代文学思潮的阐扬是以翻译与介绍西方精神的文艺美学论著的方式延伸,同时,本土学者的学理性探索的论著也不断出现。

日本美学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是二三十年代最能引起当时中国美学理念界兴趣的。1925年,丰子恺与鲁迅先后翻译出版。
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乃是文艺的根抵,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代表了新月派的现代雅士文学理想。
受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影响,提出以“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人性核心的理性评价的文学标准,藉古典主义的“节制”概念为其雅士美学追求。
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制欲的人性论。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
他们的文艺思想本质上承传了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

第二节 左翼文学思潮

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作为正式的口号提出,并发展成为一场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运动。

发起这场文学运动的,主要是经过整顿的创造社和新成立的太阳社。
创造社的刊物《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发表郭沫若的《英雄树》和《桌子的跳舞》,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化》
太阳社的刊物《太阳月刊》,发表蒋光赤的《关于革命文学》。
与鲁迅、茅盾等人的论战。
左联:
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大会选举沈端先(夏衍)、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等七人为“左联”常务委员。
鲁迅发表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左联主要进行了下列文学活动:
一、创办刊物。《萌芽》、《十字街头》、《北斗》、《文学月报》等。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
三、加强了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四、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五、文学思想集中体现为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
1931年2月7日,五位“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李伟森被国民党秘密杀害,震惊中外,史称“左联”五烈士。
1936年春,“左联”自动解散
两个口号(“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1936年10月,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文艺界各方面代表21人,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文学论争:
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的批判
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后期“新月派”的文学人性论
关于“文艺自由”论争。胡秋原、苏汶与左翼作家之间。
关于“大众语文论争”。
左翼作家对林语堂、周作人“性灵文学”的批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1
第一节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30年代文学思潮的阐扬是以翻译与介绍西方精神的文艺美学论著的方式延伸,同时,本土学者的学理性探索的论著也不断出现。
日本美学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是二三十年代最能引起当时中国美学理念界兴趣的。1925年,丰子恺与鲁迅先后翻译出版。
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乃是文艺的根抵,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代表了新月派的现代雅士文学理想。
受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影响,提出以“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人性核心的理性评价的文学标准,藉古典主义的“节制”概念为其雅士美学追求。
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制欲的人性论。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
他们的文艺思想本质上承传了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

第二节 左翼文学思潮

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作为正式的口号提出,并发展成为一场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运动。
发起这场文学运动的,主要是经过整顿的创造社和新成立的太阳社。
创造社的刊物《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发表郭沫若的《英雄树》和《桌子的跳舞》,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化》
太阳社的刊物《太阳月刊》,发表蒋光赤的《关于革命文学》。
与鲁迅、茅盾等人的论战。
左联:
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大会选举沈端先(夏衍)、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等七人为“左联”常务委员。
鲁迅发表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左联主要进行了下列文学活动:
一、创办刊物。《萌芽》、《十字街头》、《北斗》、《文学月报》等。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
三、加强了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四、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五、文学思想集中体现为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
1931年2月7日,五位“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李伟森被国民党秘密杀害,震惊中外,史称“左联”五烈士。
1936年春,“左联”自动解散
两个口号(“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1936年10月,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文艺界各方面代表21人,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文学论争:
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的批判
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后期“新月派”的文学人性论
  关于“文艺自由”论争。胡秋原、苏汶与左翼作家之间。
  关于“大众语文论争”。
  左翼作家对林语堂、周作人“性灵文学”的批判。
第2个回答  2015-08-24
第一节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30年代文学思潮的阐扬是以翻译与介绍西方精神的文艺美学论著的方式延伸,同时,本土学者的学理性探索的论著也不断出现。
日本美学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是二三十年代最能引起当时中国美学理念界兴趣的。1925年,丰子恺与鲁迅先后翻译出版。
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乃是文艺的根抵,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代表了新月派的现代雅士文学理想。
受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影响,提出以“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人性核心的理性评价的文学标准,藉古典主义的“节制”概念为其雅士美学追求。
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制欲的人性论。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
他们的文艺思想本质上承传了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

第二节 左翼文学思潮

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作为正式的口号提出,并发展成为一场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运动。
发起这场文学运动的,主要是经过整顿的创造社和新成立的太阳社。
创造社的刊物《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发表郭沫若的《英雄树》和《桌子的跳舞》,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化》
太阳社的刊物《太阳月刊》,发表蒋光赤的《关于革命文学》。
与鲁迅、茅盾等人的论战。
左联:
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大会选举沈端先(夏衍)、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等七人为“左联”常务委员。
鲁迅发表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左联主要进行了下列文学活动:
一、创办刊物。《萌芽》、《十字街头》、《北斗》、《文学月报》等。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
三、加强了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四、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五、文学思想集中体现为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
1931年2月7日,五位“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李伟森被国民党秘密杀害,震惊中外,史称“左联”五烈士。
1936年春,“左联”自动解散
两个口号(“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1936年10月,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文艺界各方面代表21人,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文学论争:
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的批判
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后期“新月派”的文学人性论
  关于“文艺自由”论争。胡秋原、苏汶与左翼作家之间。
  关于“大众语文论争”。
  左翼作家对林语堂、周作人“性灵文学”的批判。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2
30年代的文学思潮,延续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的精神观念并且在理论资源方面多有开掘。左翼组织的文学运动的兴起形成了以阶级为标志的、具有斗争精神与激情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观念。由是构成了30年代贯穿着多种"人"与"阶级"的对话、冲突、交流与交融的思潮格局。
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和文化围剿,发展和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形成文化革命的统一阵线。推动了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翻译和传播,加强了无产阶级文艺的理论建设,第一次大规模探讨了有关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而作为人文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的梁实秋强调人性的普遍性,否认文学的阶级性,提倡天才论,遭到左联文艺家的批判。
在革命形势急变,马克思文艺理论进一步在中国传播,以及在日本左翼文学和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影响下,为了与国民党党制文化专制主义针锋相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会上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宣告以“站在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的战线上”,“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坚持艺术的“反对封建阶级的,反对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促进”新兴阶级的解放“。鲁迅在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总结了革命文学在倡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要求在共同目标下扩大文艺联合战线,培养文学青年,坚持文学斗争,”造就出大群的战士“,强调了作家与人民大众的联系,强调作家的思想改造。左联成立后,先后出版了《拓荒者》、《萌芽月刊》、《十字街头》(鲁迅主编)、《北斗》、《文学月报》、《文学导报》等革命文艺刊物,左联成为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一个支部,与国际上的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保持紧密的联系。左联还成立了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和作品做了系统的介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是自觉地把文学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结合起来的新文学运动,也是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的思想运动。在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革命文学的倡导,不仅在文学界树立了鲜明的旗帜,而且在整个思想文化界的斗争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左联的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标志着党对文艺事业的直接领导,明确了文艺同革命的密切关系。左联的纲领强调了文艺在革命事业中要”作解放斗争的武器“,文艺作家”要负起解放斗争的使命“。
人文主义思潮则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认同艺术”超脱现实的原则“,认为”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朱光潜)。并且认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文学难得的是忠实--忠于人性“,”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
他们的文艺思想本质上承传了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思想,但与当时左翼革命文学所理解的中国现实政治需求有一代距离。
人文主义文艺思潮倡导者多为对西方文艺有较全面的系统理解,同时又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功底,他们的学识可以担当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桥梁。但在中国特定的时代,他们的文艺观念被误解,而没有受到重视,但对后来的文学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