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级了,怎么解决家长的焦虑问题?

如题所述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虽然经历了幼小衔接的一个过渡阶段。但是,到了小学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小学属于九年义务制教育,并且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家长方方面面焦虑的很多。这里我们总结八点与家长们共勉。
焦虑问题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安静地认真听课,家长如何干预?
一年级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常见的问题,有的明显一些,有的不明显一些。家长不必因此而焦虑,没有一名老师会放弃自己班的孩子。相反,越是特殊的孩子,老师越是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引导、辅导他。当然,在整个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只有家校合力,孩子才能意识到自己缺点带来的严重性,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克制。
建议:用真诚的爱去关心、引导孩子,用一些名人小故事、生活小例子,传达给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性,切忌正儿八经的说教,或者严厉的批评。针对刚入学的孩子,多与孩子聊聊学校的事,以孩子的快乐为快乐,试着听听孩子的心声,帮他一起解决心中的困扰。家长试着从聊天中去更多的了解孩子,并奖励或鼓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意义,与孩子成为共同进步的朋友。
焦虑问题二:孩子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不知道怎么和新同学新老师交流,怎么办?
每个人到新的环境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陌生感,需要有个适应过程。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应往往成人更明显,而孩子倒不会有太多心理负担,大多数孩子尤其是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紧张焦虑感没有成人想的那么严重,玩着玩着就熟了。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表现出焦虑和不适应,这是成人无形中给他的暗示造成的。要上小学了,提前给孩子添加了很多附加条件,很多“应该”和“不应该”,很多“不然……”,才让孩子在心理上变得战战兢兢。很多家长都会担心自己家的孩子太“胆小”,在学校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做。其实,不是胆子小,而是缺规则意识,在一个集体中,要学会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孩子能不能适应新环境,还是要看成人怎么引导,快乐积极的思维能让孩子更自信。
焦虑问题三:吃饭慢挑食、不敢去上厕所,怎么办?
孩子因为在家被宠爱,这不吃那不吃,到了学校就有了不同的表现。一种是很乖巧的,不吃完怕被批评,就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孩子更多给予鼓励,和家长多沟通,双方合力强调不挑食的好处。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孩子会慢慢改善,尝试吃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菜。另一种是挑食还不理集体规则的,老师一般从集体要做到的规则入手,告知规则的重要,不挑食的好处。辅以奖励措施,一段时间后也会逐步改善。
对于上厕所的问题,建议家长和老师多联系,鼓励孩子大胆说,一般老师都不会不让去的。老师们也会在每个课间引导孩子,家长也要多教育孩子课间把厕所上好。
焦虑问题四:没有时间观念,回家不能第一时间做作业,做作业拖沓,不能静心,怎么办?
一年级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孩子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但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大部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
学校里,孩子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老师说了……”“老师,你看对不对”这样的话会常挂在嘴边。所以回家后家长一定不能放任,每一项作业都要在监督下完成,待养成习惯后就可以从扶到放,慢慢让孩子独立完成。但个别孩子经历的这段监管时期可能会长,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焦虑问题五: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以至于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家长觉得很烦躁,怎么办?
首先,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否过高。不要老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家长要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今天是否比昨天进步了。其次,放慢脚步,给孩子、给自己一个适应的过程。人生之路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长跑,谁能坚持,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再次,小学起步,培养好习惯最重要。当孩子闷做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尽力去帮助他,鼓励他,而不是焦躁、气馁,甚至打骂。
孩子上一年级这段时间,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及时发现不良习惯,慢慢纠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表现肯定会很出色。最后,家长要相信孩子,给孩子成长宽余的机会与空间。比如,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穿叠衣物等,注意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
焦虑问题六:孩子从幼儿园开放式管理过渡到小学约束式管理,家长如何引导?
基于目前的教育状况,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约束式管理是必须的。可是,有部分孩子在幼儿园里自由惯了,家长也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以至于,这部分孩子上了一年级,适应比别的孩子慢很多,也影响了学习效果。
当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该怎么来帮助他们呢?首先,家长和老师多沟通,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存在哪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此外,一定要配合老师的引导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再次,关注孩子在家细节,家里做事也要讲规则,不可过于宠溺;最后,当孩子有进步时,家长多鼓励;当孩子有松懈时,家长则要多提醒。
焦虑问题七:因为工作忙,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没更多的时间来监督好孩子,怎么办?
首先,作为一年级的家长,应该在工作和陪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在孩子放学后到休息这段时间,家长可以暂时将工作放一放,实在来不及的可以在陪伴完孩子之后再处理自己工作的事务。父母之间要协调好,每天至少保证有一个人陪伴孩子。
其次,努力提升陪伴的质量。很多父母都在纠结该花多少时间陪伴孩子,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该如何陪伴孩子。其实,孩子的成长也需要他们自己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参与每一个环节,高质量的陪伴事半功倍。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比起知识的储备,孩子更需要父母从心理上和习惯上帮助他适应小学生活。
比如,听孩子聊聊一天的学习生活,和孩子一起准备学习用品,陪孩子共读一本书……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心里了解到:我已经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它不同于既往,我将承担新的任务,它需要我付出努力但它可能会很有意思,我好好准备,并且希望它还不错。
焦虑问题八:小孩越来越喜欢手机和电子产品,怎么办?
首先,父母不要主动给孩子提供电子产品来打发时间。若家长不经意之间丢给孩子一部手机,或许就会养成了孩子不良的习惯。
其次,父母应该做孩子的榜样。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身教重于言传,从自身出发少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如果用电子产品与你的工作有关不可避免,那也尽量少当着孩子面用。不要陪伴在孩子面前,而你的眼里只有手机。
第三,养成阅读书籍的好习惯。父母应该想方设法地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比如亲子共读就是一种极好的办法,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转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解决:
1、调整心态。家中最焦虑的源头在于对于孩子的期望。这个期望涉及到两块,一块是孩子自身的成长,另一块是整体竞争环境的压力。其实,如果从真正的学生教育的角度来说,很多科学的实验已经验证了,学生在小孩一年级到三年级之间的差距并不是非常大的,在这段时间之中,正好是学生的品格塑成、习惯培养和态度养成的最重要的时期。本来孩子们的底子的差距不可能很大,这段时间正好是一些“软性”的因素的养成关键期,主要考验的是家长们的对于孩子的引导作用,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为人品格等,都是家长们可以做到和应该做好表率的。明确了这样的定位,整体心态就很容易协调,即便孩子们在开始的时候有一点点的落后或者差距,也不应该成为家长们焦虑的原因。
2、定位清晰。对于孩子的成长,一般来说家长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教会的是在学校的那8个小时,而真正的大部分时间,孩子们是跟家长在一起成长的。对于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比如他的特点,他的性格,他适合的,家长所期望的。这些在小孩从幼儿园教育之后就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看法和理解。很多家长的焦虑在于孩子升级了,自己盲目的无法适应这种升级的定位,而是单纯的认为孩子又到了一个更高级别的竞争舞台,要如何如何,但是自己又看不到具体的方向。所以,对孩子的成长定位和理解是最重要的,能够考量一个孩子在家庭当中的定位是家长们的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试想,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预期是成为一个稳重的人,那给予条件去促成就好了,哪里来的那些比较的压力呢?
3、平静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的平静陪伴是最重要的。所谓平静的陪伴,就是以一颗平常的心来跟孩子们成为朋友,做好引导。锻炼平静陪伴是一项真正的修炼。在竞争面前,做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在成功与失败面前,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平时家长之间的攀谈比较中,做到“稳如泰山”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家长们所要做到和关注的。一旦自己的内心平静,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