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游牧民族在中国会成为过去吗?

如题所述

这是必然的趋势。

为什么人类的生产活动会有渔猎、游牧、农耕的差别呢?

这是因为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不同而造成的。渔猎(采集)是最为原始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初期的主要的生产方式。游牧和农耕相对而言就要有很大的创造性,需要对水土、气候等影响生产的因素进行长期的研究,总结出规律和经验用以指导生产。在此基础上,会逐渐形成数学、文学、艺术、法律等一系列文明成果。

相比较于游牧和渔猎,农耕文明是一个更为复杂,也更为先进的文明,因为组织农业生产需要具备的条件太多、太复杂,同时也因为谷物更易于储藏,从而为农业文明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物资支持,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游牧和渔猎更强,文明存续时间更久。

可是,这种基于自然界进行有限的改造的生产方式对于气候、工具的要求很高,比如人类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往往都是江河的冲击平原地带,因为江河水流所带来的的腐殖质和松软的土质,对于远古人类简陋的工具来说,是能够被翻种的。一直到铁器时代到来,甚至到灌溉技术取得突破之后,人类才在茂密的丛林里开展了农业生产。

借助于器械进步,农耕文明缓慢扩张,可是终有边界。在中国而言,是在400毫米等降雨线附近,农耕文明就停止了扩张的步伐。为何呢?因为降水低于400毫米,就已经处于半干旱地带了,种植庄稼成活不了。即使强行开拓耕地,最终也会因为土地盐碱化而放弃。农耕文明止步于此,草原却填满了这些土地,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恰好因地制宜,发展起来了游牧文明。

同样,游牧文明即使相对于农耕文明更加耐得了苦寒,毕竟还是有限度的。当气候变得更加寒冷,草地都没法成长的时候,游牧民族也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可是,总有人能够以他们的方式生存下来,这就是渔猎民族的生存技能了。渔猎民族他们不刻意生产,只是每日采集、打猎,纯粹依靠着自然界来过活。

冷兵器时代,科技成长进步的速度很慢,信息交流的速度却很快。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渔猎民族,都能够通过贸易来获得农耕民族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科技能力,这样就使得在器物文明上,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即使开始很落后,在后期也能逐渐赶上来。当他们拥有强大的器物文明,组织结构却还是原始的形态时,他们的组织效率和战争动力、战争意志、战争能力就有可能超过农耕民族,在历史上不止一次发生过落后文明取代先进文明的案例。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科技的发展需要更加复杂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支撑,人类获得了更快的技术进步。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即使能够看到农耕民族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可是他们落后的社会组织也不支持他们能做的到。从此,农耕民族开始在器物文明上领先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1
我觉得会成为过去,因为现在不断的在发展,肯定会成为过去,但是永远不会忘记。
第2个回答  2020-10-11
不会,因为游牧民会一直存在,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很难被抛弃。
第3个回答  2020-10-11
不会,这些游牧民族会继续着他们以前的生活,活动区域就是在中国的板块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