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游牧文明发展到农耕文明的吗?

如题所述

你好!不是的,我国就是农耕文明。而且所有先进的国度都是农耕文明。
游牧民族受环境和气候等各方面影响较大,且场所不固定。所以文化不会高度发达,举个例子来说吧,游牧民族,如果今年大旱,或者冬天大寒,猎物较少,你打不到猎物,那么饿死的几率就较大。还有即便打到多余的猎物,可是你没法存住,时间久了也会坏掉。

而农耕民族,可以种植,麦子谷类放一年半载没问题。

其实原始文明之前都是游牧,之后才有了农耕,有了固定的住所,有了市集,有了城市。

还有一个原因是,咱们这块地适合种庄稼。 蒙古高原它不适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1

当然不是,世界文明起源,应该是从原始社会慢慢发展起来。中国地大物博,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祖先互相学习,除了我们汉族的文化,还保留了很多,少数民族的东西。众所周知游牧民族指的是蒙古,匈奴等;还有和渔猎民族如女真,契丹等;其实,在少数民族同化后,他们就不是真正游牧民族,比如契丹,他们生活属于半游牧和半农耕……

第2个回答  2019-08-13
历史上,历朝历代,往往上演着中原农耕文明和周边游牧文明的对抗和融合。从周天子被董卓的西凉兵残破京都,到秦汉和匈奴的长期对峙,到晋朝的五胡乱华,到唐王朝和吐蕃的多次较量,到宋朝和辽,蒙,西夏的多年战争,到明朝和蒙古的交锋不断。可以说二者是长期并存对抗。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从生存和生产方式来说,中原王朝的人群以汉族为主体,而汉族主要以农耕立足,发展,社会的发展繁荣都是以农为本。而游牧民族不事农耕,以游猎畜牧为生。

从居住环境来说,汉民族讲究安土重迁,建立村落,城市,作为自己生产生活的场所,而游牧民族则是居无定所,追逐水草而居,毡房马车,不建立固定的房屋居所

从文化上来说,中原居民世习礼乐,受儒家影响,讲究文质彬彬,而游牧民族以用武为尚,全民皆兵。

从统治方式上,中原王朝采用郡县保甲制,辖下之民都编辑籍造册,纳赋采税,不可随意流动。而游牧民族则是部落联盟方式。

农耕民族如果吸收了游牧民族的雄健勇武,为文弱的性格中注入刚健的精气神,那么军队战斗力就可以迅速翻倍。农耕民族军中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加上野战和城防的结合,那么实力往往可以吊打游牧民族。历史上秦国 保周驱戎,辟地千里,后又收义渠为国民,居民以耕战为习,勇武尚功,所以秦国军队能席卷天下,扫荡六合,后来蒙恬能却匈奴三十余里,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打造了赵国骁勇的骑兵。后来,汉武帝实行马政,同样是一扫颓势,几十万铁骑打的匈奴几乎灭亡。

但游牧民族如果不能保持自己尚武勇猛,吃苦耐劳的本性,相反,去习得一些安逸享乐的不良习性,也会迅速堕落。北魏鲜卑族统治者抛弃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很快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蒙古人打天下后,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特性,虽然丢掉了王朝,但退回到蒙古草原依然是草原上的娇子。

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不断碰撞和融合,形成了中国人民勤劳又勇敢,礼仪谦让但又坚强不屈的民族性格,丰富了我们的民族大家庭。
第3个回答  2019-08-13
答案:不是!
游牧是指在草原上放牧,农耕是指在平原或丘陵地带种植五谷和蔬菜。
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是蓝田人还是北京人生存方式是狩猎和采集野果等蔬果类食物为生,处于洞穴文明时代。
有巢氏是提挺氏之孙、通姓氏之子、燧人氏之父、缁衣氏之夫、伏羲氏、女娲氏祖父。有巢氏生活在距今约6682----6482年前的仰韶前文化时期,开创了巢居文明。
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在 《中国历史讲稿》中指出:“到了有巢氏,我们的祖先才开始和动物区别开来……从此就开始了人类历史。”
女娲和伏羲时代的民族,正好处于母亲氏(部)族社会,向父系氏(部)族社会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处于母系农耕文明,生存方式以采集、渔猎为主种植为辅 。
约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生存方式以种植为主采集、渔猎为辅 正式进入农耕时代。
第4个回答  2019-08-12
不算是吧!中国是一个庞大而博杂国家。
从炎黄二帝开始,中国中原地区就已经进入了农耕文明,其他地方人还是游牧文明,比如北方游牧文明存在几千年。
直至民国,北方(河北山西以北)人,还是以游牧为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