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帝死后,继承皇位的除了光绪,还有哪些候选人,背后都是哪些力量在支持?

清朝同治帝死后,继承皇位的除了光绪,还有哪些候选人,背后都是哪些力量在支持?好像恭亲王一帮人都支持道光长子的长孙。

不存在道光长孙的可能性。因为道光皇帝的长子早死,没有亲生儿子,他的继子还是成亲王永瑆的后代,自然没有继承的可能。
同治帝本来是咸丰帝的独子(其实有个弟弟,生下来几天就夭折了),他死了,咸丰这一支就断了,皇位继承人自然只能从道光帝的后人中选拔。
道光生有九子,老大、老二、老三都早死,没有亲生儿子,老四就是咸丰,老五被过继给道光的弟弟绵恺,理论上说是有继承的可能,但是只要有其他的人选,一般不会考虑的。老六就是恭亲王,老七就是醇亲王,老八钟郡王、老九孚郡王都没有孩子。也就是说同治的继承人只可能是恭亲王、醇亲王这两支的后人中优先选拔了。
这两支中,恭亲王已经得了世袭罔替,又主政军机,再得摄政之尊,恐怕无人能制。
醇亲王之子与同治既为堂兄弟,又为表兄弟,血缘最亲,醇亲王人又平庸,继位后容易保持平衡。
当然,恭亲王、醇亲王身为皇子,本身也是有继承权的,但是如果他们以叔继侄,将来同治的法统会比较尴尬,事实上也是根本不会考虑的。
另外,据一些野史记载,同治之死,与其冶游有关,而导其冶游的亲贵,正是恭亲王之子,如果此说属实,恭亲王一支继位的可能性自然就被封杀了。
惇郡王的儿子载濂、载漪虽然可以备选,但载湉既入选,他们自然也就无望了。不过后来慈禧在戊戌政变后,的确考虑过用载漪的儿子过继给同治,以代替光绪,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6
同治帝本来是咸丰帝的独子(其实有个弟弟,生下来几天就夭折了),他死了,咸丰这一支就断了,皇位继承人自然只能从道光帝的后人中选拔。
道光生有九子,老大、老二、老三都早死,没有亲生儿子,老四就是咸丰,老五被过继给道光的弟弟绵恺,理论上说是有继承的可能,但是只要有其他的人选,一般不会考虑的。老六就是恭亲王,老七就是醇亲王,老八钟郡王、老九孚郡王都没有孩子。也就是说同治的继承人只可能是恭亲王、醇亲王这两支的后人中优先选拔了。
这两支中,恭亲王已经得了世袭罔替,又主政军机,再得摄政之尊,恐怕无人能制。
醇亲王之子与同治既为堂兄弟,又为表兄弟,血缘最亲,醇亲王人又平庸,继位后容易保持平衡。
当然,恭亲王、醇亲王身为皇子,本身也是有继承权的,但是如果他们以叔继侄,将来同治的法统会比较尴尬,事实上也是根本不会考虑的。
另外,据一些野史记载,同治之死,与其冶游有关,而导其冶游的亲贵,正是恭亲王之子,如果此说属实,恭亲王一支继位的可能性自然就被封杀了。
惇郡王的儿子载濂、载漪虽然可以备选,但载湉既入选,他们自然也就无望了。不过后来慈禧在戊戌政变后,的确考虑过用载漪的儿子过继给同治,以代替光绪,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所谓恭亲王一帮人都支持道光长子的长孙。应该是指光绪末期三太子之一(道光皇帝长子奕伟之孙溥伦、道光皇帝五子的惇亲王之子载漪之子大阿哥溥俊与小恭王溥伟)
第2个回答  2012-12-12
清德宗光绪皇帝名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同治十年)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
清穆宗同治帝堂弟和表弟。其父为清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生母婉贞为慈禧太后之妹。因穆宗为文宗(咸丰帝)独子,又早死无后,慈禧太后便以和自己血缘最近的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名义上继承咸丰帝而非同治帝的皇位,以维持咸丰帝的皇统和父死子继的法则。
清德宗光绪帝(1871-1908),全名爱新觉罗·载湉。他作为一个亲王的儿子本来是和皇位无缘的,载湉四岁时同治帝去世。同治帝没有子女,载湉被慈禧太后选为同治帝的继位人,意外地成为清朝第11任皇帝。载湉即位时虚岁才4岁,入宫时还在熟睡之中。

  光绪帝的父亲奕譞,乃道光帝七子,咸丰帝弟醇亲王。光绪帝的母亲又是奕譞的嫡福晋,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因此载湉是慈禧太后的侄子兼外甥。慈禧太后是从容易控制光绪帝,从而控制大清政权的角度选中载湉嗣位的。慈禧当时已经执政13年,确立了威信,她提出立载湉嗣位后没有人反对,于是载湉成为了清朝第11任皇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