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不稳怎么办??

我奶奶今年70多岁,患有心脏病多年,慢性支气管炎和轻度的肺气肿,今年正月因肺感染引发心脏病住院。出院后服用汤药一段时间以后,病情逐渐好转。前一阵因为看汶川地震的情况报道,心脏一直不太好。最近几天血压开始不稳,早上的时候一般比较低,大概能在低压在80--100之间,高压在100--120左右,下午的血压就比较高低压在90--110之间,高压能达到150--180左右,她常年服用2片异山梨酸酯,1片心痛定,1片血塞通,2片复方丹参片。
因为她行动不是很方便,不愿意去医院治疗,只是在门诊看看开些药吃。请问医生专家们,像她现在这种血压不稳的情况,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调养??估计是什么方面的问题??吃些什么药比较好???

谢谢

第一苹果,因为苹果里有苹果酸变维生素abc等10多种营养素。第二,香蕉,含有淀粉果胶维生素abce等营养成分。第三,柿子,柿子品类多约含10余中营养物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09
人的血压本身就有一个生理波动周期,凌晨至上午最高,深夜最低。而我们的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生命脏器的血液灌注,主要依赖于舒张压(低压),因此长效降压药最好在清早服用。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这种血压变化规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中风。(早晨容易发生脑出血,而夜间则容易发生脑缺血、脑血栓。)传统的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只是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常使血压偏低,新的服药方法每天清晨醒后1次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果较好。
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每天以上午9—11点,下午3—6点为血压的高峰时间,而午夜睡眠中血压则降到低谷,最大差值可达5.33千帕(40毫米汞柱)。再加上入睡后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慢而无力,血液流动缓慢,又因已有6~11小时未进食,从肠道吸收水分较少,血液粘稠度增高,所以是脑血栓形成的高峰期。降压药在血压达到最高值时的前半小时至1小时前服降压药效果最好。由此可见,服降压药物的最好时间是上午8点半,下午2点半,这样药物恰好与血压高峰期相遇,才能控制血压的增高。采用上述时间服用降压药比一日3次服用的病人其脑猝死的发生率减少50%一70%。睡前服用降压药,使人体血压明显下降,会导致脑、心、肾供血不足,促使脑血栓形成及冠心病的发生,甚至发生猝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6

血压偏高或者说高血压患者,早期症状不太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心悸,劳累.

第3个回答  2020-09-26

,今天我就来教你们一个动作,可以控制血压。

第4个回答  2021-03-06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不同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目标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荐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除评估诊室血压外,患者还应注意家庭清晨血压的监测和管理,以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