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中语文公开课随笔

要求语文公开课随笔,急啊!!

第1个回答  2013-06-25
生命的感悟——初中语文教学随感(逄春佳) 上世纪末全国性的对语文教学的大围剿我们还记忆犹新,新课改无疑是一次反围剿的“大突围”,四年下来,成果颇丰富。这次以“最近发展区”、多元认识、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的课改理念,使教学向“人”迈进了一步。寻找有生命感的文化定位历史是延续的,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沉淀在我们记忆的深处,打入民族集体潜意识,文化的东西都渗透在我们血管里。千年的语文教学,不会因新课改几年、使用了若干西洋学术术语而脱胎换骨,面目全非。正像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先生讲的:“西方的每一个术语的形成都有它的一个生命过程,一个术语就是一部精神生命史。在西方,在它们的历史文化积蓄中,他们可能是一种智慧,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游离于这个历史文化背景之外,它们就可能凝结成一种知识。智慧是可以产生结果的生命过程,知识则是游离于生命过程的结果。”语文教学该向何处去?是以西方的理念引领我们走出困境,还是回到“私塾”来逃避社会对语文的讨伐?是用“满堂问”式的花架子支撑门面,还是仍旧以强化式的训练博取高分?在世纪之初,我们必须弄清这个问题,以免贻误时机,拖累了整个民族的复兴。人民对语文教学的不同看法不证明我们已经落伍于时代了吗?“所谓世纪,是世界公用的纪年方式,自然包含着海禁开放以后的一种世界视野。”我们是否应该在一个新的历史层面上审视语文教学?著名教师魏书生说:教育就是让人们形成一个好习惯。这是从教育的外在形式上讲的,从内化的精神讲,教育还是担任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而语言的作用,不是只是交流的工具,古今中外皆知,它更是民族精神灵性的载体,对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起着重大的作用。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语言,语言的内核又是思想,而思想锻造了人的存在方式。就是说,语言是生命的投射。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语文学习应是感知和体验生命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成了一个引导学生如何感知和体验文本中的生命的过程,或者说,语文老师应该做的是,怎样搭建一个能让学生自由出入作者生命状态的平台。在这个意义上,师生同处于民族语言的强大的文化场中,都是民族语言的学习者,探索者,都是民族文化血肉筑就的生命体。确立了这样的文化定位,我们才可以进行语文教学,即以生命的本体激活文本的生命。还原汉字的原生生命力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汉字,一个个方块字本身就是能引起人无限感情的宝库。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是负载着古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标志;汉字的间架结构,每一个笔画部首都以特定的含义和美感出现在整个汉字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美丽的诗,一幅美丽的画,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它是从原始图画演变成图形,又从不规则图形线条演变成现在的横、竖、撇、捺、折五种规范的笔画,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汉字是一种图。学汉字的过程,首先是个识图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识字阶段,这是由汉字的特点决定。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已故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了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字母文字尚能与图画相联系,更何况汉字本身就是由画而来的呢?先人在造字之初就是从生活中取材,所以它是生气勃勃的,充满鲜活的生命的美。如果教师能怀着虔敬的心,走进汉字的博大恢宏的殿堂,采撷汉字的原生的生命精髓,还原汉字活生生的生命状态,愿意以自身不懈的努力,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每个字真的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故事,我们的基础教育定然能获得新生。练就洞悉生命存在的功力北师大心理系博士刘翔平也说:“在现代社会,阅读是一项极重要的能力,因为几乎所有的现代信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取,尽管计算机已十分普及,但计算机并不能代替人的阅读,相反,它更有赖于阅读……阅读成为人类的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们呢?任何戏剧都不如生活精彩,同样,生活中最精彩的莫过于生命。生命是自然的精华,是自然的灵魂。如果课堂上只充斥着术语和知识,就失去了它的灵性,失去了生命。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在于知识是脱离了生命过程的结果,智慧是能够结出果实的生命过程。遵循生命的规律,体验生命的律动,这应该是阅读课主旋律。杨义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他的阅读:“我说李白的诗是写给我看的,而不是写了之后给唐人看完,宋人又看,宋人看完,元明清的人又看,看完之后我们的前辈又看,然后我才去捡起来看。而是说李白昨天晚上跟我一块喝酒,他拿起杯子来就做了这首诗。我直接面对这么个生命,我先读它,读了之后得出了我的第一感觉,得出了我对它的作品的体验和解释,我才去跟宋元明清的人去对话。”这是一种拥有淋漓的元气的豪迈的气魄!比之我们拿教参、找教案,然后再次咀嚼一些不知别人嚼过了多少次的馒头,到课堂上喂给学生,应该说,我们是对灿烂的文明的犯罪,对创造了文化精品的绚烂的生命的大不敬。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语文老师们就是因为们未曾活出自己,未曾在经典中读出自己,更未曾教学生这样读过古人先贤,所以很累,而且越累越萎缩,因为我们把身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抛弃了、割裂了。家长走多远,孩子走多远;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的重任无人可替代,能做好一名中国的语文教师的确了不起。他首先得是一位民族文化的热爱者,还须有钻探千年的经典的勇气和力量,还要能在各种 “苛捐杂税 ”化险为夷;其次,他必须懂孩子,懂得儿童的心理,能照顾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样,他才可以担负起不负明天的历史的重任。阅读教学法林林总总,讲阅读技巧的书也多种多样,但最不是技巧的技巧——也可以说是一切技巧的根本——就是用心去体验,寻找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文本中读出自己来。每个人都这样做了,于是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就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意,心底的生命呼唤起来了,本体的生命和文本的生命有了对话、交融,彼此都获得了新生。观念出方法。当语文教师能把自己融入传统文化背景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坐标中,并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直面经典,给自己充满灵性的第一感觉以一席之地,正视讲究“悟”是我们民族文化中重要的思维特点这个事实,并在教学中尊重感悟在教和学方面的重要性,以“悟”促“悟”,语文教学最终会获得解放。最后,我们应该记着,“儿童应该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会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原地址: http://www.qiuzhen.qdedu.net/1107qiuzhen/yueqin/news_detail.asp?id=9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