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如何删定六经的

删定六经

一、孔子把他当时所能见到的夏书、商书、周书,——涉及从唐尧一直到秦缪公的一千六百年间的大事(缪公到孔子有一百年)——进行了篡选而得到百篇,是为《书经》,汉代以后称《尚书》。孔子对这些官方文告的系统编纂和整理,被人们叫做“孔子删书”。

孔子删书的原则是:内容重复的仅取其一,其他的不取;他觉得不必流传后世的也不取;

而那些未被选入的,其后是作为《逸周书》留存传世,《逸周书》亦有百篇之数,在秦始皇以前并没有任何散佚,时至今日也还能读到其多半,只不过《尚书》被孔子作为“教材”而传播得更广。

二、孔子的删定《诗经》。孔子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五百余年间的诗——包括官方的、贵族的和民间的,共三千余篇,筛选、精编成了《诗经》。

其中包含了三百零五篇诗,分作风、雅、颂三大部分。《诗经》朗朗上口,便于人们记诵,秦始皇下令“焚书”以后,尚有很多人能背诵出来,到汉朝建立,治《诗》者有齐、鲁、毛、韩四家。我们现代人读《诗经》,应该以一个叫《毛诗诂训传》的版本为主。

如果说这部《毛传》里的“诗序”距离孔子原话还有点距离,那么1994年由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收购入藏的楚简里有一篇《诗传》,则乃孔子向弟子讲《诗》的原话。

三、关于“礼经”。现在我们说的“礼经”,包括《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书。

《周礼》、《仪礼》是周公所作(后世有增减)。《周礼》讲周代的官职制度,其文体是骈体。《仪礼》讲起居跪拜之礼,文体是散体。《礼记》是汉代人所辑,但主要是战国时文存,是一些关于礼的阐述。

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对残存篇什悉心整理以传弟子。他在向弟子传授残存的《周礼》、《仪礼》时,多有阐述,战国、汉代儒者或记之,或自己再阐述,以成《礼记》。

四、《乐经》成书的情况,要从《诗经》说起了。孔子编定了《诗经》以后,他把其中的所有诗篇,都加以重新配乐,“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所谓《乐经》,大略应该就是这些乐谱为主体吧,另外应该还有《韶》、《武》、《雅》、《颂》之谱。总之《乐经》的编定和成书,大约也是出自孔子之手。此书作为六经之一,当然很珍贵,可惜远在“秦火”之前,就散佚了。

五、孔子晚年对《周易》很感兴趣,经常翻阅,以至于“韦编三绝”。《易》一类的书,在孔子之前原本远不止我们今人所见的传本《周易》那么多,比如有《连山》、《归藏》,都是,到了孔子赞《易》,乃专取文王所演的,而成《周易》之书,并且孔子还为上、下经文作了注解说明性质的“十翼”,即“彖传”、“象传”、“文言”、“系辞”、“说卦”等。孔子生前于《易》有不尽之意,司马迁在《孔子世家》里说他晚年“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六、关于孔子的修《春秋》。孔子“适周问礼”期间,也曾观览周史之书(列国史记都须上呈周室,所以孔子所见,囊括列国之史书也),与他们讨论史记旧闻,这也就为他日后修《春秋》奠定了基础。(当时与孔子同往周室的,有鲁国史官左丘明,他也翻阅那些丰富的史记内容,也参与关于史事原委的讨论。


扩展资料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六部儒家经典。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

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这六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宝重。《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谈到教育王室公子时所开列的教材即包含了这六部古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1
一,把他先前一千多年间的官方文告,进行精心的筛选,而成《书经》(汉代始有《尚书》之名)。《书经》里有孔子所作“书序”百篇,汉武帝时鲁恭王掘孔宅所得的古文《尚书》里是有的,但到西汉末年其书散佚(可能是毁于王莽败绩之时),“书序”亦失传,但“书序”内容,后人尚可从司马迁《史记》中读到一些。按章太炎说:“‘书序’百篇,《史记》采六十余篇,夏殷本纪尤多。”司马迁从小就习古文(汉初儒者尚有此传统,多有能识古文者),十岁就从孔安国诵读古文《尚书》了,司马迁所采,当为可信。因为孔宅所得古书,就是由孔安国详加识读、转写成今文(隶书)以后献给朝廷的,其中就有古文《尚书》五十八篇,并包括孔子百篇之“书序”。总之,司马迁从孔安国授古文《尚书》,那么在《史记》中所采“书序”之言应当是出自孔壁原本,所以是很一部分珍贵的孔子原话,也是很珍贵的借以理解《尚书》文义的参照。至于《尚书》正文的篇数,当初孔子删定,为百余篇,这百余篇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而绝迹人间,幸有后来的“孔壁得书”之事,但孔壁所出,只有五十八篇。而到了东汉以后,人们能读到的可以信赖的篇数,又只有二十九篇了。朱熹师徒所编订、作注的“四书五经”,其《尚书》虽包含有这二十九篇,但是却掺进了东晋“伪孔尚书”二十五篇;并且朱熹首疑“书序”,于是蔡沈便未载“书序”,——那么作为一套后来流传了六百年的典籍教材来说,实在是一种遗憾。
二,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五百余年间的诗——包括官方的、贵族的和民间的,共三千余篇,帅选、精编成了《诗经》。其中包含了三百零五篇诗,分作风、雅、颂三大部分。《诗经》朗朗上口,便于人们记诵,秦始皇下令“焚书”以后,尚有很多人能背诵出来,到汉朝建立,治《诗》者有齐、鲁、毛、韩四家。我们现代人读《诗经》,应该以一个叫《毛诗诂训传》的版本为主。如果说这部《毛传》里的“诗序”距离孔子原话还有点距离,那么1994年由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收购入藏的楚简里有一篇《诗传》,则乃孔子向弟子讲《诗》的原话(李学勤先生2002年1月发表了对上博简《诗论》的释文)。
三,追迹三代之礼,对残存篇什悉心整理以传弟子。他在向弟子传授残存的《周礼》、《仪礼》时,多有阐述,战国、汉代儒者或记之,或自己再阐述,以成《礼记》。对于中国古代的礼书,现代人里很少有人去阅读了,大都不太了解,所以这里再多说几句:我们现代人能看到的《周礼》、《仪礼》、《礼记》,皆属“礼经”范围,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它们来了解古代先人的风俗和文化。《仪礼》中的《丧礼》、《丧服》二篇,明太祖因不喜其“父重于君”的古礼立场,故而不把这两篇作为科举考试范围之内的经文了。《丧礼》、《丧服》,以及《礼记》里的《儒行》、《大学》、《表记》、《坊记》、《缁衣》等篇,“皆言寻常修己治人之道”(章太炎语),文字平实易懂,读一读是很有好处的。每谈到礼经,通常所说的“四礼”,是指《周礼》、《仪礼》、《大戴礼记》、《小戴礼记》。章太炎说:“二戴记中《哀公问》、《儒行》、《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王言》诸篇,皆孔子一人之言(长松按,弟子与他的问答之言)……《三朝》七篇,文理古奥,与余篇不同,或是孔子手作,或是孔子口说、弟子笔录者尔。”这段话里提到了《礼记》中所录的《孔子三朝记》里的七篇。实际上从班固以来所有有真知灼见的学者,都认定这是无比珍贵的出自孔子本人的“述”,它们是:大戴记里的《千乘》、《四代》、《虞》,小戴记之《诰志》、《小辩》、《用兵》、《少闲》。《仪礼》者,安上治民之书也。武帝初鲁恭王坏孔宅壁所得之《礼古经》(原简或毁于西汉末年之兵燹),当以《仪礼》视之。我们现在能读到的《仪礼》篇什,除了汉初高堂生所传承的十七篇以外,还有另外七篇(有的是残篇):小戴记中的《投壶》、《奔丧》,大戴记中的《诸侯迁庙》、《诸侯衅庙》、《公冠》,郑玄注《礼记》所采引的《天子巡守礼》、《中霤礼》,——共计二十四篇。
四,《乐经》成书的情况,要从《诗经》说起了。孔子编定了《诗经》以后,他把其中的所有诗篇,都加以重新配乐,“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所谓《乐经》,大略应该就是这些乐谱为主体吧,另外应该还有《韶》、《武》、《雅》、《颂》之谱。总之《乐经》的编定和成书,大约也是出自孔子之手。此书作为六经之一,当然很珍贵,可惜远在“秦火”之前,就散佚了。
五,孔子晚年对《周易》很感兴趣,经常翻阅,以至于“韦编三绝”。《易》一类的书,在孔子之前原本远不止我们今人所见的传本《周易》那么多,比如有《连山》、《归藏》,都是,到了孔子赞《易》,乃专取文王所演的,而成《周易》之书,并且孔子还为上、下经文作了注解说明性质的“十翼”,即“彖传”、“象传”、“文言”、“系辞”、“说卦”等。孔子生前于《易》有不尽之意,司马迁在《孔子世家》里说他晚年“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我们现代人读《周易》,所得到的版本都是从三国王弼注本而来。这个版本是可信的,因为王弼是从费氏继承来的《周易》原文。至于王弼为《周易》所作的注,则早已留存不多了。关于对《周易》的解读,我个人认为有一个关键性的“钥匙”,那就是卦名,六十四个卦名,每个都指示着一种哲理,从这里入手,才能领会卦象、经文、传文的含义。
六,孔子“适周问礼”期间,也曾观览周史之书(列国史记都须上呈周室,所以孔子所见,囊括列国之史书也),与他们讨论史记旧闻,这也就为他日后修《春秋》奠定了基础。(当时与孔子同往周室的,有鲁国史官左丘明,他也翻阅那些丰富的史记内容,也参与关于史事原委的讨论。他在孔子修成《春秋》几十年后著有《春秋左氏传》,为《春秋经》补述事迹,与经可谓珠联璧合。)孔子晚年修《春秋》的直接动因,是他有一天忽然意识到自己在有生之年再没有机会推行礼乐之治了,就决定手订一部编年体的东周国史流传到世上,周之春秋不可得,他便依据鲁之春秋来做这件事了,即以鲁之春秋为主干,再添加上周和列国诸事。(关于春秋之名,是这样的:原本列国都有其史记(包括周),鲁国的,同周的史记一样也叫做春秋,其他诸侯国的史记都不叫春秋,但性质相同,皆一国之国史。)孔子七十一岁时开始修《春秋》,大约花了一年的时间而完成。他的“修”,主要在于按编年顺序陈列原始史料,而不在于为了“正名”而作很多“笔”“削”。也就是说他很注意保存以往史官们的具体措辞,经他改动过的地方,是极少的,比如吴、楚之君称王,而《春秋》改称为子。这一类的改动之所以非常少,孔子是怎样考虑的呢?原来列国史官们都是尽量秉承了历来的史记传统,尽量去据实存录,孔子认同他们措辞的立场和“正名”效能,即便有些是史官从某君主的立场而写下僭越“名分”的表述,孔子也照实存录,以昭示那个君主之妄心。但是宋儒说孔子修《春秋》有“贵王贱霸”之意,是不对的,《春秋》详述齐桓、晋文之事,明显有尚霸之意。这并不矛盾,因为是由周室来推行礼乐之治,还是由某一称霸的诸侯来推行,在孔子看来没有多少差别。《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综史,上自鲁隐公元年,下讫鲁哀公十四年,共记了二百四十二年之事。孔子将其修好的《春秋》交给弟子们时说:“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何“罪”之有呢?其意者,私修国史是不对的(除非著述于易代之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01
一,把他先前一千多年间的官方文告,进行精心的筛选,而成《书经》(汉代始有《尚书》之名)。《书经》里有孔子所作“书序”百篇,汉武帝时鲁恭王掘孔宅所得的古文《尚书》里是有的,但到西汉末年其书散佚(可能是毁于王莽败绩之时),“书序”亦失传,但“书序”内容,后人尚可从司马迁《史记》中读到一些。按章太炎说:“‘书序’百篇,《史记》采六十余篇,夏殷本纪尤多。”司马迁从小就习古文(汉初儒者尚有此传统,多有能识古文者),十岁就从孔安国诵读古文《尚书》了,司马迁所采,当为可信。因为孔宅所得古书,就是由孔安国详加识读、转写成今文(隶书)以后献给朝廷的,其中就有古文《尚书》五十八篇,并包括孔子百篇之“书序”。总之,司马迁从孔安国授古文《尚书》,那么在《史记》中所采“书序”之言应当是出自孔壁原本,所以是很一部分珍贵的孔子原话,也是很珍贵的借以理解《尚书》文义的参照。至于《尚书》正文的篇数,当初孔子删定,为百余篇,这百余篇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而绝迹人间,幸有后来的“孔壁得书”之事,但孔壁所出,只有五十八篇。而到了东汉以后,人们能读到的可以信赖的篇数,又只有二十九篇了。朱熹师徒所编订、作注的“四书五经”,其《尚书》虽包含有这二十九篇,但是却掺进了东晋“伪孔尚书”二十五篇;并且朱熹首疑“书序”,于是蔡沈便未载“书序”,——那么作为一套后来流传了六百年的典籍教材来说,实在是一种遗憾。
二,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五百余年间的诗——包括官方的、贵族的和民间的,共三千余篇,帅选、精编成了《诗经》。其中包含了三百零五篇诗,分作风、雅、颂三大部分。《诗经》朗朗上口,便于人们记诵,秦始皇下令“焚书”以后,尚有很多人能背诵出来,到汉朝建立,治《诗》者有齐、鲁、毛、韩四家。我们现代人读《诗经》,应该以一个叫《毛诗诂训传》的版本为主。如果说这部《毛传》里的“诗序”距离孔子原话还有点距离,那么1994年由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收购入藏的楚简里有一篇《诗传》,则乃孔子向弟子讲《诗》的原话(李学勤先生2002年1月发表了对上博简《诗论》的释文)。
三,追迹三代之礼,对残存篇什悉心整理以传弟子。他在向弟子传授残存的《周礼》、《仪礼》时,多有阐述,战国、汉代儒者或记之,或自己再阐述,以成《礼记》。对于中国古代的礼书,现代人里很少有人去阅读了,大都不太了解,所以这里再多说几句:我们现代人能看到的《周礼》、《仪礼》、《礼记》,皆属“礼经”范围,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它们来了解古代先人的风俗和文化。《仪礼》中的《丧礼》、《丧服》二篇,明太祖因不喜其“父重于君”的古礼立场,故而不把这两篇作为科举考试范围之内的经文了。《丧礼》、《丧服》,以及《礼记》里的《儒行》、《大学》、《表记》、《坊记》、《缁衣》等篇,“皆言寻常修己治人之道”(章太炎语),文字平实易懂,读一读是很有好处的。每谈到礼经,通常所说的“四礼”,是指《周礼》、《仪礼》、《大戴礼记》、《小戴礼记》。章太炎说:“二戴记中《哀公问》、《儒行》、《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王言》诸篇,皆孔子一人之言(长松按,弟子与他的问答之言)……《三朝》七篇,文理古奥,与余篇不同,或是孔子手作,或是孔子口说、弟子笔录者尔。”这段话里提到了《礼记》中所录的《孔子三朝记》里的七篇。实际上从班固以来所有有真知灼见的学者,都认定这是无比珍贵的出自孔子本人的“述”,它们是:大戴记里的《千乘》、《四代》、《虞》,小戴记之《诰志》、《小辩》、《用兵》、《少闲》。《仪礼》者,安上治民之书也。武帝初鲁恭王坏孔宅壁所得之《礼古经》(原简或毁于西汉末年之兵燹),当以《仪礼》视之。我们现在能读到的《仪礼》篇什,除了汉初高堂生所传承的十七篇以外,还有另外七篇(有的是残篇):小戴记中的《投壶》、《奔丧》,大戴记中的《诸侯迁庙》、《诸侯衅庙》、《公冠》,郑玄注《礼记》所采引的《天子巡守礼》、《中霤礼》,——共计二十四篇。
四,《乐经》成书的情况,要从《诗经》说起了。孔子编定了《诗经》以后,他把其中的所有诗篇,都加以重新配乐,“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所谓《乐经》,大略应该就是这些乐谱为主体吧,另外应该还有《韶》、《武》、《雅》、《颂》之谱。总之《乐经》的编定和成书,大约也是出自孔子之手。此书作为六经之一,当然很珍贵,可惜远在“秦火”之前,就散佚了。
五,孔子晚年对《周易》很感兴趣,经常翻阅,以至于“韦编三绝”。《易》一类的书,在孔子之前原本远不止我们今人所见的传本《周易》那么多,比如有《连山》、《归藏》,都是,到了孔子赞《易》,乃专取文王所演的,而成《周易》之书,并且孔子还为上、下经文作了注解说明性质的“十翼”,即“彖传”、“象传”、“文言”、“系辞”、“说卦”等。孔子生前于《易》有不尽之意,司马迁在《孔子世家》里说他晚年“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我们现代人读《周易》,所得到的版本都是从三国王弼注本而来。这个版本是可信的,因为王弼是从费氏继承来的《周易》原文。至于王弼为《周易》所作的注,则早已留存不多了。关于对《周易》的解读,我个人认为有一个关键性的“钥匙”,那就是卦名,六十四个卦名,每个都指示着一种哲理,从这里入手,才能领会卦象、经文、传文的含义。
六,孔子“适周问礼”期间,也曾观览周史之书(列国史记都须上呈周室,所以孔子所见,囊括列国之史书也),与他们讨论史记旧闻,这也就为他日后修《春秋》奠定了基础。(当时与孔子同往周室的,有鲁国史官左丘明,他也翻阅那些丰富的史记内容,也参与关于史事原委的讨论。他在孔子修成《春秋》几十年后著有《春秋左氏传》,为《春秋经》补述事迹,与经可谓珠联璧合。)孔子晚年修《春秋》的直接动因,是他有一天忽然意识到自己在有生之年再没有机会推行礼乐之治了,就决定手订一部编年体的东周国史流传到世上,周之春秋不可得,他便依据鲁之春秋来做这件事了,即以鲁之春秋为主干,再添加上周和列国诸事。(关于春秋之名,是这样的:原本列国都有其史记(包括周),鲁国的,同周的史记一样也叫做春秋,其他诸侯国的史记都不叫春秋,但性质相同,皆一国之国史。)孔子七十一岁时开始修《春秋》,大约花了一年的时间而完成。他的“修”,主要在于按编年顺序陈列原始史料,而不在于为了“正名”而作很多“笔”“削”。也就是说他很注意保存以往史官们的具体措辞,经他改动过的地方,是极少的,比如吴、楚之君称王,而《春秋》改称为子。这一类的改动之所以非常少,孔子是怎样考虑的呢?原来列国史官们都是尽量秉承了历来的史记传统,尽量去据实存录,孔子认同他们措辞的立场和“正名”效能,即便有些是史官从某君主的立场而写下僭越“名分”的表述,孔子也照实存录,以昭示那个君主之妄心。但是宋儒说孔子修《春秋》有“贵王贱霸”之意,是不对的,《春秋》详述齐桓、晋文之事,明显有尚霸之意。这并不矛盾,因为是由周室来推行礼乐之治,还是由某一称霸的诸侯来推行,在孔子看来没有多少差别。《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综史,上自鲁隐公元年,下讫鲁哀公十四年,共记了二百四十二年之事。孔子将其修好的《春秋》交给弟子们时说:“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何“罪”之有呢?其意者,私修国史是不对的(除非著述于易代之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9-10
六经者汉称“六艺”,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相传由孔子删定。   《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诗”为诗歌选集,又称《诗经》,孔子从古代民间流传的诗歌中选定三百零五篇,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书”为古代历史文献的选编,又称《尚书》,记载商、周一些重要历史记事,文告、谈话。  “礼”为古代各种典章制度的总称,“乐”为配合礼制、礼仪的音乐,两者是密切相联的。孔子称“立于礼,成于乐”,又说“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易”为古代占卜的书,又称《易经》,孔子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春秋”为鲁国的史书,孟子称“孔子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庄子·天运篇》有“孔子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整理保存了中国古代典籍,对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7-28
六经者汉称“六艺”,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相传由孔子删定。   《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诗”为诗歌选集,又称《诗经》,孔子从古代民间流传的诗歌中选定三百零五篇,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书”为古代历史文献的选编,又称《尚书》,记载商、周一些重要历史记事,文告、谈话。  “礼”为古代各种典章制度的总称,“乐”为配合礼制、礼仪的音乐,两者是密切相联的。孔子称“立于礼,成于乐”,又说“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易”为古代占卜的书,又称《易经》,孔子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春秋”为鲁国的史书,孟子称“孔子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庄子·天运篇》有“孔子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整理保存了中国古代典籍,对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