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还是《惜罇空》?

如题所述

  《 将进酒 》原是教材选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气势磅礴,壮丽非凡,令人不得不赞叹太白之才华,然而耳熟能详就真的是正确的吗?近年来关于这首《 将进酒 》的争论愈演愈烈,有人认为,现流传最广的版本并非李诗原貌。

《惜罇空》/《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床头(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罇空对月。

  天生吾徒有俊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玉帛(馔玉)岂(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复)醒。

  古来贤圣皆死尽(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上述诗文中括号内为教材版本,直接展示部分为现存争议的原文。

  那么为何这么脍炙人口的诗歌会有争议呢?我们都知道 李白 是距今约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唐朝诗人,他的许多手稿其实早已失散,关于这首《 将进酒 》(或作《惜罇空》),现存可靠最早的版本是敦煌古本手抄本,共有三篇,编码分别为P2544、S2049和P2567,出土时间大约在1900前后。其中P2544、S2049的抄本被认为错漏较多,推测是誊写者文化素养较低,那么几乎没有文学逻辑错误的P2567抄本就成为了最可靠的版本,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争议原文。

  这个版本的诗歌标题为《惜罇空》,与现流传版本最大的区别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变成了“天生吾徒有俊才”,以及“古来圣贤皆寂寞”变成了“古来贤圣皆死尽”。另外,古本中还少了一句“将进酒,杯莫停”。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其实也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因”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句的积极向上认为其创作于开元年间,但诗中所提及的岑夫子、丹丘生,与 李白 结识的时间都在天宝三年前后,这正是 李白 被“赐金放还”的时间,那么P2567手抄本的“天生吾徒有俊才”的自嘲与心灰意冷似乎更符合当时太白的心境,也更显得这一版本可靠。也正是因为仕途受挫, 李白 感到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所以“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成为圣贤又有何意义,不如做个酩酊大醉的酒徒!这样看来 李白 创作这首诗最原始的想法也可得知,他想喝酒买一醉,可是酒杯已然空了。

  正喝得起劲,酒却没了,于是他劝主人家说你看那黄河之水滚滚而来,时光匆匆而去,早起的青丝到日暮就成了白雪。在奔腾的黄河面前,人这短短百年的寿命算什么呢?成了圣贤有何用,一朝死去也终究会被遗忘,不如做个痛快喝酒的狂徒!你若是怕没钱喝酒,来啊,将我的五花马、千金裘通通拿去换了酒罢!

  如此说来,《惜罇空》这个名字确实比《 将进酒 》更合适这个版本,毕竟《 将进酒 》出自汉乐府,原本只是一首意译不清晰的劝酒歌,虽然看起来也符合饮酒的场景,但总觉得少了一些别样韵味。

  那么,为什么《 将进酒 》会出现古、今两种版本呢?根据唐代旧书中记载,原来 李白 生前曾经三次把自己的诗稿交托给友人,请他们代自己制成诗集。

  第一次是在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 李 白托友人魏颢帮他作全集,结果因为“经离乱,白章句荡尽”。也就是说, 李白 的诗作原文基本已经失散了。后来,魏颢上元末在绛州偶然搜集到 李白 的作品才制成一套《李翰林集》。

  第二次是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 李白 在江夏这个地方,把自己的手稿交给了一个叫倩公的人。但是,从此之后就没有关于此事的记载了,想来也是没有任何结果的。

  第三次是在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李白 在临终之前托给了李阳冰。李阳冰是 李白 的族叔,相对可靠。但是他拿到手稿后,同样因为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

  后来编成的《草堂集》,里面九成都是从别人处抄来的,并且这个《草堂集》的原本,后来也失传了。在这种情况下,宋人作《河岳英灵集》的时候,也只能在民间去四处收集李诗残本。因此,并不是《河岳英灵集》的作者故意要修改李诗,而是找到的就是残篇。再加上古代印刷业不发达的时候,诗集全部靠手抄,而抄诗的人文化程度不高,出现了许多错误(譬如敦煌手抄本中的,P2544、S2049),就不得不加以修改,使诗文更加通顺、符合逻辑。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人分析说宋人之所以要修改古本《 将进 酒 》,还和宋朝诗歌用韵与前代不同有关 。 比如,古本中“请君为我倾”,后来被改成“请君为我倾耳听”,加了两个字,就是因为押韵的规则变了。

  经宋人修改的这一版本《 将进酒 》虽然没有古抄本《惜罇空》“古来圣贤皆死尽”的痛快决绝,却也改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昂扬情绪,这样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虽然未必符合作者当时的心境,但对于后世的我们仍是一种激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