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写西游记 道教、佛教、之争的文章一篇!

几年前看见一篇文章,主要是分析西游记里面的佛道之争,列举了很多观点,同时,还从明朝统治下的社会上佛道做了论证。
其中开始就分析水帘洞为何是道教的,观点是因为水帘洞里面有很多 石床、石凳, 石床、石凳是道教日常使用之物。
后面就从孙悟空拜师、明朝当时的社会等分析佛道之争,也提出了明朝是打压佛教、弘扬道教等等。

找了好久,一直没有找到这篇文章,请各位帮忙找找啊,谢谢了!!
找到一篇,好像有些不是很完整:http://dzh.mop.com/whbm/20090108/0/g888g8I1ba55e2z8.shtml

显然,《西游记》中的悟空不是纯粹的孔孟儒士,如来也不是佛教中真实的佛祖,他们都是刻意扭曲儒道佛的政治家。悟空欲借宗教谋求物质之王,享尽世间荣华富贵;如来欲借宗教谋求精神之王,臣服寰内众生之心。
中新网1月6日电 在刚刚出版的“百家讲坛”期刊上,学者汪宏华从文学角度破解了《西游记》中水帘洞的来历。他认为有字迹有家当的水帘洞不是天然生就,也不是史前文明,而是如来佛和须菩提联手为孙悟空预设的第一道诱饵。从此悟空就走上了儒、道、佛的不归路,成了如来的瓮中之君。原文如下:

读隐秀小说《西游记》,常常需要向前提问题,向后找答案。比如,在刚刚“开清浊而立”的花果山上,怎么会存在一个有文字有家当的水帘洞呢?是天生一个仙人洞吗?是史前文明吗?不是。石猴进去时尚且“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那么,1、时间,它为什么恰好在石猴跳入的前一刻,突然人去洞空,而且洞主一去不复返呢?2、空间,它为什么恰好能够容下山里“千百口老小”的猴群呢?3、陈设

对于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带给中国小说中的价值我想不是简单的可以用文字能够表达的,翻书阅读的时候总是能沉迷于其中的神幻,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妖怪,原来世界有那么多的法宝,原来一个小小的紧箍就能让无所不能的孙猴子痛不欲生......年少的阅读兴趣被吴先生的奇妙想象所牵引,把自己带入神妙的世界。

前段时间在家闲来无事,假期之中电视上又大规模播放《西游记》,于是再次翻开书本,重新阅读,也渐渐发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下面就简要道出一点自己的观点。

众所周知,《西游记》里面呈现的宗教有两个,一个是道教,一个是佛教。虽然整部书中表面上佛道两家是一体的,他们其乐融融,有时候还相互帮助,比如孙猴子大闹天宫,以玉帝为代表的道家根本收拾不了他,佛祖就出面压了猴子五百年。后来道家各路神仙帮助唐僧收妖也算是道家对佛家的报答吧。但是细读全书就会发现,道家一直是受到佛家蔑视与压制,于是全书屡屡出现道家想要翻身做主人的描述。下面我将详细论述。

我们知道佛教不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源于印度,于两汉之际传至中国,发展于两晋南北朝,盛于隋唐,最终在宋代经理学家们的努力与中国本土的儒道合流,你中有我,我中又你。

至于道家,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的道家,其教派颇多,如东汉末年的太平道,以及五斗米道等,经过南北朝时葛洪基本创建了道教的神仙体系后它的发展势如破竹,出现了后来的许多教派,如茅山道,全真道等,也是在宋代的时候与儒释合流。

因此写于明代的《西游记》所呈现给我们的宗教背景就是佛道合流的宗教体系,里面有以玉帝为首的道教神仙体系,还有以如来为首的佛家体系。他们的关系表面上并没有什么矛盾,各自坐在自己的法座之上,俯瞰着世间芸芸众生,有时赐福,有时降祸,这就看世人虔诚的程度了。但是从《西游记》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发现佛教是凌驾在道教之上的,例如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中作为地仙之主的镇元子因为唐僧要路过他的道观,特意让弟子敲两个人生果给其享用。原因为何?文中写道:“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唐僧是金蝉子传世,金蝉子是如来的第二个弟子,金蝉子曾经给他倒过茶所以现在转世来了要送人参果给人家吃。这个道理似乎很合情合理,但是人参果是什么东西?“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它是王母开蟠桃宴,才送上一两个给其上寿的珍品,仅仅一个佛祖的二弟子来了就要送他两个,而且不是金蝉子本人,还是转世,人家根本就记不得上辈子给你倒过茶。这很明显就是巴结人家,要报答人家倒茶之情好好款待,好茶好饭吃好睡好也就够了,但是人家确硬是要送人家两个九千年才结出的三十个果子。很明显就是因为佛教凌驾与道教之上,作为道教地仙之祖的镇元子为了笼络佛门要人,希望他们能约束自己手下的人不要欺负道派中人。

那么佛教中人是否真的欺负过或者蔑视道家呢?在当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中孙悟空因为唐僧被大鹏,狮精,象精抓了,去灵山找如来,“昆仑山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喝道:‘这泼猴甚是粗狂!前者大困牛魔,我等为汝努力,今日面见,全不为礼!有事且待先奏,奉召方行。这里比南天门不同,教你进去出来,两边乱走!咄!还不 靠开!’”不坏尊王永住金刚说白了其实也就是佛教中一看门的门卫,他的一声大喝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佛教人的眼中道家是多么的不入流。南天门你孙猴子可以随便进出,但这里是灵山!不是你想进就进的。显然在他的语气之中我们可以知道道家的天宫在他的眼中的不入流的。那么一个佛教的看门的人眼里都不把道家看在眼里,满含蔑视,其他佛教中人对道家的蔑视就可见一斑了。

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进入中国之后反而凌驾于本土宗教的道教之,这种鸠占鹊巢的行为必然会引起道教各路神仙的不满,纵使道教上层人物会为了构建和谐天界,维持天界的稳定发展而对佛教的强势保持默然,但是那些低级小仙,特别是刚刚修道的道教中人,对佛教的仇视就很明显了。下面我们从唐僧取经一路遇到的妖怪具体阐述。

经查找,整部《西游记》里有头有脸的妖怪有:

黑风怪、黄风怪、白骨精、黄袍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九尾狐狸、狮猁怪、圣婴大王、鼍龙、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金鱼怪、兕怪、如意真仙、琵琶精、六耳猕猴、铁扇公主、玉面狐狸、牛魔王、九头虫、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劲节十八公、杏仙、黄眉老佛、巨蟒怪、赛太岁、七蜘蛛精、百眼魔君、狮王、象王、大鹏金翅雕、白鹿怪、白面狐狸、金鼻白毛老鼠精、艾叶花皮豹子精、黄狮精、九灵元圣、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玉兔精

从黑风怪开始的妖怪孙悟空就开始保着唐僧了,我把此后出现的妖怪分了三类:

第一类是天上来的妖怪。如,黄袍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等。这类妖怪居多。

第二类是本土自修成精的妖怪。如,黑风怪,白骨精,鹿力,虎力,羊力大仙等。

第二类是水上来的妖怪。如,鼍龙,九头虫等。此类妖怪最少。

从妖怪的法力的来源来分,也把妖怪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是佛家体系的妖怪。如,金鱼精{观音的宠物},黄眉大王{东来佛祖笑和尚敲磬的童子}

第二类是道家体系的妖怪。如,青牛精{太上老君的宠物},百眼魔君等。

第三类是游离于佛道两家之外的妖怪,如,白骨精,九尾狐等。

从妖怪的下场我也做了一下分类:

第一类佛家体系的妖怪,一个没死,犯了错误但是最后都被主人带走了。如,狮王,象王,大鹏。{蝎子精虽然也算是佛家体系的妖怪,但是人家是蜇了如来佛祖的,算是叛徒,死有余辜}

第二类道家体系的妖怪,天上来的背后有主人撑腰的没死,如,青牛精,白鹿怪等。本土妖怪,妖怪但是能替天上神佛各路神仙干活的没死,如,黑风怪,红孩儿等。而那些本土的妖怪又不能给各路神佛干活的妖怪就只有死路一条,哪怕你法力通天,跟孙悟空一样强大无比。如,蜘蛛精,六耳猕猴。

第三类游离于佛道体系之外的妖怪除了被天界各路神仙抓取干活的几个之外全死,如,白骨精,花豹子精等。

从妖怪的死亡类型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是跟佛门又关系的妖精,怎么兴风作怪最后都能化险为夷,孙悟空是打不过,或者打得过不能杀的,而跟道家有联系的妖精就不是那么好说话了,除非人家是天上神仙的宠物或者童子,不然及时法力通天也要下地狱。由此可见,佛家对道家的压制是很大的。在道家子弟举起反压制大旗的征途中死亡的鲜血可谓染红了西天道路。

在唐僧西游的路途中,据统计主要的妖怪共有四十四个,佛家体系妖精只有九个,只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其他的妖怪中大部分都是道家体系,作为道家修行,这些妖精目睹着佛家各路人马对道派的压制,心中愤愤,仇视佛教中的和尚那就是必然的了。如最明显的就是鹿力,羊力,虎力控制的车迟国,在唐僧师徒没有到来之前真可谓是道士的天堂,正如文中监工道士说的“我这城中,且休说文武官员好道,富民长者爱贤,大男小女见我等拜请奉斋,这般都不须挂齿,头一等就是万岁君王好道爱贤。”鹿力等妖维护道家法统打击佛家,使这个国家成为了和尚的炼狱,但是群妖并不是祸国殃民,仅仅是打击佛教,照样是这个国家风调雨顺,呼风唤雨的事情当然是得到了天上操控天气神仙的支持,扬我道家神武,灭他佛门嚣张,这又何乐而不为呢?只是可惜的是遇到了孙悟空等人,喝了人家尿还被宰了。作为道教忠诚的卫道士,天庭中人居然没有一个人敢出手相救,他们怕的我想不仅仅是孙悟空的棒子吧。他们怕的是孙猴子背后强大的佛教体系。

当然,以灵山为主题的佛家诸神对于唐僧师徒西游一路上道家各路小咯咯的反抗并不是一无所知,任其奋起。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于起义者,必须把之压制在萌芽状态中,不然人气壮大,后果就不堪设想。将委员长的惨败教训依然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降伏青牛精的第五十二回,青牛作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兼宠物,跑到人间作怪,抓了唐僧,孙悟空为了救师傅可谓使劲浑身解数都无计可施,因为小牛牛手中有一个老君的小圈子把孙悟空请来的各路诸神的法器全收了。{这里另外补充一点:有人说,唐僧西游一路上遇到的妖怪很多都是灵山与天庭合伙设计出来的,也就是说那些妖怪的出现都是天界各路神佛放出去的让唐僧遭难,为使唐僧能够圆满地经历八十一难。我认为这是很符合逻辑的一个推断。细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为凑齐八十一难,可真不容易,实在无难可遭连祭赛国扫塔都算上一难,如果天界再不弄下去一点妖怪作乱,唐僧师徒真可以很轻松就到了灵山,所以佛道两家商量好了两派各自放出一些所谓的“妖精”使其遭难。无计可施的孙悟空终于告到了灵山,如来当然知道妖精的出去,但是他回答悟空的话很又内涵“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我这里着法力助你擒他罢。”“你去洞外,叫那妖魔比试。演他出来,却教罗汉放砂,陷住他,使他动不得身,拔不得脚,凭你揪打便了。”堂堂一个如来佛祖难道还会怕一个太上老君的宠物牛吗?怕遭祸于自己明显就是一个托词,教罗汉放砂使猴子打才是其本意,他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让罗汉放砂困住青牛让猴子打死,试想一下孙悟空是什么脾气?要是青牛真的被困住了,他那一棒子打下去青牛还有命活吗?我们的老君失去了hello kitty 以后的出行可怎么办呢?人家可是一大把年纪了哦。这很明显就是如来的借猴杀牛之计,以此告诫道家人物老实点,别在佛祖面前耍小计量,不然下一次被打死的就不是一只小牛那么简单了。还好老君同志技高一筹,事先给了牛牛一个圈子,收了砂子,保住了小命。最后罗汉丹砂被收了还不是说出了小牛的真实出处吗?“如来吩咐我两个说,那妖魔神通广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孙悟空上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寻他的踪迹,庶几可一鼓而擒也。”如果不是要杀牛,早说不就得了吗?何必还叫罗汉拿着砂子跟悟空白跑一趟呢?

说好联手制造劫难让唐僧师徒去经历,但是佛家确中途变卦,要杀人家的宠物牛,可想而知虽然表面上大家和和睦睦构建和谐天界,但是佛道之间的明争暗斗私底下是多么的波涛汹涌。要是青牛真的被悟空打死了,老君算是被打碎了牙也得往肚子里咽。谁让你不好好看牛放出来抓人家师傅的?打死了活该!如来的这一招真可谓杀牛于无形之中。

纵观《西游记》全书,佛道之间的争斗可谓比比皆是,很多地方都是描写这和尚一开始受苦受苦,后来唐僧来了,道士完了,佛法亮了。人界更加崇奉佛祖了,道教越来越边缘了。这样的历程道家又怎么不会反抗呢?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竟然被外来佛教压服,但凡有点血性的道家子弟都应该反抗,但是道家的上层从某种程度上已经与灵山妥协了,死守着既得利益不愿争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修道之妖被宰杀,实在可悲,可叹。追问

恩,的确从原著中分析的很有道理!

我之前看的,同时也从明朝的背景做了分析。明朝好像是尊道胜于佛,比如嘉靖是信道,然后,有一局,是要把和尚杀光。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看到上面的我说的这篇文章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5
因为正在的高手是不要出招的,人家玉帝一道圣旨就解决了···
有能力的做王,有本事的只能为将,为王服务··

西游记原文中:

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处,却不能近身,乱嚷乱斗,早惊动玉帝。遂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
··········
如来闻诏,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
·············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
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阿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文中如来称玉帝为“玉皇上帝”,“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特别是“承”“宣命”二字···
而玉帝方面则是: 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
可见双方的等级差别了·······
第2个回答  2012-02-19
《天庭内幕》作者英熊北游 以一名医者的精密思维进行独到的分析推理,揭示了《西游记》暗藏的一系列不为人知的内幕:当时中国的香火几乎被道家所独占,佛教与道教作为不同的宗教派别,其根本利益是相冲突的,可以看作是相互斗争的两大利益集团,吴承恩先生通过记录佛经传入中国的故事,展示的正是一部佛教东扩进而佛道相争的斗争史。
下面是链接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55076104_8_1.html追问

答非所问啊!!
我当时看到的只是一篇文章,不是这个全系列,像书本小说呀。
求教呢。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55076104_8_1.html

第3个回答  2012-02-26
这个没什么好研究的 西游记道教完败,基本出场的都是三代弟子。三清封天庭后玉帝就有意疏远与道门的关系主动接触佛门,再加上道门内斗好多2代弟子被佛门勾走实力大损处在一个比较弱的时期
第4个回答  2012-02-16
西游记是小说。很多内容不是正信的佛教或正信的道教。。。
不过张纪中的西游记还是有些正信佛教的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