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如题所述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解如下: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三个相互联系的环境,共同育人机制就是通过三者之间的协作来培养一个拥有正确价值观、行为准则、自律性和生活能力的人。家庭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平衡家庭教育、学习以及休闲活动的地方。

学校则是一个保证教育质量、开发技能以及激励成长的平台;而社会则是一个不断吸引人们去体验新颖事物并提供必要帮助来促进其成长。通过协同作用,使得整体的成长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

学校要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家长要帮助子女获得好孩子、好学生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三重角色,做个好孩子是基础性目标,成为好学生是现实努力的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是终极奋斗的目标。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内容:

一、学校。

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要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要用好社会育人资源。

二、家长。

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要强化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注重家庭建设,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活动。

充分理解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要利用闲暇时间带领或支持子女体验社会,帮助子女更好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三、社会。

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要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积极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类教育基地和活动场馆,要面向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着力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网络生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