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

如题所述

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的成语,被用来形容做多余的事,不能锦上添花反而弄巧成拙。

目录

成语资料
出处
成语寓意展开
成语资料

基本信息
画蛇添足  【汉字简体】:画蛇添足
  【汉字繁体】:画蛇添足【汉语注音】:huà shé tiān zú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结构】:连动式
  【成语注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或者定语。
  【近义词】:多此一举
  【出处】:《战国策·齐二(已编入沪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三四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中的第四则)
  应用示例 
  ①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画蛇添足,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②唐代韩愈《昌黎集·卷三·感春》诗:“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尘埃。”
  ③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出处

  出自《战国策·齐二》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王公贵族家中的门客。
  3.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 卮(zhī)酒:一杯酒。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准备。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谓:对......说。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成语寓意

分析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画蛇添足"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真是可惜!
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6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画蛇添足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示例】:这也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为此奇谈。 ◎《花月痕》第五一回
【近义词】: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16
并列短语 含贬义
第3个回答  2020-02-2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