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明有夏朝,为什么国际上都不承认有夏朝?

如题所述

因为国际上不想承认夏存在。即使很多人觉得历史没有意义,你也不得不承认,历史里藏着一个民族的根基和骨骼。所以我们常常骄傲于五千年的历史,所以西方不承认中国乃至不承认西方文化圈外所有现有文明的历史。
西方不承认中国的夏朝理由很多,没有文字,没有成文史,相关流传神话成分太多,没有建筑留下。看似合情合理,但却暗藏着矛盾。
什么矛盾?双重标准矛盾,西方人自己的特洛伊、迈西尼等等文明同样证据不全,充斥神话,然而对于这些文明的证据缺失,他们是包容的,并且是自信甚至自吹自擂的。然而对于中国,乃至东亚各国的文明,他们确实苛刻的,锱铢必较的。
那么如果将他们看待夏的标准去衡量其他文明会怎么样呢?
唯一有自信经受住考验的就只有埃及了,没办法,上古埃及的建筑业确实领先太多了,恢宏的金字塔是没人能辩驳的证据。
然而埃及根本没有被审视的顾虑,因为上古埃及早就夭折了,而罗马对尼罗河流域的征服也将埃及拉入了西方文化圈,埃及是他们自己人。
而东亚其他国家都可以确定文明诞生晚于中国,美洲的文明已经陨落,自然回走“慈悲的”西方学者拿那里的研究成果来装点自己的经历。撒哈拉以南非洲则是几乎没有研究历史的必要,直到白人扛枪移民的时候他们自然处在部落时代。
结果真正有需要证明自己的,其实只有中国,只有中华民族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却不是西方文化圈。
在青铜鼎大量出土和殷墟被发掘之前,西方也是不承认商的存在的。夏也是一样,必须由我们自己的考古人去寻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6

真实存在的夏朝,为何一直寻找不到夏朝都城?

(作者:赵辉)“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是每个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屹立世界之林的文化骄傲。但随着近代对历史文明认定标准的变化,夏朝作为中华文明第一个世袭王朝的存在,受到了空前的质疑,中华文明史也因为夏朝都城寻找的未果,目前只能确认为3600年,中华文明史被无奈地缩短了近500年历史。

河南的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一度被专家认为非常接近夏朝都城,是确定夏朝都城的希望。但进过数十年的考古挖掘研究,最终也只能确认为夏文化遗址。夏朝国都的确认也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未解之谜。

之所以产生目前这种状况,首先是因为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天生的缺陷,与夏朝国都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无法让历史研究专家毫无质疑地进行确认;其次,根本的问题是在寻找夏朝国都的地理位置上,发生了原则性的错误。因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华文明的起源被定位于黄河流域或中原以西地区,夏朝国都也就自然地定位在黄河流域范围内寻找,其他地区完全不在夏都的考虑范围内。这种观念上的问题,夏朝在中国地理位置上定位的局限性,使得夏朝国都多年来一直寻找无果,无法认定与确认。

我们先从历史文献记载中,看看夏朝或者华夏王朝的重点统治区域应该在什么范围。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

《左传》定公十年载,孔丘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

通过以上两条《左传》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确定四千年前的华夏地区应位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地盘,而且华夏族群与东夷族群是互为一体的关系。这就将二里头遗址完全排除在华夏王朝的中心区域,排除了二里头遗址为夏朝国都的可能性。

对于“杞人忧天”的成语故事,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时常引用,但对于杞人杞国的来历、故事,却并不为世人熟知。杞国,姒姓,伯爵,周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东楼公,封杞以奉禹祀。杜预曰,杞国本都陈留雍丘县,桓公六年淳于公亡国,杞以并之,迁都淳于(杞始封在雍丘,春秋之前已国于青州而近莒,或由武王改封之),又迁缘陵,襄公二十九年又迁淳于,今河南杞县,即雍丘也,淳于废城,在山东安丘县东北,缘陵故城,在山东尔昌县东南,后为楚所灭。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

《国语·周语》称:“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管子·大匡》记齐桓公语:“夫杞,明王之后也”;《世本·王侯》:“殷汤封夏后于杞,周又封之”;《大戴礼记·少间》:“成汤卒受大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记“(卫成)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事?’。

杞人作为夏朝失国后的夏禹后裔,饱受后人的嘲讽排挤,虽然在商朝与周朝时期也被赋予祭祀夏族先人的使命,但立身生存的区域一迁再迁,四处受到排挤。《左传》里有许多关于杞人杞国的记载,参与许多诸侯盟会,但一直处于受歧视的地位,在诸侯列强夹缝中生存。杞人在商周时期的命运,就如夏朝的历史一样,变得扑朔迷离,让今人至今为夏朝的历史、地理位置而头疼不已。但杞人杞国的存在,就是对夏朝历史的肯定,是那些疑古派的人士、否认华夏历史的人氏无法否定的历史事实。《左传》中关于杞人杞国的一些记载,可以为我们寻找夏朝国都,提供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传】二十三年春,齐侯伐宋,围缗,以讨其不与盟于齐也。十一月,杞成公卒。书曰“子”,杞,夷也。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死则赴以名,礼也。赴以名,则亦书之,不然则否,辟不敏也。

僖公二十七年:【传】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夏,齐孝公卒。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秋,入杞,责无礼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侯使司马女叔侯来治杞田,弗尽归也。晋悼夫人愠曰:「齐也取货。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公告叔侯,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矣,谁得治之?杞,夏余也,而即东夷。鲁,周公之后也,而睦于晋。以杞封鲁犹可,而何有焉?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如是可矣,何必瘠鲁以肥杞?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

从《左传》记载中,这些为数极少的信息中,我们完全可以确认,杞人是夏朝夏禹的嫡系后裔,百分百的东夷部落人,这样建立夏朝的大禹也完全是东夷地区人士;大禹是东夷人,涂山氏族是东夷部落人,那么夏启就是百分百的东夷人。大禹与夏启建立的夏朝国都,位于东夷区域,就是合情合理、理所应当的选择。这样,夏朝的建立与主要统治区域与笔者前期文章的观点,位于东夷部落区域的涂山地区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确认。而距离涂山北部15公里的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古城镇的古城遗址,就是夏朝大禹建立夏朝国都的合理选择;也是现有条件下,可认定为夏朝国都“华夏城”的最大可能。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第六》中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

绥绥白狐,九尾痝痝。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在这首历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涂山氏歌》中,更是明确了来到涂山氏族,并娶了涂山氏女女娇的大禹,在涂山“成家成室”,是东夷人的骄傲,将会成为新的王者。涂山氏族在大禹建立治水功绩与树立德行威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华夏王朝中“华”所代表的族群。而大禹王位的传位者虞舜,也是历史记载确认的东夷部落人士。《离娄下·第一章 》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而在距离怀远涂山西南45公里的淮南市区,一个与虞舜毫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城市,竟然有一处名称为“舜耕山”的地方,这个地名存在,是否隐藏一段中国远古文明被曲解的历史?东夷部落的虞舜传位于东夷部落的大禹,不仅是对大禹治水建立的不世之功的肯定,也是对东夷部落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做出的重要贡献的肯定与延续。这是否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初期,地域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呢?

东夷部落的虞舜与大禹的夏朝,连续统治了中华文明启始阶段的王朝,那么中华历史的发展史与文明发展过程可能就需要重新书写,这将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个艰难抉择。而寻找夏朝国都的工作重点,将不得不转移到淮河流域的涂山地区,否则寻找确定夏朝国都的问题解决将会遥遥无期。(作者:赵辉)

第2个回答  2019-09-20

真实存在的夏朝,为何一直寻找不到夏朝都城?

(作者:赵辉)“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是每个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屹立世界之林的文化骄傲。但随着近代对历史文明认定标准的变化,夏朝作为中华文明第一个世袭王朝的存在,受到了空前的质疑,中华文明史也因为夏朝都城寻找的未果,目前只能确认为3600年,中华文明史被无奈地缩短了近500年历史。

河南的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一度被专家认为非常接近夏朝都城,是确定夏朝都城的希望。但进过数十年的考古挖掘研究,最终也只能确认为夏文化遗址。夏朝国都的确认也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未解之谜。

之所以产生目前这种状况,首先是因为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天生的缺陷,与夏朝国都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无法让历史研究专家毫无质疑地进行确认;其次,根本的问题是在寻找夏朝国都的地理位置上,发生了原则性的错误。因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华文明的起源被定位于黄河流域或中原以西地区,夏朝国都也就自然地定位在黄河流域范围内寻找,其他地区完全不在夏都的考虑范围内。这种观念上的问题,夏朝在中国地理位置上定位的局限性,使得夏朝国都多年来一直寻找无果,无法认定与确认。

我们先从历史文献记载中,看看夏朝或者华夏王朝的重点统治区域应该在什么范围。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

《左传》定公十年载,孔丘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

通过以上两条《左传》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确定四千年前的华夏地区应位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地盘,而且华夏族群与东夷族群是互为一体的关系。这就将二里头遗址完全排除在华夏王朝的中心区域,排除了二里头遗址为夏朝国都的可能性。

对于“杞人忧天”的成语故事,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时常引用,但对于杞人杞国的来历、故事,却并不为世人熟知。杞国,姒姓,伯爵,周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东楼公,封杞以奉禹祀。杜预曰,杞国本都陈留雍丘县,桓公六年淳于公亡国,杞以并之,迁都淳于(杞始封在雍丘,春秋之前已国于青州而近莒,或由武王改封之),又迁缘陵,襄公二十九年又迁淳于,今河南杞县,即雍丘也,淳于废城,在山东安丘县东北,缘陵故城,在山东尔昌县东南,后为楚所灭。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

《国语·周语》称:“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管子·大匡》记齐桓公语:“夫杞,明王之后也”;《世本·王侯》:“殷汤封夏后于杞,周又封之”;《大戴礼记·少间》:“成汤卒受大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记“(卫成)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事?’。

杞人作为夏朝失国后的夏禹后裔,饱受后人的嘲讽排挤,虽然在商朝与周朝时期也被赋予祭祀夏族先人的使命,但立身生存的区域一迁再迁,四处受到排挤。《左传》里有许多关于杞人杞国的记载,参与许多诸侯盟会,但一直处于受歧视的地位,在诸侯列强夹缝中生存。杞人在商周时期的命运,就如夏朝的历史一样,变得扑朔迷离,让今人至今为夏朝的历史、地理位置而头疼不已。但杞人杞国的存在,就是对夏朝历史的肯定,是那些疑古派的人士、否认华夏历史的人氏无法否定的历史事实。《左传》中关于杞人杞国的一些记载,可以为我们寻找夏朝国都,提供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传】二十三年春,齐侯伐宋,围缗,以讨其不与盟于齐也。十一月,杞成公卒。书曰“子”,杞,夷也。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死则赴以名,礼也。赴以名,则亦书之,不然则否,辟不敏也。

僖公二十七年:【传】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夏,齐孝公卒。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秋,入杞,责无礼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侯使司马女叔侯来治杞田,弗尽归也。晋悼夫人愠曰:「齐也取货。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公告叔侯,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矣,谁得治之?杞,夏余也,而即东夷。鲁,周公之后也,而睦于晋。以杞封鲁犹可,而何有焉?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如是可矣,何必瘠鲁以肥杞?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

从《左传》记载中,这些为数极少的信息中,我们完全可以确认,杞人是夏朝夏禹的嫡系后裔,百分百的东夷部落人,这样建立夏朝的大禹也完全是东夷地区人士;大禹是东夷人,涂山氏族是东夷部落人,那么夏启就是百分百的东夷人。大禹与夏启建立的夏朝国都,位于东夷区域,就是合情合理、理所应当的选择。这样,夏朝的建立与主要统治区域与笔者前期文章的观点,位于东夷部落区域的涂山地区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确认。而距离涂山北部15公里的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古城镇的古城遗址,就是夏朝大禹建立夏朝国都的合理选择;也是现有条件下,可认定为夏朝国都“华夏城”的最大可能。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第六》中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

绥绥白狐,九尾痝痝。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在这首历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涂山氏歌》中,更是明确了来到涂山氏族,并娶了涂山氏女女娇的大禹,在涂山“成家成室”,是东夷人的骄傲,将会成为新的王者。涂山氏族在大禹建立治水功绩与树立德行威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华夏王朝中“华”所代表的族群。而大禹王位的传位者虞舜,也是历史记载确认的东夷部落人士。《离娄下·第一章 》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而在距离怀远涂山西南45公里的淮南市区,一个与虞舜毫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城市,竟然有一处名称为“舜耕山”的地方,这个地名存在,是否隐藏一段中国远古文明被曲解的历史?东夷部落的虞舜传位于东夷部落的大禹,不仅是对大禹治水建立的不世之功的肯定,也是对东夷部落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做出的重要贡献的肯定与延续。这是否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初期,地域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呢?

东夷部落的虞舜与大禹的夏朝,连续统治了中华文明启始阶段的王朝,那么中华历史的发展史与文明发展过程可能就需要重新书写,这将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个艰难抉择。而寻找夏朝国都的工作重点,将不得不转移到淮河流域的涂山地区,否则寻找确定夏朝国都的问题解决将会遥遥无期。(作者:赵辉)

第3个回答  2019-12-16
因为国际上不想承认夏存在。即使很多人觉得历史没有意义,你也不得不承认,历史里藏着一个民族的根基和骨骼。所以我们常常骄傲于五千年的历史,所以西方不承认中国乃至不承认西方文化圈外所有现有文明的历史。
西方不承认中国的夏朝理由很多,没有文字,没有成文史,相关流传神话成分太多,没有建筑留下。看似合情合理,但却暗藏着矛盾。
什么矛盾?双重标准矛盾,西方人自己的特洛伊、迈西尼等等文明同样证据不全,充斥神话,然而对于这些文明的证据缺失,他们是包容的,并且是自信甚至自吹自擂的。然而对于中国,乃至东亚各国的文明,他们确实苛刻的,锱铢必较的。
那么如果将他们看待夏的标准去衡量其他文明会怎么样呢?
唯一有自信经受住考验的就只有埃及了,没办法,上古埃及的建筑业确实领先太多了,恢宏的金字塔是没人能辩驳的证据。
然而埃及根本没有被审视的顾虑,因为上古埃及早就夭折了,而罗马对尼罗河流域的征服也将埃及拉入了西方文化圈,埃及是他们自己人。
而东亚其他国家都可以确定文明诞生晚于中国,美洲的文明已经陨落,自然回走“慈悲的”西方学者拿那里的研究成果来装点自己的经历。撒哈拉以南非洲则是几乎没有研究历史的必要,直到白人扛枪移民的时候他们自然处在部落时代。
结果真正有需要证明自己的,其实只有中国,只有中华民族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却不是西方文化圈。
在青铜鼎大量出土和殷墟被发掘之前,西方也是不承认商的存在的。夏也是一样,必须由我们自己的考古人去寻找。
第4个回答  2019-12-16
国际历史学界有一个标准:有文字,有城市,开始使用青铜器就表明进入文明时期,也称为历史时期。也就是说有文字才有历史。各个民族在用文字记载历史时往往参杂了很多神话传说,这些得到考古学上的证据证明的传说,就是历史,反之就不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1300年左右。这个证明了中国古代史籍中关于商代的历史是真实的,但是无法证明夏朝的历史是真实的。这就引来了很多人对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的猜疑。只有发现了夏朝的遗迹并且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才能证明夏朝的真实存在,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以确切证明夏朝的遗迹和文字。所以,学界一直质疑夏朝的历史是不是真实的,尤其是西方学术界不认可夏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