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自尊和安全感的中介

如题所述

高中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自尊和安全感的中介效应

贾丽娟  

【摘要】: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高中生对手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出现了手机依赖的现象,手机依赖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关于影响手机依赖的因素主要关注于性别、孤独感、内外向、安全感、情绪、自尊等方面,通过阅读和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孤独感、自尊和安全感水平与手机依赖程度有一定关系,且对手机依赖有一定程度的预测,本研究旨在了解孤独感、自尊、安全感对高中生手机依赖影响的具体路径,从而解释高中生手机依赖的内在机制,为高中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的测试对象全部来自研究者任教的中学,运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从高一至高三年级进行抽样,每个年级随机抽取出四个班,发放调查问卷615份。研究工具选用了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孤独感量表(Loneliness Scale,UCLA)、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探究了自尊和安全感在孤独感与手机依赖之间的中介效应,解释了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内在机制。得出如下结果:(1)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中,手机依赖的失控性维度在性别上差异极其显著,其中,女生在这一维度上的差异高于男生(F_((2,417))=0.448,P0.001)。低效性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显著,女生平均数高于男生(F_((2,417))=1.696,0.01P0.05)。手机依赖在性别上的差异出现边缘显著,女生手机依赖高于男生(F_((2,417))=1.434,P=0.053)。在文理科人口学变量上,手机依赖及其戒断性维度同时表现出文科学生显著高于理科学生(F_((2,417))=0.038,0.01P0.05;F_((2,417))=1.983,0.01P0.05)。在是否独生子女和户口上,手机依赖及其四个维度的差异均不显著。(2)高中生的自尊在其性别、选择文理科存在着差异。研究显示,高中生的自尊在性别上差异极其显著,男生的自尊水平极其显著高于女生。在所研究对象的文理科上也存在着差异,理科生的自尊水平高于文科生。(F_((2,417))=0.073,P0.001;F_((2,417))=0.059,0.01P0.05)。(3)本研究显示,安全感及其人际安全感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平均数高于女生平均数(F_((2,417))=0.930,0.01P0.05),而在其它人口学变量上,安全感及其二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4)在所研究的性别、文理科、是否恋爱、是否独生子女、户口等人口变量上,孤独感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5)高中生孤独感、手机依赖、自尊水平以及安全感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孤独感越强的人,手机依赖程度越深;孤独感越强,自尊水平越低;自尊水平越高,手机依赖程度越低;孤独感越高,安全感越低;安全感越高,手机依赖越低;自尊水平越高,安全感越高。(6)安全感在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中起着中介的作用。(7)自尊在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中没有起到直接的中介作用,但它通过影响安全感在孤独感和手机依赖之间形成了孤独感-自尊-安全感-手机依赖的链式中介的效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