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重点是民生,是就业。以已经发展起来的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把一些高校及类似的企事业单位搬到郊区。
1.这些单位占地多,搬出去之后可以更好地发展占城市主导地位的商业。
2.像学校等能很好地拉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城市按性质分,大体有以下几类:
1. 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商贸城市;科研、教育城市;综合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的城市。
2. 城市按城市人口规模分为以下三类:大城市(是指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人口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
3. 确定城市性质,就是综合分析城市的主导因素及其特点,明确他的主要职能,指出他的发展方向。
4. 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城市的共性作为城市的性质;另一种是不区分城市基本因素的主次,一一罗列,结果,却失去指导规划与建设实践的意义。
5. 城市性质确定的方法有: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6. 定性分析就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7. 定量分析就是在定性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分析自然资源、劳动资源、能源交通及主导的经济产业部门,说明现有和潜在优势。
8. 经济职能的定量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主要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主要部门经济结构;分析用地结构的主次,以用地的所占比重的大小来定量地分析。
9. 城市的性质决定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用地构成,而城市的规模则决定城市的用地及布局形态。
10. 城市的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界定。
11. 城市人口是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该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服务的对象;徒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12. 城市按照人口密度、经济联系、管理条件等因素,一般可划分为市区、近郊区、市辖县(远郊区)。
1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人口是指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
14. 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除了个别直属该市的工业区(镇)以外,一般不计;而应将他们分别计入各市辖县镇中去。
15. 城市人口调查研究的意义:城市人口调查分析和预测,是一项极重要又复杂的工作,它既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又是制定一系列具体技术指标与布局的依据。
16. 了解年龄构成的意义在于:比较成年组人口与就业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对研究经济有重要作用;掌握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和发展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等公共设施规划指标的重要依据;掌握老年组的人口数及比重,分析城市老龄化水平及发展趋势,是城市社会福利服务设施规划指标主要依据;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分析育龄妇女人口数量,是预测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依据。
17. 影响年龄构成特点的因素主要有: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18. 性别的构成反映男女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它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结婚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就业结构。
19. 家庭构成反映城市人口的家庭数量、性别、辈分等组合情况。
他对于城市住宅类型的选择,城市生活和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织等都有密切关系。
20. 在城市总人口中,按其参加工作与否,分为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劳动人口又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成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8
重点是民生,是就业。以已经发展起来的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把一些高校及类似的企事业单位搬到郊区。1,这些单位占地多,搬出去之后可以更好地发展占城市主导地位的商业。2,像学校等能很好地拉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好了,就先说这么多吧,快上课了。
第2个回答  2020-04-03
重点是民生,是就业。以已经发展起来的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把一些高校及类似的企事业单位搬到郊区。1,这些单位占地多,搬出去之后可以更好地发展占城市主导地位的商业。2,像学校等能很好地拉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