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题所述

司马光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9

司马光是一个节俭节约、思想保守、博学多才、沉着冷静的人。

1、节俭节约:司马光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没有什么爱好,对学问却没有不精通的。他在洛阳有田地三顷,妻子死后,他卖掉土地作为丧葬的费用。他一辈子粗茶淡饭、普通衣服,一直到死。

2、思想保守:但司马光的政治生涯并不突出,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因不满王安石而不择优劣尽罢新法, 又将神宗朝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还给西夏。日后在新旧党争时,沦为意气及权位之争、不再着重于国政运转。

3、博学多才: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4、沉着冷静:天圣九年 ,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他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扩展资料:

历史贡献

他主编的《资治通鉴》已经成为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爱读史书。他做官以后,继续刻苦钻研历史。他发现自古以来史籍虽多,但缺乏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通史。经过反复考虑,他决定采用编年体,也就是按年代顺序进行编写。

体裁确定后,他花了两年时间,写成一部从战国到秦末的史书,共有八卷,名叫《通志》。1066年,他把《通志》进呈宋英宗。宋英宗看了,很是满意,立即下令设置书局,作为编写机构,叫司马光自己挑选编写人员,还准许借阅官府藏书,要他把这部书继续编写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想了解一点历史。司马光就把《通志》读给宋神宗听。宋神宗很满意,认为这部书不但可以了解历代的治乱兴亡,而且可以从以往的历史中取得鉴戒,帮助统治。因此,他就给这部书取了一个书名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史事,共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这部巨著取材广泛,引用了三百多种参考书,其中不少书现在已经失传,所以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司马光编这部书,目的是供封建帝王借鉴的。为了提醒统治阶级接受历史教训,书中有很多材料揭露和谴责了历史上封建帝王的罪恶。即使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杰出的帝王,在叙述他们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指出他们的过失。

对人民的疾苦、农民起义的史实,书中也有不少记载,保留了一些真实的情况。《资治通鉴》内容丰富,文笔也简练生动,从宋元以来一直为封建史家所推崇,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后来的许多编年史就是按照它的体例编著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

第2个回答  2014-08-11
司马光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司马营村)人,生 于公元1019年11月17日,世称涑水先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 家。他一生著作甚多,有20种500余卷,其中他领导编撰的《资治 通鉴》一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继司马迁《史记》以后最优秀的 一部通史巨著。从它问世以来,一向为历史学者所推崇,对我国 以后的史学发展起过巨大的影响。 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爱读史书,7岁时听老师讲《春秋左氏 传》就很感兴趣,回家后能头头是道地讲给家里人听,这部历史 名著对他影响很大,他能写出《资治通鉴》,是和这部书对他的 影响分不开的。司马光从小聪明伶俐,有一次,他和一群小伙伴 捉迷藏,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水缸里,其他孩子都吓跑了,只有 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水流出来后,那 个孩子得救了。司马光的机智勇敢一直被后世传为佳话。 司马光20岁那年考中了进士,他继续刻苦学习,一有时间就 钻研历史。他发现自古以来历史著作虽然繁多,但是缺少一部比 较系统完整的通史,于是他决心自己动手编。最初司马光用了两 年时间,写成一部从战国到秦末的史书,共有8卷,名叫《通 志》,宋英宗看了以后非常满意,立即下令设置书局,作为编书 机构,要司马光继续写下去。宋英宗允许司马光自己挑选编写人 员,并准许他借阅官府藏书。司马光成立书局时,邀请了当时著 名的史学家刘恕、范祖禹等做助手,共同编写这部通史。 宋神宗做了皇帝以后,也认为《通志》这部书不但可以帮助 了解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而且书中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 可以常常对照借鉴,因此,他把书名改为《资治通鉴》。“资 治”是帮助的意思,“通”是从古到今,“鉴”是指镜子,含有 警戒和教训的意思。后来人们又把《资治通鉴》简称为《通 鉴》。这部书从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开始编撰,到神宗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成书,历时19年。为了编写这部书,司马 光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光是初稿就堆了两间屋子。司马光虽然出 身官僚地主家庭,历任开封府推官、并州通判、龙图阁直学士、 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等职,政治上十 分保守顽固,但在编《资治通鉴》过程中,却极为严谨负责,一 丝不苟。每天很早起床工作,直到深夜就寝,他怕自己睡过了 头,特地做了一个容易滚动的圆木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 掉,他也就惊醒了,他把这个枕头称为“警枕”。 《资治通鉴》按年代顺序排列实史,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 前402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从战国到 五代1361年间的历史,全书共294卷,另附目录及考异各30卷,共 300多万字,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巨著,至今仍受到广大读 者的喜爱。司马光为《资治通鉴》耗尽毕生精力,书成后两年, 于1086年逝世,终年67岁。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2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