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定能把这两个方面解释为:它们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吗?

例如: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同时也锻炼了筋骨。这里确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但我认为,这两个方面不能说成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表达这样的关系,?我的说法对还是不对?应该怎样说才对?
请教了!
把“黑与白”“利与弊”说成既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又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可以理解。
把“做家务”与“锻炼筋骨”说成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但把它们说成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就不好理解。
请各位朋友敲点我的愚笨。
非常谢谢!

事物的矛盾性两面性,是对这件事的不同出发点不同角度去看,所以说是对立性;而经过对事物未来发展的影响去认识,能得到不同的有益有关联的结果,所以是事物矛盾或对立的统一。同一件事的多个影响结果,并不等于代表着这些结果是矛盾的对立,而只能说是矛盾的统一。以做家务而言,对立性其实是为己还是为他,统一性则表现为通过此事既于己有好处,也于家(他者、对方)有价值,从而形成对立事物的统一认识。追问

先谢您的指点!
但究竟能不能这样说:在这件事上,“既做了家务”与“又锻炼了筋骨”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或者两者都是,
或者两者都不是。
希望能明确的指教。
非常谢谢!

追答

“既做了家务”与“又锻炼了筋骨”,仅仅是出现的统一结果,而非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谈不上“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追问

在做家务的同时也锻炼了筋骨,这明明是一种活动带来的两个方面的结果,为什么说它们“而非事物的两个方面”呢?

追答

从现象而言,这是两个表现,是做同一件事后产生的两个认识结果。从起点说没有产生对立性,实际上是两件事。之所以结合在一起,并不是家务事与身体锻炼是事物的两方面,而是如何认识做家务的态度有多方面的认识,由于这样的对立,由于这样的事物多方面认识,所以才将两个本不相关联的事结合在一起。

追问

您的意思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必须是对立的,才能称之为“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否则,不对立就只能说是“一件事物的两个结果”?是这样理解吗?

追答

对立,只是针对不同问题不同情况而言,事物的两个或者多个方面并不必然是对立的,但必然是来自于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也就是说是同时存在互相关联。即使不对立,也一定会有统一的结果出现,也就是相对不同角度都有所顾忌的结果局面。

追问

您说的"同时存在互相关联。即使不对立,也一定会有统一的结果出现"与我说的“做家务的同时也锻炼了筋骨”好像没有什么差别似的。您能再解释一下吗?

追答

因为“既做了家务”与“又锻炼了筋骨”,仅仅是出现的统一结果,而非事物的两个方面,他们是后果上的评述,而非前因目的上的分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2
只有矛盾才解释为对立统一。
问题是对立的统一是动态的,也就是说事物的两个方面不断发生变化,引起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这样的两个方面才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事物。做家务和锻炼身体是两个事物;或者说做家务分为做和被整理两个方面,锻炼身体属于做这个方面的。追问

谢谢您

第2个回答  2011-09-02
“帮父母做家务”只是对一事实的描述,而对这一事实所进行的评价就会有不同,比如你说的:它可以锻炼筋骨,这是有益的,但可能你的父母会从另一角度来考虑:你还多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吧,家务活不用你来做。因为你的父母会担心做过多的家务影响到你的学习。
也就是说做任何事都会有优劣利弊两个方面的评价,所以,只要我们在做事之前通盘考虑两方面的影响,才会做出比较理性的判断和行动。
你所说的矛盾,实际上是指这一事实利弊之间的对立统一。追问

谢谢您

第3个回答  2011-09-02
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同时也锻炼了筋骨,是你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做家务的同时也锻炼了筋骨,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帮助父母是这一事物的对象关系,追问

谢谢您

第4个回答  2011-09-02
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指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所谓凡事皆有利弊,福祸相依
例如“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同时也锻炼了筋骨”,至少它有这样一对矛盾:体力上受累了,同时又锻炼了筋骨。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追问

您说的不错。
但我问的是,在这件事上,“既做了家务”与“又锻炼了筋骨”难道也既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又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吗?

追答

“既做了家务”与“又锻炼了筋骨”不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这里的方面不是语言学里的方面的含义。哲学里的方面是有方向性德。两个方面一定是相反的,相对立的两个方向

追问

谢谢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