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

如题所述

看了《驴得水》,一部被噎得说不出话的片子。

他们的电影海报写的是: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电影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几个心怀梦想的教师,为了改变当时中国落后愚昧的环境,来到了一个缺水的乡村,他们养了一头驴挑水,可是教育部不同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名叫「吕得水」的老师,用虚假身份老师的工资来养驴;最后教育部的特派员来视察的时候,大家只能拉来一位铜匠凑数,编造各种借口,没想到为了圆一个谎,不得圆更多的谎,最后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一部打着喜剧的旗号,演着悲剧的影片。
我相信这些教师最初一定是抱着满腔的热血走入乡村的。当年民国南京政府曾统计有600多个团体,在各地建了1000多个教育实验区,斐魁山、周铁男、张一曼、孙校长,四个人。 他们就是其中的一员。



一   或许,有另一个世界

或许,有那么一个世界,孙校长能有足够的资金筹办教室,购买教具,发放奖学金,他能够有足够多的学生,让他去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那个世界里,孙校长的学校中坐满了学生,读书声琅琅。真的有学生因为知识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教师,成为医生。或许,在孙校长曾经的想象里,他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去改造当地的环境,实现教育的梦想,改造他们认为的落后愚昧的农村,让中国实现复兴。—— 「不要忘记我们来这里的初衷是什么。」

或许,在斐魁山的想象的世界里,在那段真诚的表白后,张一曼会被感动得落泪,此小鸟依人依偎在他的身旁,不再放荡,一起远赴西南联大。那个世界里,斐魁山会为张一曼写下自己的诗集,张一曼为诗集歌唱,成为眷侣。被后人所津津乐道。——「我说我喜欢你,我想娶你,我想跟你过一辈子。」

或许,在另一个世界里,没有人会向周铁男开枪,周铁男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一直挺着自己的脊梁。——「谁敢从我这里过去?」

或许,在另一个世界里,张一曼能够得到周围人的包容,获得自己的自由。—— 「我就是放荡,我喜欢这样,我愿意。我就想活的自在点。」

或许,在另一个世界里,铜匠获得了知识,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去乡镇,去城市,改变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下一代能够获得教育,不再受人欺压。——「我记得我第一天来这儿的时候,校长就对我说,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



二 所有人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然而,没有什么想象,也没有什么另一个世界。

所有人都在一步步自我妥协,最终走向无可挽回的深渊,从携手进退的挚友变成残害同伴的凶手。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孙校长失去了教育的梦想,他越滑越远,他默认了张一曼用身体交易的行为,他默认了斐魁山的谩骂,他亲手剪去了张一曼的短发,他用下跪的方式逼女儿说谎。—— 「办大事者不拘小节!」

斐魁山失去了爱情,美好的期待支离破碎,变成了得不到就毁掉的占有欲。他看着张一曼与铜匠上床,心里在滴血。最终他指着张一曼的鼻子百般羞辱。—— 「你就是一个婊子!」

周铁男失去了原则,失去了热血。权力可以让脊梁弯曲,可以颠倒是非黑白。周铁男真正明白了强权,明白的拳头的横并不能和死亡的横抗衡,他向权力低下了自己的头颅。——「我认识的周铁男哪去了?就是那一枪!」「你知道子弹从脸上飞过去是什么感觉吗?我以前不比你横吗佳佳,有用吗?我告诉你,当你被人拿枪指着头的时候,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人了。」

张一曼失去了自由,她再次沦为到当初的那个环境之中,没有人包容,没有自由,被任意凌辱,任意践踏。——「别踩我的花!」

每个曾经特立独行的人,都抛弃了曾经的自己。

每个曾经想改变中国的人,都被中国所改变。



三 唯一坚持的
婚礼的最后,铜匠的老婆出现了。与前一次出现不同的是,这次,面对铜匠老婆丑陋的面庞,我再也笑不出来了。

看到影片的最后,还能笑出来的是浮在故事之外的观众。

铜匠的老婆,又丑又凶又脏。可她才是最始终如一的人,她才是从未伤害过别人的人。

即使是孙佳,最后也被迫说谎。

面对铜匠的背叛,她依然选择维护——「你们才是牲口」。

面对婚礼上的枪口,她选择的是夺枪。

她破坏了婚礼,最终揭示了这场闹剧。

然而,那又怎么样呢?没有人喜欢她。教育部失去了罗斯的资金,学校减少了赞助,铜匠也不会再回来。

教育部依然存在,学校依然存在,孙校长依然存在。之前的事情,就像是一个笑话。

片尾的最后,孙佳去了延安。张一曼选择了自杀。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离开了那个环境。

只是离开了,又能去哪?

现实中,哪里有延安。

我来分享我的经验,你来成为自己的健身教练——微信公众号「陈柏龄的酱油台」 ID:soychen0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28

“有教养的女子,有资望的名媛,没有一个毕业于培训班。毕加索的女儿是名媛,第一她爹是毕加索,第二还因为毕加索是她爹。她从小出入的圈子,见到的人都是雅人、奇人、人精。”

  陈丹青语出惊人。以他的视觉角度看,无所谓“素质教育”,尤其,素质不是学校教出来的。正在美国访问的陈丹青,就素质教育接受了本刊的专访。□本刊见习记者 何菲菲为什么还要讨论素质教育?

  教育不是工厂化生产,拿着九十分还是一百分的标度去卡每个零件。教育的职责原本是发掘每个人的潜力,让带角的更凌厉,让圆的更光滑。可是拿到学校的炉子里轰隆隆炼一番,出来都方方正正,再无一点个性和特长。

  当诺贝尔奖得主坦言自己受到的最有益教育是来自幼稚园里的“专注、礼貌、诚实”时,我们该惭愧了。我们比不得国外,那我们就比比中国人。

  陈丹青说,周海婴在回忆鲁迅的书中,有这样一张成绩单。小学成绩依次包括:公民、读法、作文、写字、说话、自然、算术、历史、地理、卫生、英语、劳作、美术、音乐、游唱、体育、常识。学生行为标准栏依次为:爱国爱群、勇敢果断、整齐清洁、快乐活泼、遵守纪律、诚实不欺、勤勉好学、工作耐劳。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讨论素质教育?有没有素质教育这回事?素质能不能教育?怎样教育?谁来教育?”陈丹青咄咄逼人。

  在他看来,考查素质,不能仅凭课程及教育措施,素质有关一个人的家庭出身、师承关系、交游范围、社会阅历;这些条件,与学校有关,也与学校无关;与教育有关,也与教育无关。

  横批竖批,他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青歌赛他也会愤怒:“这种素质教育是一种造孽,知识用到这个地步,就是反知识。”

提起素质教育来他就发飙:“中国的悲剧就是素质教育这个事,有素质教育就完蛋了。只要大学还在国家垄断下,我就不会参与教育。”

第2个回答  2017-08-28

久居美国,对外国的高中教育十分欣赏。美国没有中国式的“美院附中”、“音乐学院附中”之类。纽约有两所规模甚大设备精良的“艺术与设计高中”,专为喜欢艺术的孩子建立,历史悠久,培育出许多国际声誉艺术家,包括多位好莱坞天王巨星。二战前建立时,教学功能相当于我们的“技术中专”,因那时上得起大学的人数有限,这类艺术高中便培养相关专业技能,使学生早早出外求职谋生,教学品质既高且严。他女儿就上了其中一所,演话剧,弄服装,玩影像,也画画,毕业后上了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从美国的教育模式来看,他们的高中教育不仅仅是升学预备,也是就业预备。


放在中国的高考中,简直不可思议:十几年寒窗,只为一篇文?岂不是又回到了科举。所以中国式落榜古来即有,从不少见。而美国式落榜,鲜有。

四六级英语,高考移民,这些教育的硬伤,都遭到他猛烈抨击。“山东是美术考试大省,成群辅导,大批赴考,浩浩荡荡上北京……考上清华美院的孩子,辅导老师奖金论万,能不拼命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18
应试教育是非常好的教育,秩序和统一远远比个性和自由重要,一切教育乱像都是素质教育害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