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顺应自然?

如题所述

平常心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顺应自然,不违背生理需要。大哲学家罗素活了98岁,一生几乎没生过什么大病。有人问他的长寿秘方是什么,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吃喝随心所欲,困倦时就睡觉。这是一种极其豁达、平和的心态。

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养成顺其自然的心态。你要让自己的心情彻底放松下来,不要让欲望牵着你到处奔跑,让脚步随着心态走走,把浮躁的心安顿下来;你就会体会到海阔天空。事实上,面对生活,你抱何种心态,直接关系到你的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我们不必如佛家人那样四大皆空,但却可平常一分就是一分,这对生活就会多一分从容和洒脱。

林克是一位公司总经理,他的一大嗜好就是收集各种各样的船只模型。在他的家里,到处都摆放着各种类型的船只模型,种类与数目之多,据说少有其比。他的另一个嗜好就是音乐。他个人组织了一支交响乐队,一有时间就参加演奏活动。对他来说,这些“玩意儿”都无法使他赚到一分钱。可是,他就有那种兴致,乐此不疲。

其实,热衷于这种“游戏”的人,总是给人诚实、单纯的印象。尤其是男性,越有这种天真少年似的赤子之心,越令人觉得魅力无限。赤子之心,使老于世故的人早已丧失的梦“复活有望”。因此,他的嗜好使人联想到:他精神的旺盛实非同龄的人所能比拟。这是一个人巨大的无形资产。

由于这位经理热衷于这些嗜好,所以使很多商界人士觉得,他有旁人莫及的魅力,因为能够超越成人社会的利害得失。

这位经理之所以让人觉得气度恢弘,魅力无限,不是没有道理的。由此可见,一名高效能人士在拼命追逐高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拥有一个平常人一样的爱好,可以让自己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得简单生活的乐趣。从别人的成功中看到“风景”

人天生就有缺陷,大多数人都有嫉妒之心,无法面对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这一点正是阻挡大多数人迈向成功的绊脚石。羡慕和嫉妒只会使自己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上,无法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这样就不能在工作中采长补短,更别提高效能工作了。

著名心理学家约翰·莫勒认为,嫉妒心理的产生是差别和比较的产物,属于一种内心情绪体验,从差别和比较中形成心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是消极的。嫉妒心理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构成嫉妒心理的独特情绪。不同的嫉妒心理有不同的嫉妒内容,但主要是在四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是名誉、地位、钱财、爱情。有的还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笼统内容,即只要是别人所有的,都在其嫉妒之内。

嫉妒的人总是拿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别人年轻他嫉妒,别人长相好他嫉妒,别人有才学他嫉妒,别人事业有成他嫉妒,别人的妻子漂亮他嫉妒,别人学历高他嫉妒……

德国有一句谚语:“好嫉妒的人会因为邻居的身体发福而越发憔悴。”所以,好嫉妒的人总是40岁的脸上就写满50岁的沧桑,嫉妒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嫉妒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心情,是我们发挥工作效能最大的心理障碍。

在工作中嫉妒常常是当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不良情绪反应。

嫉妒心理往往是在双方及多方的工作及社交中产生的,因此,嫉妒心理的消除也应当从双方工作中来解决。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注意提高自己的性格修养,尊重并乐于帮助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对手,学会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同事成为优秀的人(懂得欣赏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欣赏),那么我们就可以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使自己免受或少受嫉妒的伤害,同时还可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又能感受到生活的愉悦。

要摆脱职场中嫉妒情绪的困扰,就要培养一颗平常心,懂得欣赏别人,欣赏自己,当嫉妒心理出现时,我们可以尝试下面几条建议:

第一,坦诚面对。培养豁达的人生态度,要有宽阔的胸襟,将心比心地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是正常的。

第二,升华嫉妒,化嫉妒为动力。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单位,每个人都要在具有竞争的环境中客观地对待自己。不要把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或同事当成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对手,要当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学会赞美别人,把别人的成就看作是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对自己权利的剥夺或地位的威胁,将别人的成功当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来欣赏,你在各方面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第三,转移注意力,不断充实自己。当你转移了对他人的注意力时,你便给自己找到了一个不嫉妒的理由。设想,当自己有许多的事情要做时,难道还能顾得上去嫉妒别人吗?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所有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并且在工作之余,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那么久而久之,嫉妒的阴影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第四,注意扬长避短。人无完人,当一个人嫉妒别人时,总是看到别人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弱点,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当别人某些方面比自己强时,可以有意识地想想自己的长处,这样,失去平衡的心理天平也许会重新恢复平衡。

有趣的“光环效应”

心理学家埃森克曾做过这样的试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漂亮,有的不漂亮,然后让被试者评价照片上的人的品质——一些与漂亮无关的品质。结果漂亮的人在各方面的得分都比不漂亮的人高。

这说明一个道理,外表漂亮的人更受人欢迎,更容易获得他人的青睐,这就是“光环效应”的作用。一个人的某一品质被认为是好的,他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的某一品质被认为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

1974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选举的调研中心发现,外表有吸引力的候选人,得到的选票是外表没有吸引力的候选人的2.5倍。

这种现象在公司中更为常见。在一个模拟的招工面谈中,申请人是否被雇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精心修饰自己,这比资历还重要。在这里,即使是主持面谈的人也承认,申请人的外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实,外表有吸引力的人的优势,不仅表现在更容易被雇用上,也表现在他们的薪水上。经济学家们在美国和加拿大做过一项抽样调查,发现相貌漂亮的人的工资比他们不漂亮的同事平均要高出12%到14%。

由此可见,外在职业形象是高效能人士不能不重视的一个方面。一个合适的职业形象不仅能够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还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的事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9

我们要顺应自然,要感悟人生的真理,顺应自然就是顺应缘分,缘分来了就去做,缘分没有了,也不要难过。感应人生就是感悟人生,要悟出人生的道理,我这辈子到人间来到底是干什么的?我是为了什么而来的?虚度年华、吃喝玩乐?快乐风流一时?争名夺利?这些都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意义。我们真实的人生意义是借假修真,我们只有借着这个假的身体,把我们真正的佛性给修出来,这就叫感悟人生,不断地摸索着精进,摸索着,虽然有障碍,但还要拼命地往前跑。举个简单例子,你们走路要去找寻自己家里丢失的人,失散的时候怎么办?

前面没有手电筒,嘴巴里在叫,还要拼命地奔跑,自己还容易跌在泥坑里面,摔个半死再爬起来。实际上,我们人生就是要摸索着进步,摸索着精进,就是不断地拼命去做这件事情。找寻母亲的时候谁都很精进。

解析真理的真实价值,什么叫真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能够说出很多理由出来,他认为那就是他的真理,而真正的理是什么理呢?是佛理。什么是真理?你掌握了佛理,你就掌握了真理。

师父跟你们讲,真理的真实价值是什么?价值就是它所用的范围。比方说,这个东西价值连城,因为它的范围在那里放着,它的范围是人所周知,所以它是非常宝贵的,所以价值很重要。我们说在人间这个物质世界当中,我们都谈论价值观,实际上价值观,你认为它是好的,它就是好的,你认为它不好,它就是不好,那就是你个人的价值观,明白了吗?你认为它是值钱的,它就值钱;你认为它不值钱,它就不值钱。所以,我们要见证本质,印证佛性。见证本质就是你看一个人要看他的本质啊,这个人到底好不好?是不是学佛?你看看他的本质到底是不是好的。印证佛性,就是看到本质之后,你才能知道这个人到底有没有佛性,到底好不好,所以人家说,我看到你的本质了,你这个人很善良,你的良心很好,你就是个好人。

学佛中我们要懂得自由支配时间,这又讲到人间的东西了,自由支配时间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说:“我没有时间啊,因为我们在学佛,我们现在是居士啊,我们学佛很难,没有时间。”实际上,自由支配时间,自由在你的心。你的心随时想念经,你就能念经,你的心随时想拜佛,你就能拜佛。时间像海绵里的水一样,是可以挤出来的。很多人六点钟上班,四点钟就起床念经了,不想念经的人,他有再多的时间,也不会念经的。

举个简单例子,今天人家明明有件事情叫你去约会,你今天懒了,不想去,你明明有时间的,你却说你不去,对不对?如果你今天没有时间,可是有一件事情对你很重要,哪怕只有半小时,你也会拼命地冲过去,把这件事情做完,再拼命地冲回来,这就是你自己支配时间。

实际上,支配时间就是财富和智慧的本身。你们都不懂的,一个人如果能够善用时间念经,善用时间做善事,你说这个人有没有智慧?这个人做了这么多的善事,念了这么多的经文,你说这个人会不会有财富啊?他本身已经拥有了财富和智慧,他才能自由地支配时间。我们现在把时间全部用在救度众生上,你拥有了智慧,你一定会拥有了财富啊。因为你知道,今后将来走的时候,我们要回到观世音菩萨母亲的怀抱,你这不是叫智慧吗?你在拼命地修心度人当中,你得到了多少?这个难道不叫财富吗?

所以,修行要用有限的生命和仅存的一点时间去完成无限的生命真谛。师父今天跟大家讲这个课是有道理的,希望大家珍惜时间。师父发觉很多人还在浪费时间,把生命浪费在无谓的空间里,师父希望你们好好地支配时间,希望你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和仅有的一点时间去完成无限生命。无限生命是什么?就是那个永远不会死亡的生命,那就是我们在天上的慧命。真谛是什么?真正的根啊,学佛要学根,你学佛学了半天,还在说三道四,说这个不好,说那个不好,你不是在浪费你的慧命吗?你不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吗?这种人很可怜啊。

我们要从戒定慧开始,去除我们自身贪瞋痴的习性种子。学佛的人,都会说戒定慧,都会说贪瞋痴。实际上,这六个字是相辅相成的,有戒律,可以戒掉你的贪;你的心定得下来,你就不会恨;你开了智慧,你就不会愚痴了。所以,贪瞋痴三毒,可以用戒定慧来消除掉,习气的种子要把它灭除,所以,我们要转化根深蒂固的贪瞋痴。

师父跟你们说,为什么贪瞋痴三毒这么厉害?菩萨讲佛讲法讲了很多年,都离不开讲你们的贪瞋痴啊,因为我们在根性上有这三毒,这是我们累世积累的东西,根深蒂固。每天的工作,我们有时候只是为了得到肉体的生存和延续,是不是这样啊?你们每天工作不就是为了身体吗?为了肉体的生存和延续生命吗?赚点钱,这属于物质上的追求,所以,打工的人都是属于追求物质上的东西。这么说起来,很多人就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出家,把自己的家庭都抛开,为什么?很简单,他不要追求肉体的生存和延续,他只要追求精神上和慧命上的崇高享受和一种寄托。

学佛恰恰是追求精神上不朽的自由,不朽就是永远不会坏的自由啊。精神上自由了,开心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做不到的事情想想也开心啊。有的人想都不敢想自由,有没有啊?这不就是在精神上没自由了吗?你自己想一想,去想某一件你想做的事,没有人知道你在想的事,你都不敢想,你说你精神上有自由吗?肉体一定会腐烂变坏,精神层面却是永恒地存在。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了,他永远不会腐烂,所以精神永存很重要。为什么流行歌手唱了几年没有人知道了,而我们的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还有这么多的菩萨,为什么几千年了,大家还在膜拜他们?大家还在恭敬他们?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永垂不朽,不是他们的肉身,而是他们的灵魂。

如果能够把修行融入到你的生活、工作当中,那么你的修行即是功德。念经是不是工作啊?师父看在这里念经的人挺好的,就像上班工作一样,师父看到里面有人念经就开心。修行即工作,那才是大圆满。也就是说,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工作的时间很长啊,每天除去睡觉的八个小时,还剩十六个小时,如果你能够十六个小时一直念经,挤出很多时间念经,你们就是工作大圆满。

如果整个世界大家都念经,就不会沦为庸俗空洞世界,一定会创造出更高层次的人生理念。师父告诉你们,要从佛法的理论当中来懂得这些东西,因为现在的人间是空洞的,菩萨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有色世界是空的,对不对?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不就是空的吗?为什么还要加上“庸俗”二字呢?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当中,在这个有色世界里面,在这个红尘当中,他本身就是非常地庸俗,一定不能创造出很多更高层次的思维和境界。也就是说,你在档次很低的人群那里,一天到晚夸耀自己,你这个人就永远不会提升自己的境界。只要一个人对你们讲“我怎么样了,我怎么样了,我多有本事”,这个人一定没有本事。有本事的人是不讲的,才叫真的有本事。

在人间来讲,很多人把高境界作为一种理想,对不对啊?我们生活在澳大利亚,加油等很多事情都是没有人管的,电话亭等都是干干净净的,有些地方的人就是境界不高,电话亭的电话线被剪掉,加油完了就跑掉,这就是物质世界的硬件好,但是人的脑子这个软件出了毛病,人的境界和思维像电脑的软件一样,要跟进、调整才对。

恭录  追寻人生更高境界的理念

第2个回答  2024-06-23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规律,人符合自然规律他的言行别人看上去是应该的是对的是合乎天理的是自然的,道与自然而然的关系最大,比如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草原养牛羊,这符合天地的生性,这就自然而然的了。对事不急不拖,做事不快不慢恰到好处。好的现象是自然产生的,不好的现象也是自然产生的,自己不埋怨不生气,用心正确处理它们是顺其自然。人追求什么不急于求成,相信功到自然成是顺其自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