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东南亚印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 ⑴苏门答腊岛气候类型是 ,该岛的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6分)(2)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原因是 。(6分)(3)材料一中C是一条流经多国的国际性河流,该河流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均较 (大、小)。(2分)⑷东南亚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此状况,主要措施有 。(6分)

(1)热带雨林气候(2分)        西(西 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2分);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2分)。
(2)沿河、沿海分布(2分)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答出1点2分,4分)
(3) 大(2分)
(4)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加工业与第三产业(如服务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占领国际市场。(每答1点2分,满分6分)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直接根据图示的山脉和河流分布判断,其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2)直接根据图示的聚落分布判断,聚落多沿海或沿河分布,主要从地形、水源和交通条件分析。(3)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C为流经中南半岛的湄公河,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较大。(4)根据东南亚在国际竞争中居于不利地理的原因是:产业层次较低,技术含量低,对外开放程度不足等方面,故主要的措施可从加强区域合作,发展科技,发展市场营销;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世界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试题,能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河流分布等基本信息,进而判断区域的气候、地形分布特征和自然地理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区域常规考点的一般思维整理,注意分析的思维方向和答题的完整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