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言不合就躺地大哭,该哄还是打?应该如何管教?

如题所述

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们都碰到过无数个头疼的瞬间:讲理听不进、说的话总是左耳进右耳出、一点不合心意就大哭大闹。面对孩子蛮不讲理的行为,选择理性处理没效果时,家长最后不得不采取“暴力式”手段来解决。

还真别说,这种“暴力式”手段解决的效果真的见效快,而且效果好。然而这种教育手段给孩子带来的潜在性伤害却是不可估量的。那么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怎么处理才更妥当呢?本文将为你分析。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哭闹行为?

孩子会产生哭闹行为,大多是因为孩子有某方面的生理需求或是心理需求才会通过哭闹来表达。当然有一种哭闹是孩子故意为之,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哭闹时,要先分析孩子哭闹产生的原因再找出解决办法。

孩子生理性的哭闹行为

孩子生理性的哭闹是指当孩子非主观意愿出现的哭闹行为,这种哭闹一般是孩子身体的需求所产生的不适感而哭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饥饿感、拉粑粑(多处于小月龄的孩子);

身体不适(常见于儿童期的孩子);

环境不适应;


孩子心理需求产生的哭闹行为

在孩子稍大点后就会出现一些心理需求产生的哭闹行为,比如孩子想要吃某样食物家长不给孩子就会哭、孩子想要玩什么玩具家长不买也会哭等。孩子出现这种哭闹行为时,肯定是内心有某种需求。家长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去满足孩子,让孩子停止哭泣;更不是打一顿就解决问题。而是该引导式地进行管束。

孩子习惯性哭闹行为

有一种家长会适当性地“纵容”,从而导致孩子习惯性地“哭闹”,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有事无事哭几声,因为会哭的孩子的有糖吃。当家长习惯性地面对孩子的哭闹无止尽地满足时,这种被满足的欲望就会在孩子脑子里形成意识“哭就能达到目的,哭几下又何妨”。面对孩子这种习惯,家长平时要注意纠正。


孩子一言不合就躺地大哭,该哄还是打?,常见的错误处理办法,看看你中招没?

面对孩子哭闹,生活中家长们为了图一时效果常会用上一些“有后遗症”的办法。这些办法虽然在当时阶段见效快、疗效好,但一些隐藏的后遗症却随着孩子年龄长大逐渐凸显。

孩子一哭,立刻妥协满足

有一种温和型的处理方式,只要孩子一哭,家长立刻无条件满足。这种方法正合孩子心意,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目的所在。这种解决方式带来的后果就是:随着孩子长大,培养出来的孩子只懂得一味地索取并且伴随着的行为也会越来越极端(由哭闹变为威胁甚至走上不法之路)。


孩子哭得烦,打一顿就好了,实在不行就两顿

“暴力型”的解决方式目前仍为众多家庭所引用,因为这是整治家庭里“顽劣”分子的最佳方法。很多家长也许会说“以前的孩子不都是被打大的吗,也没见怎么样啊”,这句话可能应用在极少部分的人身上没事,但大多数人身上都是有事的。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叫“潜意识”。

童年的伤(家长的吼叫、打骂、打击、责备等)这些在孩子的童年期发生时也许看上去安然无事,但其实这种伤已经进入到了孩子的潜意识里。这也就是当我们成年后生活中出现一些极端情绪或是遇到困难时,我们所选择的做法与想法均来自于潜意识的影响。


孩子哭了,家长无动于衷

还有一种教育方式过于“冷”。就是当孩子出现哭闹行为时,家长把孩子搁一边不管他,然后就直接走掉,让孩子自己哭够。家长自认为这种方式很科学很见效,然而这是在伤害孩子的安全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家长”不重视甚至是抛弃。这种心理上的伤害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孩子哭闹家长没辙?教你一招,不吼不叫教出好孩子

孩子产生哭闹,根据孩子的年龄划分(重要的是分清楚是生理性哭闹还是心理性哭闹),家长搞清楚原因后,要找准适合自家孩子的解决办法施以引导。

搞清楚孩子哭闹背后的原因

孩子爱哭闹,家长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哭闹背后的原因,根据孩子哭闹的年龄、时间以及环境有如下几种可能:

①0~6个月的孩子爱哭闹:家长首先要考虑是不是孩子饿了、拉了、没有安全感。孩子出现这种原因的哭闹,家长做到尽量满足就好。

②孩子晚上睡觉爱哭闹或是非其它心理性原因的哭闹:这种哭闹可能是身体不适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家长的哄逗方法不管用,孩子出现这种哭闹及时求助专业人士解决。

③心理性哭闹:这种多发于孩子有自主意识后的哭闹行为,主要是孩子有某方面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家长的满足进而产生的哭闹。这种哭闹解决办法因人而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1
我觉得在孩子发生这种情况以后,应该先哄,把孩子稳住以后 ,再进行讲道理,分析孩子哭闹的原因,进行纠正
第2个回答  2020-08-31
该哄。孩子由于得不到满足而哭闹,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哄孩子,将孩子哄好之后再给他需要的东西,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管教孩子。
第3个回答  2020-09-01
不要哄也不要打,让孩子哭。等孩子哭累了,再跟孩子讲道理。好好跟孩子说,不能凶他,让他明白哭是不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