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碘缺乏造成的后果

如题所述

碘缺乏病知识问答

1、碘缺乏病的危害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机体摄入碘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最主要的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性障碍,造成病区人口的智能损害。缺碘也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因此碘缺乏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它是影响优生优育、人口素质的最广泛、最实质的问题。
缺碘对动物也有与人类同样的损害,缺碘地区的牛、羊等牲畜的流产率可达47%,新生犊死亡率比不缺碘地区高两倍多。肉、毛、奶等产量及牲畜的生埴能力也明显降低。碘缺乏的危害已不单纯是一个病的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大问题。
2、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
⑴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不同程度增大,出现颈部变粗,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
⑵地方性克汀病:智力低下、聋哑、生长落后,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下肢痉挛瘫痪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粘液水肿,反应迟纯、嗜睡、无精神、怕冷、食欲低)等。
⑶亚临床型克汀病:轻度智力落后,轻度听力及语言障碍,轻度神经运动障碍,轻度体格发育落后,激素性甲低。
3、为什么将碘称为智力元素?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不可缺的重要原料,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人体缺乏碘就会引起一系列病变,阻滞胚胎生长发育,影响神经系统及智力的正常发育,导致弱智或智力残疾。
胚胎期严重缺碘,可导致神经系统、听器官、甲状腺等发育缺陷或畸形,产生呆傻、聋哑等残疾;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如果缺乏,则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量就减少或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不足,进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首当其冲的则又是对神经系统与智力发育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碘缺乏病区儿童平均智商比不缺碘地区儿童低10-15个百分点。
4、一般人每日需要多少碘?
人体摄入的碘,一般都是从粮食、蔬菜、饮水、动物性食品中获得,碘的地区性差异明显,从而影响人的摄入水平。为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每日需要的碘量婴儿50微克;2-6岁90微克;7-12岁120微克;12岁以上150微克;孕妇及哺乳期妇女200微克。正常情况下,人摄入的碘大约有80%由尿排出。人一昼夜从尿排出的碘可以反映人体内碘的高低及是否缺碘。
5、自然环境中为什么会缺碘?
自然环境缺碘实际上是指土壤和水碘不足。在距今8000-18000年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河溶解,冰水冲刷,将富含碘成熟土壤大量冲走。而由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含碘量仅为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这样就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存在碘缺乏。这就是世界上自然环境碘缺乏的主要原因。洪水泛滥、沙漠化和雨水冲刷,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走而加重碘缺乏。人体需要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土壤和水(不包括海水)中缺碘导致植物(粮食或蔬菜)、动物缺碘。人吃了缺碘的食物,造成碘摄入不足。
6、缺碘为什么会引起智力障碍?
碘缺乏危害之所以大,是因为它首先侵犯人的大脑,属先天不可逆性疾病,一经发现就失去治疗意义。人类大脑有两个发育、分化的关键期,即从妊娠第三个月开始到出生前(称宫内期)和从分娩到2岁(称生后期),这两个关键期最容易遭受各种因素侵害,又称为易伤害期。在这些时期缺碘就会造成智力损害。而这样的智力损害是不可能被恢复的。
如果在此期间发生缺碘,造成大脑发育落后,到关键期结束后再进行补碘,为时已晚,已经发育落后的脑组织再不会发育了。换句话说,关键期内所形成的脑发育迟滞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抱憾终生。
碘能够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缺碘会对生长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造成损害;
轻者会出现10-20的智商损失,这是我们很难发现的,只是学习成绩差一点;
重者会出现孩子矮小和痴呆。
成年人的新陈代谢都需要碘的参与,缺碘会使人的新陈代谢发生异常,甚至被碘缺乏病所困扰;
碘还对人体的生殖系统有影响,缺碘会引起月经异常、不孕症、流产、死产等后果。
7、轻度缺碘造成的智力损害有啥表现?
如果你的孩子虽说学习努力却连连留级,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的父母就要考虑这个孩子有可能由轻度缺碘引起的。因轻度缺碘造成智力低下的人,外表虽和正常人一样,但儿童时期上学呤书就特别费劲,学习再努力也得不到好成绩,甚至反复留级。轻度缺碘的人一般都能独立生活,能参加一般性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有一定语言、理解能力。但思维不连贯,反应慢,适应能力差。理解、概括、抽象运算能力低,运动速度较慢,听力低于正常人。还可有程度不同的体格发育迟缓,轻度骨发育障碍,身材较正常矮小等表现。
8、碘缺乏对牲畜的影响:
⑴牲畜的生产能力低下;
⑵牲畜繁殖能力降低,使胎畜发生流产、早产及死产,或出生时极端虚弱、无毛、不能站起,甚至在生后几小时内死亡;牲畜生长不好,抗病能力差,多病易死亡等。
⑶使动物或家禽产肉、产蛋、产奶的数量和品质明显下降。
9、碘缺乏病主要有哪几种补碘方法?
由于碘缺乏病是环境缺碘所致,因此补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补碘的方法有食盐加碘、口服碘油丸、饮水加碘、含碘药物、碘茶、碘化食品、富碘食物(如海产品)。
10、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办法:
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性、生活化的要求。
⑴安全、有效。
我国规定的食盐含碘标准35±15mg/kg。食用这种碘盐即可保证每日对碘的需要量。如果每人每日吃进5-15克(平均10克)的碘盐,每天即可获得100-300微克(平均200微克)的碘,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这种剂量既不会造成浪费,又不会造成不良反应。
⑵生活化、长期性。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人类无论种族、民族、年龄、性别都必须每日吃适量的盐,所以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盐,能保证补碘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
⑶经济、易推广。食用碘盐很经济,用钱少,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大问题,即使对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也是可以接受的。
11、居民购买、存放和食用碘盐应注意什么?
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居民在购买碘盐时,要辨认清楚。
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
⑴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棕色遮光的瓶或陶瓷罐并有盖。
⑵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
⑶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用随买,适当储备。
为防止碘丢失,食用碘盐时应注意:
⑴不能用水淘洗。
⑵炒菜、烧菜和煮汤菜时,不宜过早放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⑶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要放在油锅里煎炸。
12、碘的吸收和排泄途径有哪些?
人体内的碘的92%来自食物,4%来自饮水,4%来自空气。食物中的无机碘化物在消化道内经过1-3小时几乎全部吸收,与氨基酸结合的有机碘可直接吸收。其它的有机碘吸收不完全。胃肠道内存在过多钙、镁以及蛋白质的热量不足时,可防碍碘的吸收。吸收的碘经血液循环,一部分到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一部分由肾脏排出。在稳定条件下,从人体排出的碘等于摄入的碘。肾脏是碘的主要排泄器官,每天摄入的碘,有85%从尿中排出,有10%从粪便中排出(主要是有机碘),其余的从汗、毛孔排泄。
13、碘盐与非碘盐相比真的“不咸”吗?
食盐“咸”与“不咸”,主要取决盐中氯化钠的含量,国家《食用盐标准》中规定,优级、一级、二级精制盐的氯化钠含量分别为大于或等于99.1%、98.5%和97.0%,一级、二级、三级普通盐的氯化钠含量分别为大于或等于94.0%、92.0%和89.5%。而盐中所加入的碘酸钾量只占食盐重量的十万分之八左右,它决不会降低氯化钠的含量。因此碘盐“不咸”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14、用碘盐腌菜会烂菜吗?
多年来,在民间腌菜时偶尔会出现烂菜的情况,在供应碘盐后这种情况没有明显增多。所以,不能说烂菜是碘盐引起的。那么,烂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般说来与下列因素有关:⑴菜中霉烂部分没摘除和清洗干净;⑵食盐的加入量不足;⑶由于容器不清洁或环境卫生差,引起厌氧腐败菌或霉菌污染;⑷温度高,不通风;⑸放菜时手不清洁或菜洗后未干就入罐;⑹容器破损或缸盖密封不好。
15、食用非碘盐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非碘盐不仅包括未加碘的原盐,还包括一些不法商贩私自贩卖的劣质盐、平锅盐、土盐和工业废盐,这些盐不仅碘含量甚微,干扰碘缺乏病的防治;而且盐中所含的的各种杂质会给食用者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危害。如钙、镁含量过多,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氯化钡含量过多会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出现四肢麻木;亚硝酸盐含量过多可引起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16、天然含碘较高的食品有哪些?
一般来说,大多数陆地植物的碘含量都较低,唯有菠菜和芹菜的碘含量较高(1.6毫克/公斤左右)。海产品碘含量是陆地植物的几倍,有的高达几十倍数,如海带的碘含量达10.07毫克/公斤左右。海产品是天然的最佳补碘产品,因此,平时应注意多吃这类食品。
17、哪些人不宜吃碘盐?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炎症患者等不宜食用碘盐。生活环境在高碘地区的人群不宜食用碘盐。
18、我国规定的消除碘缺乏病标准是什么?
⑴碘盐合格率大于90%,食用合格碘盐的人口占补碘目标人群的比率大于90%;
⑵8-10岁在校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小于或等于5%;
⑶8-10岁在校学生尿碘中位数大于100微克/升;小于或等于20微克的样品数不得超过10%;
⑷新生儿全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每升大于5毫国际单位的比率小于3%。
19、消除碘缺乏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缺碘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其广泛性和严重性是当今世界上导致贫穷和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对智力发育产生的不同程度损伤,导致人口素质的下降,给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因此,消除碘缺乏病后,不仅不再有克汀病、亚克汀病的患儿出生,社会和家庭解除了这类患者的疾病负担,更重要的是将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这将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打下最重要的基础,必将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20、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后还需食用碘盐吗?
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缺碘是永久性的,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是补碘的防治效果,是防治工作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长期食用碘盐,世世代代补碘,巩固防治成果。一旦停供碘盐,碘缺乏病又会死灰复燃,现在的一切努力就可能前功尽弃。
参考资料:
http://www.hjy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5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06
1 从碘缺乏病的预防反思医学模式转变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是由于机体缺碘造成的人类健康一系列障碍的统称。碘缺乏危害后果严重,病谱中除众所周知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外,还增加了妇女流产率、死产、先天畸形及围产期死亡率,生活在病区的所有人群均无幸免,包括当地的牲畜〔1,2〕。碘缺乏是最大的、可预防的智力损伤因素,病区儿童因缺碘减少10个智商〔3〕。碘缺乏的成因是环境缺碘。第四纪冰川期冰川融化、冲刷地表;洪水泛滥,人类活动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造成土壤贫碘,致使植物、动物和人类均遭受缺碘影响而发病。
碘缺乏与维生素A缺乏病和缺铁性贫血并列为急需预防的三大世界性营养缺乏症,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13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碘缺乏问题,有22.25亿危险人群,7.40亿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每年因缺碘所致的胎儿死产、流产达3万例,约有12万新生儿出生之时就已存在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缺陷〔4〕。我国大多数地区为缺碘地区,约7.2亿人受碘缺乏威胁,不仅农村,而且许多城市也受碘缺乏困扰〔5〕。
控制碘缺乏病的基本措施是采取食盐加碘预防。由于人体储存碘量有限,过量摄入的碘都会被肾脏排出体外,病区人群停止服碘3个月就会出现甲状腺肿。所以补碘必需经常、微量、终身。盐是人类必需日用品,每日食用量有限,经碘化的食盐不会产生物理化学变化,盐碘浓度经科学论证定为平均15×10-6,按每日摄入10 g盐,就能保证人体碘需求。使用食盐加碘完全能预防碘缺乏〔6〕。
可见,IDD机理并不复杂,及时预防便可收到良好效果。但事实上,人类预防IDD的道路走得并不轻松。在早期预防中,IDD仅仅被视做临床医学问题,由医学专业人士深入病区进行预防工作。80年代以来,追求与探索的科学精神推动医学工作者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考IDD的预防〔7〕。人们逐渐发现,尽管从病因和预防技术方面分析,碘缺乏病是典型的生物医学问题,然而碘缺乏造成的后果已经超越生物医学界限,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病区所有人群心理生理素质下降,进而阻碍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IDD的预防应该以改变个人食盐行为习惯为根本目的,建立以“社会动员”(social mobilization)为核心的全面、系统的发展战略,以传播交流为手段,创造对话,与社会各界共同工作,构筑伙伴关系,使目标人群/伙伴介入和参与;要考虑伙伴们的需要,使各方受益,形成“双赢”局面。要针对不同社会层次对象提供不同的信息,特别是补碘后的智力转变、投入产出比。促进消除IDD事业的可持续发展〔8〕。在受IDD威胁的民众、卫生专业部门、多部门委员会、社区基层部门推动下,通过宣教培训、资源配置和监测,推动 “评价现状”、“调查结果的展示”、“制定行动计划”、“获得政治支持”、“预防计划的执行”、“评估计划” 的 运转(即Hetzel的六只“轮子”)〔9〕。从系统工程角度全面理解碘缺乏病及其预防,其结果促成了在1990年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政府首脑会议”上达成2000年全球消除碘缺乏的共识,我国政府也在协议上签字。
1993年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颁布《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部署实行全民食盐加碘计划。目前碘盐覆盖率达87%、甲状腺肿大率10.86%、人群尿碘除西藏外升至100 μg/L以上,碘缺乏得到有效控制,预防工作在我国取得重大进展。
尽管成就巨大,但我国消除IDD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1)国际推荐的消除IDD进程标准所采用的指标是纯生物医学的(尿碘、盐碘及甲状腺肿大),不能完整反映IDD概念(王栋.碘缺乏病的监测需要新的模式。全国第五届碘缺乏病学术会议论文专集,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5.89-91),必须有数据证明加碘对脑发育的积极作用。监测方案中的抽样采取省级水平上的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可能漏掉人口基数少、偏远地区的中重度IDD病区。(2)健康教育滞后,停留在IDD意识的调查。(3)片面强调碘过多的危害,似乎碘过多症的危害超过碘缺乏,严重干扰了预防IDD工作。(4)有些地方片面追求达标验收,把达标作为政治任务完成,对消除IDD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以为如同消灭天花一样,只要达标就能彻底解决IDD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影响2000年以后的持续消除目标,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所取得的预防IDD进展曾因政治社会动荡而前功尽弃,印度则遇到碘盐供给不足问题的困扰,一度被认为不存在碘缺乏的欧洲发达国家面临新的考验,这些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第2个回答  2007-06-06
1、碘不可缺少,孕妇、乳母尤其不可缺碘碘是人类必需的生命元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常在人体中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多余的碘会随尿排出。人体在发育与生长的不同时期缺碘会对健康造成损伤,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和克汀病。

2、碘不可多食事实上碘对人体的作用是双向的,碘过多同样会对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损害如高碘性甲状腺肿、高碘甲亢、高碘甲低、高碘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癌等。

3、碘尿测定通常情况下,吃的碘多,尿碘就多,吃的碘少,尿碘就少。所以尿碘是判断我们吃碘多少的最敏感指标。

4、可防不可治就目前而言,只要我们能够吃到合格碘盐,就能够保证我们的碘营养,不需要再吃任何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

碘对人体的损害是一个长期的累积效应,碘过多引起健康的损伤目前是可防不可治的,要杜绝疾病的发生必须合理饮食,控制碘的摄入。加强市场的长期监测,确保人们食用合格、安全的食品,提高生活质量很有必要。
第3个回答  2007-06-06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当摄入不足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症、早产儿、死产、先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碘缺乏病不仅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克汀病、聋、哑、瘫痪,最主要的危害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造成碘缺乏地区人口的智能损害。
第4个回答  2007-06-06
在新医学模式指导下预防碘缺乏病

钱明 王栋

摘要:碘缺乏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最大的、可预防的智力损伤因素。通过“社会动员”,推动防治碘缺乏病(IDD)“轮子”运转,使我国消除IDD事业有了巨大进步。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碘缺乏;智力;医学模式;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8-0011-03

Medical Model Changing and Thoughts of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n China

QIAN Ming,WANG Dong
(Psycholog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52, China)

Abstract: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IDD), which has greatly threatened human health, is the greatest, preventable factor of intelligence injury. Promoting ID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rough social mobilization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e career of eliminating IDD in China. Many existent problems may influence the durative development of this care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many suggestions are advanced.
Key Words: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 intelligence; medical model; health education

1 从碘缺乏病的预防反思医学模式转变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是由于机体缺碘造成的人类健康一系列障碍的统称。碘缺乏危害后果严重,病谱中除众所周知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外,还增加了妇女流产率、死产、先天畸形及围产期死亡率,生活在病区的所有人群均无幸免,包括当地的牲畜〔1,2〕。碘缺乏是最大的、可预防的智力损伤因素,病区儿童因缺碘减少10个智商〔3〕。碘缺乏的成因是环境缺碘。第四纪冰川期冰川融化、冲刷地表;洪水泛滥,人类活动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造成土壤贫碘,致使植物、动物和人类均遭受缺碘影响而发病。
碘缺乏与维生素A缺乏病和缺铁性贫血并列为急需预防的三大世界性营养缺乏症,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13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碘缺乏问题,有22.25亿危险人群,7.40亿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每年因缺碘所致的胎儿死产、流产达3万例,约有12万新生儿出生之时就已存在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缺陷〔4〕。我国大多数地区为缺碘地区,约7.2亿人受碘缺乏威胁,不仅农村,而且许多城市也受碘缺乏困扰〔5〕。
控制碘缺乏病的基本措施是采取食盐加碘预防。由于人体储存碘量有限,过量摄入的碘都会被肾脏排出体外,病区人群停止服碘3个月就会出现甲状腺肿。所以补碘必需经常、微量、终身。盐是人类必需日用品,每日食用量有限,经碘化的食盐不会产生物理化学变化,盐碘浓度经科学论证定为平均15×10-6,按每日摄入10 g盐,就能保证人体碘需求。使用食盐加碘完全能预防碘缺乏〔6〕。
可见,IDD机理并不复杂,及时预防便可收到良好效果。但事实上,人类预防IDD的道路走得并不轻松。在早期预防中,IDD仅仅被视做临床医学问题,由医学专业人士深入病区进行预防工作。80年代以来,追求与探索的科学精神推动医学工作者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考IDD的预防〔7〕。人们逐渐发现,尽管从病因和预防技术方面分析,碘缺乏病是典型的生物医学问题,然而碘缺乏造成的后果已经超越生物医学界限,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病区所有人群心理生理素质下降,进而阻碍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IDD的预防应该以改变个人食盐行为习惯为根本目的,建立以“社会动员”(social mobilization)为核心的全面、系统的发展战略,以传播交流为手段,创造对话,与社会各界共同工作,构筑伙伴关系,使目标人群/伙伴介入和参与;要考虑伙伴们的需要,使各方受益,形成“双赢”局面。要针对不同社会层次对象提供不同的信息,特别是补碘后的智力转变、投入产出比。促进消除IDD事业的可持续发展〔8〕。在受IDD威胁的民众、卫生专业部门、多部门委员会、社区基层部门推动下,通过宣教培训、资源配置和监测,推动 “评价现状”、“调查结果的展示”、“制定行动计划”、“获得政治支持”、“预防计划的执行”、“评估计划” 的 运转(即Hetzel的六只“轮子”)〔9〕。从系统工程角度全面理解碘缺乏病及其预防,其结果促成了在1990年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政府首脑会议”上达成2000年全球消除碘缺乏的共识,我国政府也在协议上签字。
1993年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颁布《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部署实行全民食盐加碘计划。目前碘盐覆盖率达87%、甲状腺肿大率10.86%、人群尿碘除西藏外升至100 μg/L以上,碘缺乏得到有效控制,预防工作在我国取得重大进展。
尽管成就巨大,但我国消除IDD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1)国际推荐的消除IDD进程标准所采用的指标是纯生物医学的(尿碘、盐碘及甲状腺肿大),不能完整反映IDD概念(王栋.碘缺乏病的监测需要新的模式。全国第五届碘缺乏病学术会议论文专集,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5.89-91),必须有数据证明加碘对脑发育的积极作用。监测方案中的抽样采取省级水平上的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可能漏掉人口基数少、偏远地区的中重度IDD病区。(2)健康教育滞后,停留在IDD意识的调查。(3)片面强调碘过多的危害,似乎碘过多症的危害超过碘缺乏,严重干扰了预防IDD工作。(4)有些地方片面追求达标验收,把达标作为政治任务完成,对消除IDD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以为如同消灭天花一样,只要达标就能彻底解决IDD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影响2000年以后的持续消除目标,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所取得的预防IDD进展曾因政治社会动荡而前功尽弃,印度则遇到碘盐供给不足问题的困扰,一度被认为不存在碘缺乏的欧洲发达国家面临新的考验,这些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 新医学模式指导下预防碘缺乏病的思路

在IDD 预防上,人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因素是IDD 发病的重要因素。社会预防是预防IDD 的重要手段。1977年11月,G.L.Engel(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教授)在Scinece杂志发表的《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中提出的现代“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对IDD 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983年,Hetzel提出了全新碘缺乏病概念。
为了使消除IDD事业在2001年以后能够可持续发展,实现彻底控制IDD的目标,必须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全面认识IDD的预防和监测。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如下措施:
1) 进一步完善预防IDD的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用立法形式确立2001年以后的预防战略, 在强行规定人畜所有食用盐加碘、授权卫生部或其它部门建立碘盐标准、对包装和标志做出统一规定、要求生产商做常规质量保证检查、授权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和调查的基础上,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如惩款、公开暴光、吊销执照、责令产品退出市场、禁止产品进入市场),对合法生产商采取激励措施(如免税)。
2) 碘缺乏病的预防要系统化。建立国家和重点IDD病区两级监测方案。一是国家水平上,监测指标只取家庭食用碘盐合格率,由国家抽样部门在实施类似人口普查时进行入户采样,由国家碘测定参照实验室测试,定期公布结果。二是重点IDD地区实施全面监测,监测指标除家庭食用碘盐合格率、尿碘(儿童和育龄妇女)外,还要纳入脑发育指标(智力和精神运动能力),评估重点人群IDD健教评估(公务员、儿童和妇女),抽样方案按当地水碘情况进行分层抽样。
3) 所有预防工作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根据受众特点设计可操作、系统的健教方案并实施,传播战略注重改变行为,而不是简单地树立IDD意识,通过成本-效益、成本-效果或成本-效用方面分析,为IDD的健康教育提供补碘对人的心理、社会、经济方法产生的积极作用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健教人员传播技巧。健康教育对象主要是国家公务员、医务工作者、育龄妇女和儿童,可以考虑在公务员、医生资格考试中加入有关内容。

(责任编辑:王德顺)

作者简介:钱明(1964-),男,副教授,天津人,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心理教研室。
钱明(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心理教研室,天津 300070)
王栋(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心理教研室,天津 300070)

参考文献:

〔1〕 马 泰,卢倜章,于志恒.碘缺乏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 陈祖培.碘缺乏病.见:冯凭.甲状腺疾病〔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197.
〔3〕 钱 明,王 栋,陈祖培.碘缺乏致智力损伤36篇文献的Meta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0,2(34):75-77.
〔4〕 IDD Newsletter,1999,15(2):18-19.
〔5〕 阎玉芹,舒延清,许弘凯.中国十大城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5,10(6):326-329.
〔6〕 WHO/UNICEF/ICCIDD. Recommended iodine levels in salt and guidelines for monitoring their adequacy and effectiveness Geneva. WHO/NUT/96.13 1996.
〔7〕 Hetzel B S. The story of iodine deficiency〔M〕. New Delhi: Oxford, 1989.
〔8〕 Ling J. Ending Iodine Deficiency now and forever〔Z〕, ICCIDD file. 1997.
〔9〕 陈祖培,钱明,阎玉芹主译.征服碘缺乏病—拯救亿万碘缺乏受害者.第2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0.4.

收稿日期:2000-01-08
不知道可不可以~

参考资料: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yxyzx/yxyz2000/0008/000804.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