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教师1句话,比家长管10句还管用?哪几点原因,值得父母反思?

如题所述

为何教师1句话,比家长管10句还管用?哪几点原因,值得父母反思?

孔子《论语·子路篇》里边,有一句话实际上非常值得很多人思索。

在随着孩子成长的经历,很多父母都能发现,我们自己的孩子是在家愈来愈不懂事。过暑假,有多少个父母都是在盼望开学了,盼望将孩子交给老师的手里,才能勉强压制住孩子的调皮。

好多人疑惑,为什么一直至今很多孩子不害怕父母,却怕老师。常常老师的一句指责,顶父母10句教育。

这背后真相,实际上很值得我们家长参照学习培训。

01校规校纪Vs家训

俗话说得好,没规矩,就难成方圆。

在校园里,孩子应遵守准时授课、用餐,念书放学的规定;但到了家里,很多孩子进行作业,则是磨磨蹭蹭、久久不逐渐,一直拖到临睡前才勉强进行。

在校园里,孩子课前要备好教材、笔纸,上课的时候禁止随便翻背包做小动作;但到了家里,很多孩子学习的时候三心二意,一会儿得吃物品、一会儿要进洗手间,压根坐立不安。

这就是,最关键的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为在学校有校规校纪:学生学习要认真学习、禁止搞小动作;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要积极回答问题,禁止做防碍他人学习事儿——那样老师才可以管好班里几十个孩子,上好一堂课。

但是不少家庭里,就算体面的一条家训,确实也举不出来了——这就是很多家庭教育困扰所属。

02奖赏Vs处罚

为何前不久,教育部要明确提出教师惩戒权?

因为就算拥有规定,孩子仍旧会违背,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处罚奖励和的举措,去进行进一步文化教育!校园内,表现优秀的孩子也会得到大红花的奖赏,迟到的孩子要体罚、做反省,出轨的孩子要会比较严重处罚!

恰好是奖罚分明,才可以维持好教育的纪律。

但是在家里,孩子不起床,父母各种各样不断督促;作业忘了,孩子一吵闹,还帮孩子问老师。应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很多父母在死缠烂打下,就认输了!同意了孩子考100分给我买ipad请求,结论孩子保证后,父母又很后悔!

那样文化教育孩子、爱孩子,便是毁掉了孩子。正是因为这样,父母的教导,才变得更加并没有约束;很多立过的规则,已经变成了摆放!

03楷模Vs样子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也是怎样,孩子就会是什么样!

规定孩子念书不能迟到的老师,永远会比孩子早一步准时到教室里;规定孩子及时完成作业的老师,始终都是会准时把孩子的作业按时批阅完,派发下来。

可是很多家长在规定孩子好好学习的与此同时,却自身在看电视;规定孩子在课后多做阅读的前提下,自身卧室床的书却迟迟也没有打开过;规定孩子不要老看手机,却往往在自己刷微博、手机微信……

为何老师指责孩子得话,孩子通常更容易听得进去?由于非常简单,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诸多个人行为,则是会比自身做得更好、更加优秀!

因此许多父母都有所了解孩子的这么一句犟嘴:你都做不好,干什么来要求我?

月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在。”

孔子大概的意思,讲的是:做为教育工作者、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到本身摆正、作出表率,不然你指令,没有人可以遵循。那样很简单的道理,却很值得很多家长反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30
要求学生不能上课随便讲话,老师也有自己的原则。上课不能接打电话。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则会加班加点。按时批改完作业和试卷,及时反馈给学生。
第2个回答  2022-10-30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比较威严,说话有公信力,老师教育方式更受孩子的喜欢,老师往往能够对孩子恩威并济,老师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