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救急,谢谢!

如题所述

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4、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5、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6、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7、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8、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9、阳光、水、氧气、食物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10、光照、温度、湿度、雨、雪、风等环境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金鱼的生活。水温对金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水温急剧升降,会引起金鱼的不适甚至死亡。水质、水温、放养密度是影响金鱼生活的重要因素。水温骤变超过4℃—5℃时,容易造成金鱼的死亡。

11、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许多科学奥秘就蕴涵在其中。科学而合理地整理这些数据,是我们的研究取得成果的重要环节。

12、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自然环境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空间。

13、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和其他一定数量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人们把这种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当食物链中的某一种成员消失时,就会影响很多生物种类的生存。

14、造成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很多。其中,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人类是当今自然界最强大的生物类群。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对环境的破坏,比其他任何生物类群造成的破坏都要严重。

15、常见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等,都是人造材料;木条、竹竿等都是天然材料。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的材料。

16、雨衣(英语的另一种叫法是“麦金杜斯”)是英国工人麦金杜斯无意中发明的,帕克斯对它进行了改进。

17、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18、实地考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19、对比实验一般设定一个实验变量,即:对比实验只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

20、搜集实事与证据的基本途径有: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调查、访问、观察记录、做实验等。

2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切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辨论: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据理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分析辩驳其他人的观点。辨论可以分为:主题型辩论、角色型辩论等。

23、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24、小论文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应该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

25、调查研究的步骤大致为: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拟定调查项目、调查人员分工、制定调查计划、搜集和整理事实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26、完整的调查研究报告大致包括:班级、姓名、调查人员、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目的、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方法、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和建议。

27、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

28、从猿到人的过程,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许多证据。如:

29、请你对你生活的社区做一个评价:

30、我觉得应该这样饲养金鱼:

31、我是这样对雨具进行改进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28
大象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 填空。(每空2分,共50分)
1.早期猿人发现,( )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并逐渐学会用( )烤熟食物。
2.科学家在欧洲、非洲和亚洲都进行了大量的对人类和前人类( )的研究。一系列研究充分证实了( )的进化论学说,因为每发现一个更为古老的化石,其解剖结构就更进一步接近( )。
3.( )的发现,为从( )到( )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力的( )。
4.( )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5.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 )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 )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的机制的文明社区。
6. 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 )、( )、( )、( )、
( )、( )和( )设施外,还包括( )和居民的良好( )等因素。
7.我们调查研究要做到( )、( )、( )、( )。8.我们做过的调查活动有:( )、( )还有( ).
9.在我国能源中,( )占得比重过大,达70%左右。大量燃煤且缺乏有效治理,造成了严重的( )。目前人类对( )很小的( )能和
( )的利用率还很低。
10. 许多科学家认为世界各地的人类最初来自( ).
11.( )、( )、( )、( )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12. 对比试验一般只设定一个( )。为了实验能成功,必须尽量减少( )对实验的影响。
13. 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局在( )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 )标志。
14.( ),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
15.(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16.金鱼是( )动物,他们不但喜欢食用( )的食物,如鱼虫,而且也能进食经过( )的食料。如蛋黄、面条、米饭和面包屑等。
17.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 )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空间。
18.常见材料分为( ) 材料和( ) 材料。
二、精明断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放养密度直接影响金鱼的生活。( )
2. 放养密度影响金鱼对氧气的需求。( )
3. 当食物链中的某一成员消失时,就会影响很多生物种类的生存。( )
4.人类是当今自然界最强大的生物类群。( )
5.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环境的破坏,比其它任何生物类群造成的破坏都要严重( )
三、选择题。
1. 下列有关人类祖先生活和生产的假设中,比较合理的是( )
A: 早期的类人猿会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B: 早期的类人猿已会纺线织布。
C: 早期的类人猿已会制造青铜器。
2.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女娲抟土造人说
B: 上帝造人说
C: 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学说
3.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
A: 欧洲和非洲
B: 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C: 南美洲和大洋洲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类的肤色不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B: 黑种人主要集中在非洲
C: 人类按肤色,可以分为黄色、白色和黑色三个主要人种
5. 下列著作属于达尔文的是( )
A: 《天工开物》 B: 《物种起源》 C: 《人口论》
6.下列行为不属于调查方法的是( )
A: 和被访对象谈话了解情况
B: 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活动
C: 小组合作,制定调查的研究计划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人类的进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新生世代有恐龙存在
8.像大雨吃小鱼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 )
A: 食物网 B: 食物链 C: 消费者
四、简答题。
1.为金鱼设计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写出影响金鱼生活的因素。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什么叫食物链?
4.说一说雨具的缺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