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总结

如题所述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填空: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种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到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5、种凤仙花的方法:①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②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③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④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7、种子萌发先生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8、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0、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1、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2、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13、凤仙花果实是由雌蕊发育面来的,果实的形状是椭圆形,里面一般有十几粒种子。 

    14、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凤仙花发育出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15、植物的生长以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6、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17、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节在某些植物的茎上很明显,如玉米、甘蔗;但很多植物茎上的节并不清楚,如杨树、柳树等。 

    18、像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做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二、问答题: 

    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有关系吗? 

    答:根向下生长,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2、关于凤仙花在三周里的生长变化情况你知道哪些? 

    答:大约5-7天破土而出;初出的芽是嫩色的;茎的颜色是绿色的,稍微喧点红;刚出的叶子是椭圆形的;以后长出的叶是披针形,前端渐尖,边缘有锐锯齿,叶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

    答: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答: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填空: 

    1、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蚕卵的形状是近似圆形,刚产下的蚕卵的颜色是淡黄色或黄色。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观察、测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做蜕皮。蚕一生要蜕  6  次皮。 

    5、蚕的外形是白色,圆筒状,有头、胸、腹三部分。在吐丝前就不吃桑叶了,身体发黄发亮。 

    6、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 

    7、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制品。 8、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蚕蛾交配后会产大量的卵。刚产下的卵是白色的,后来又变成了浅黄色。 9、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10、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11、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12、蚕的一生经历了卵、蚕、蛹、蚕蛾四种形态。 

    13、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14、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15、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根据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大类。 

    16、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 

    17、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常见的昆虫中,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不完全变态的。 18、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有的则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19、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期到出生后1岁,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即10-20岁间。 

    20、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身高和体重增长得很快,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有显著的变化。 

    21、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以育的重要条件。 

    22、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共20颗,一副恒牙,共28颗-32颗。牙齿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乳牙阶段、混合牙阶段、恒牙阶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要在孵化小蚕的盒盖上扎小孔呢?为什么要洒水呢?小蚕的孵化与什么有关? 

    答:①因为小蚕要呼吸。②这是因为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③蚕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怎样测量一条蚕吐的丝有多长? 

    答:首先把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然后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就可以知道丝有多长了。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答: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①卵:圆形、黑紫色,像小米粒大小;不会动;不吃食物。 

    ②蚕(幼虫):圆筒形,身体有环节,从黑褐色逐渐变成白色,从约7厘米长到8厘米左右;爬行;吃桑叶,随着身体不断长大,食量也逐渐增大;33天-35天。 

    ③蛹:椭圆形,酱色;一般不动,受刺激会动;会吃食物;10天-13天。 ④蚕蛾(成虫):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足,长出翅,不会飞,能振动双翅,不吃食物;6-8天。共计49天-56天。 

    4、你知道哪些动物是要经历变态,哪些不经历变态? 

    答:蝴蝶、蜻蜓、蟾蜍等要经历变态,是变态动物。鸡、鱼、羊、熊猫等不经历变态,是不变态动物。 

    5、你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 

    答:蝴蝶、蜻蜓、蟾蜍、鸡、鱼等是卵生动物;羊、熊猫、牛、兔子、狗等是胎生动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7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
1、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 ,并力求找到答案。
2、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_在太行山一带考察时发现,同崖中夹有一层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
3、1960年,三位登山运动员从珠穆郎玛峰带回的灰白色石块,竟是大海中的沉积岩。1975年又从岩层中发现三叶虫之类的海洋动物的化石。
4、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5、点燃酒精灯时,不得倾斜灯体,要用火柴从侧面点燃。
6、酒精灯火焰分有三层: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物体应放在外焰加热。焰心温度最低。
7、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口吹,应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提起灯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
8、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2.3亿年到6500万年的时候,恐龙大量繁殖,称霸地球的时间长达1.65亿年之久。
9、科学家们根据研究,认为环境突变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第二单元
1、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2、风向就是_风吹来的方向,风如果来自东方,就叫做东风。如果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摆动不能肯定,气象豫报风向时,往往加个偏字,如偏北风。
3、风的力量叫风力,风的速度越快,风力就大。人们把风力从小到大划分为
0 级到12 级,共13 个等级。
4、气象台一般用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用风力计测量风的大小。
5、风袋既可以测风力又可以测风向。
6、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花钱的天然环保能源。
7、1000年前我国唐代李淳风,在他的《现象玩占》中记载了估计风速的方法: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动叶,四级摇枝,五级坠叶,六级折小枝,七级折木、飞沙石,八级拔大树及根。
8、1805年,英国海军大将蒲福把风力按目测方式分成不同等级,用风力测量标准图表示。标准图将风划分成为从0到12的13 个等级。
第三单元
1、制作魔力小针时,要把缝衣针在磁铁上沿同一方向多摩擦几下。
2、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是指南针的祖先。
3、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司南。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
4、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5、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字母“S”来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字母“N”来表示。
6、磁铁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木板也能吸铁。磁铁不能吸引金属铜、铝。
7、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北(用字母S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用字母_S表示)。
8、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性磁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性磁极。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性磁极相排、异性磁极相吸引。
9、中国是继德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
第四单元
1、像盐那样消失在水里的现象就是溶解。
2、取盐的方法有烧煮,太阳晒。
3、大自然中的水有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气态。常见的固态水有冰、霜、雪等。
4、水的三种状态在特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这就是水的三态变化。
5、通常把水加热到100℃,水就会急剧地变成水蒸气,这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6、水的冰点是0℃,通常水受冷温度降到0℃时会开始结冰。冰受热温度升到0℃时会开始变成水。
7、像木块那样,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托力,这种力叫浮力。
8、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上面所标的字母“N”是力的单位牛顿的符号。
9、使用测力计时要先调整指针,让它指在0刻度线上上。测力时不要超过它的测量限度。
10、要使鸡蛋浮起来,需给水中加盐。
11、要使钢铁浮在水面上,可以经做成空心的。
第五单元
1、导体就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铜 、铝、 铁等。绝缘体就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体与绝缘体的界限不是绝对的。
2、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人们把它称做伏打电池。
3、电路中控制小电珠亮与灭的装置是开关。
4、电路安全卫士是指电路安全保护器,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开关,当流动的电超过一定强度时,它们就会自动切断电路。
第六单元
1、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白天和黑夜不断地交替出现。
2、地球不仅自己在不停地转动,同时还围绕着太阳转动。
3、最早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观点的是希腊人阿里斯塔克。
4、500年前,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花费了30多年心血写成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5、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大约24小时小时。
7、地球自转时,对着太阳的一面处于白天,称为昼;背着太阳的那面处于黑夜,称为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不停地交替出现。
8、白天、黑夜自然交替,形成了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昼夜生活习性。
9、太阳中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
10、历史上第一架能放大30多倍的天文望远镜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的。
11、“傅科摆”是法国国科学家傅科制作的。它长67米。
第七单元
1、七大洲是指: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四大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大陆漂移学说”的应用,在勘探矿物、预报自然灾害等许多方面结出了硕果。
3、世界上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德国国科学家魏格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9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5、风袋既可以测风力又可以测风向。
6、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花钱的天然环保能源。 7、1000年前我国唐代李淳风,在他的《现象玩占》中记载了估计风速的方法. 8、1805年,英国海军大将蒲福把风力按目测方式分成不同等级,用风力测量标准图表示。
第三单元

1、我们知道磁铁的性质有:磁性(吸铁)、磁力、磁极(指南北)
2、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是最早指的南针的祖先(指南针的祖先)。 4、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6、磁铁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木板也能吸铁。磁铁不能吸引金属铜、铝。 7、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北(用字母S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用字母N表示)。
8、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性磁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性磁极。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性磁极互相排斥、异性磁极互相吸引。
9、中国是继德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
第四单元
1、像盐那样消失在水里的现象就是溶解。 2、取盐的方法有烧煮,太阳晒。
3、大自然中的水有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气态。常见的固态水有冰、霜、雪等。 4、水的三种状态在特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这就是水的三态变化。
5、通常把水加热到100℃,水就会急剧地变成水蒸气,这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6、水的冰点是0℃,通常水受冷温度降到0℃时会开始结冰。冰受热温度升到0℃时会开始变成水。

7、像木块那样,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托力,这种力叫浮力。 8、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9、使用测力计时要先调整指针,让它指在0刻度线上上。测力时不要超过它的测量限度。
10、要使鸡蛋浮起来,需给水中加盐。 11、要使钢铁浮在水面上,可以经做成空心的。
12、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有:改变物体的形状、附着沉或浮的物体、改变液体。 13、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等方法都可以加快溶解。
第五单元
1、导体就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铜 、铝、 铁等。绝缘体就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体与绝缘体的界限不是绝对的。
2、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人们把它称做伏打电池。 3、电路中控制小电珠亮与灭的装置是开关。
4、电路安全卫士是指电路安全保护器,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开关,当流动的电超过一定强度时,它们就会自动切断电路。
5、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开关的作用是接通和断开电流。
第六单元

1、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白天和黑夜不断地交替出现。 2、地球不仅自己在不停地转动,同时还围绕着太阳转动。 3、最早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观点的是希腊人阿里斯塔克。
4、500年前,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花费了30多年心血写成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中心说”)。 5、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大约24小时小时。
7、白天和黑夜(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不停地交替出现。
8、白天、黑夜自然交替,形成了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昼夜生活习性。 9、历史上第一架能放大30多倍的天文望远镜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的。 10、“傅科摆”是法国国科学家傅科制作的。它长67米。
第七单元

1、七大洲是指: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和大洋洲。四大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大陆漂移学说”的应用,在勘探矿物、预报自然灾害等许多方面结出了硕果。 3、世界上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德国国科学家魏格纳。
问答题
1、如何正确的使用酒精灯?(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什么?)
点燃酒精灯时,不得倾斜灯体,要用火柴从侧面点燃。物体应放在外焰加热。 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口吹,应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提起灯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
2、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哪些?生活中有哪些是溶解现象?
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生活溶解现象有:洗衣粉洗衣服、和奶粉、和糖水、和盐水、冲感冒冲剂等。 3、举例生活中人们利用浮力的例子。(例举4例)
轮船在海上行驶,人们在水里游泳,用救身圈救人,用木筏去打鱼。 4、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有哪些?
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有:改变物体的形状、附着沉或浮的物体、改变液体

5、使用测力计要注意什么问题?
使用测力计要先调整指针,使指针指在“0”刻度线上,测力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6、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铁、铜、铝。不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干木棍、陶瓷等。
7、人们是怎样利用风的。(例举5例)
晾晒衣服、扬帆航行、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建造风力发电站。 8、举三个安全用电的例子?举三个用电不安全的例子
安全用电的例子:应用保险盒,接电线的时候要关闭闸刀,用电胶布把接头包好。 电不安全的例子:在电线上晾晒衣服,用湿帕子檫电灯,不管闸刀接电。 9、举例说明磁铁的性质?
用来捡大头针说明磁铁有磁性,用来指方向说明有指南北的性质,吸铁多少说明有磁力
实验题
1、画电路图

2、纸杯烧水实验
你猜想一下,纸杯能烧水吗? 。 如果可以的话需要哪些器材?纸杯、水、三脚架、酒精灯
设计方案:纸杯里放半杯水放在三角加上,把纸杯移到纸杯的底部加热。 结果:纸杯能烧水

3、辨别磁极
有两块磁铁不知道南北极,一块条形磁铁,另一块其它形状磁铁,如何辨别南北极? 需要哪些器材?细线、磁铁
设计方案:用细线栓好条形磁铁中间,指南方的一端是南极,指北方的一端是北极 在用条形磁铁南极去接触另一块磁铁,它们相互排斥另一块是南极,它们相互吸引则另一块是北极。 4、“藏盐”和“取盐”
①“藏盐”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能使盐溶解得最快? 用足够热水来溶解,再用棍棒来搅拌能使盐溶解得最快。 ②“取盐”如何才能把盐取出来呢?烧煮、太阳晒 A:说出图中使用到的仪器的名称:蒸发皿、酒精灯、三脚架。
B:盐出来了,水到哪里去了? 谁蒸发到空中去了
6、杯子竖直扣入水底,塞在杯中的纸团会湿吗? 你猜想一下,纸团会湿吗? 。 如果可以的话需要哪些器材?纸杯、水、水槽、纸团
设计方案:把纸团塞入杯子中,竖直扣入水底,再拿出来观察。 结果:纸团不会湿。
7、7、杯子竖直扣入水底,塞在杯中的纸团会湿吗? 你猜想一下,纸团会湿吗? 。 如果可以的话需要哪些器材?纸杯、水、水槽、纸团
设计方案:把纸团塞入杯子中,斜扣入水底,再拿出来观察。 结果:纸团会湿。
第3个回答  2012-06-05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2×20=40分)
1、大自然中的水有三种状态( )、( )、( ),这三种状态在特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2、在常见的物体中,( )和( )是固态的水。
3、我们常用( )来控制小电珠的亮与灭。
4、猜想只是一种( )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一定是( )的,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 )。
5、( )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从而否定了托勒密的( )观点 。
6、地球是个( )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天,大约( )小时。
7、无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还是沉到水底的物体,都受到了水的( )力。
8、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 )。
9、风就是( ),气象台一般用( )测量风的方向,用( )测量风的大小。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花钱的( )能源。

二、判断:(1×12=12分)
1.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东向西自转的结果。( )。
2.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
3.风的速度越快,风力就越大。( )
4.使用测力计时要先调整指针,让它指在“1”刻度线上。( )
5.导体和绝缘体的界限是绝对的,绝缘体受潮也不会导电。( )
6.电线外面的塑料外皮是保护线芯,没有其他的作用了。( )
7.红旗向北飘,此时是北风。( )
8.磁铁的中间断了,就不能同时有两极了。( )
9.面粉在水中搅拌后,水会变浑浊。因此,面粉会溶解在水中。( )
10.电能帮人们做许多事情,就是转成了其他形式的能。( )
11.风筝是绝缘体,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
12.夜来香晚上才开花,是因为人们白天出来活动,它不好意思开。(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里) (2×14=28分)
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叫( )。
A.罗盘 B.指南针 C.司南
2.磁铁最强的是( )。
A.两极 B.中间
3.地球上昼夜交替出现,是由于( )产生的。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4.通过探究发现,磁铁具有下列哪条特性。( )
A.同极相吸,异极相斥
B.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C.同极、异极都相吸
5.在让小电珠发光的电路中,最主要的器材有( )。
A.电池、小电珠、橡皮
B.小电珠、电池、导线、开关
C.小电珠、导线、开关
6.英国海军大将蒲福,把风力分成了( )级。
A.11 B.12 C.13
7.磁铁能吸引下列哪种物体?( )
A.陶瓷 B.木头 C.塑料 D.铁针
8.取同样多的盐水放在两个同样的蒸发皿中,哪种情况下盐水蒸发得快?( )
A.在太阳下晒 B.在酒精灯上烧 C.在风扇旁吹
9.砂糖比研碎的冰糖溶解得( )。
A. 快 B.慢 C.不能确定
10.下列图中所画的连接方式中,能使小电珠亮的是( )。
A. [img,40,65]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11.png[/img] B.[img,41,63]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27.png[/img] C. [img,43,62]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41.png[/img]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只会自转 B. 地球既自转又绕太阳公转 C. 地球只绕太阳公转
13. 用电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会( )。
A.短路 B.触电 C.正常使用
14. 最早发现浮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牛顿 C.阿基米德

四、举例:(每一题列举4个方法或例子。4×5=20分)
1.列举人们在生活利用浮力的例子。

2.人们是怎样做到安全用电的?

3. 我们怎样改变某个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4. 哪些现象能说明动植物适应了地球上的昼夜现象?
第4个回答  2011-06-22
大象版什么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