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人为什么要把酒描绘为绿色?

如题所述

现代人经常会使用灯红酒绿这个成语来描绘夜晚的繁荣,这个成语出自清代小说家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其中写道“(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可见在清朝的时候人们还有一种“酒绿”的看法,而在清代之前,也不乏关于“酒绿”的大量诗词描写。

譬如陶渊明的诗歌《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写道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杜甫的《独酌成诗》中也有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晏殊的《清平乐》中也有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又或如红颜薄命空流水,绿酒多情似故人这样的诗句。这些都是关于“酒绿”的诗歌描写,可谓数不胜数。而这些都为后来吴趼人创造出灯红酒绿这个成语创造了客观条件。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古人会把酒描述为绿色呢?其实这个和古代人的酿酒技术有关,具体怎么回事我来给大家详细说一说。

这个还得从白居易的一首诗《问刘十九》说起,其诗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苏轼也有渌蚁濡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的描写。解开问题的奥妙就在于“绿蚁”这个词语身上,它是指古代的新酿酒在没有筛选掉杂质的时候,表面会漂浮着一层微如蚂蚁,色泽偏绿的浮沫,因此诗人很浪漫的把这些浮沫形容为绿蚁。

之所以会出现“绿蚁”这种现象,是因为古代的酿酒技术主要属于发酵酒,蒸馏这种方式到了元代时期才开始运用。发酵酒的一个不方便的地方就在于,发酵的酒曲和粮食常常会和酒融在一起,如果想要喝一杯干净无杂质的酒,所以就需要筛,把那些发酵物都筛干净,但是无论怎么筛也只能把大颗粒的杂质筛干净,小颗粒的则无法筛选干净。

酿造酒颜色偏黄,杂质多,不透明,需要筛除酒糟

因此《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句子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关于这种浊酒的诗句也不少,譬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因此,由于酿酒技术的缘故,导致古代的酒很浑浊,像我们现在喝到的米酒、黄酒这类都属于发酵酒,显得都很浑浊,不像今天的蒸馏酒清澈纯白。《宋书·陶潜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陶渊明用头巾筛酒的故事,陶渊明生前非常喜爱喝酒,有一次因为等不及别人把酒筛了再拿给他喝,就把自己的头巾取下来筛酒,筛完以后又戴在头上,性格率真,喜爱喝酒的程度可见一斑,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

说完了酿酒技术的原因,再来说一说为什么酒会呈现微微的绿色。

这和发酵酒的原材料有关,古代酿造酒的原材料大多就是米,如南方习惯用稻米或糯米,北方习惯用以黍米、粟和江米,还有如高粱酒,这些原材料发酵出来的酒最后的颜色都偏黄色,如通过用麦子发酵的啤酒也是黄色。由于古代的酿酒技术是通过蒸煮之后进行自然发酵,由于水分渐渐变少,温度升高,其颜色就会慢慢发黄,此外酒曲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现代技术酿造的黄酒质地清澈

麦曲、红曲这些酒曲都会加深酒的颜色偏黄,此外不同的酿酒作坊根据创新也会加入不同的材料,如《易牙遗意》中记载说建昌红酒、红白酒药,橘皮、沉香、木香、檀香可入酒,皆取其香,红麹入酒取其色。可见,不同的原材料和酒曲都会对酒的颜色发生改变,因此不仅有黄酒、还有红酒。现在我们看到的纯白透明的白酒在古代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其颜色都会发生微微的改变,质地也很浑浊。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葡萄酒有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区别,其实就是原材料的不同,红葡萄酒是因为葡萄中含有天然红色素,所以酿造出来就是红色的。

因此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造酒之一,另外两个是葡萄酒和啤酒,其中黄酒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绍兴产的黄酒。所以黄酒又有一个接地气的绰号叫“黄汤”,《红楼梦》中就有类似描述说你又喝了黄汤,就是这么有天没日头的……下流东西,灌了黄汤。

而颜色偏绿的则多属于果酒,因为以米、麦子酿造出来的酒其颜色只会偏黄,而不是发绿,这是因为其发酵物和酒曲中都没有绿色成分,因此是不会产生绿色。而在水果中含有叶绿素,所以就会让酒的颜色微微偏向于绿色,如荔枝、绿豆和梨子以及其它水果酿造出来的酒类其颜色就偏绿。如以绿豆做酒曲酿造出来的酒就偏绿色,黄庭坚在《醇碧颂》记载说荆州士大夫家绿豆曲酒, 多碧色可爱 , 而病于不醇。田子酝成而味厚, 故予名之曰醇碧 , 而颂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5
因为在古代文化当中,酒是非常美味可口,所以把酒描绘成绿色,这是对酒的一种寄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