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海峡两岸文化传承的作文

如题所述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在人民网7月14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日发表署名曾文仲的评论文章说,要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意识两岸文化异性,寻找两岸文化的共同性。特别是在妈祖文化、关公文化、南音、戏剧、旅游诸方面加强合作,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在新的领域推动创新。海峡两岸本同根,血脉相连一家亲;一衣带水一线牵,两岸携手情更深。愿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在求同存异的氛围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文章说,台湾本省人大部分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厦门闽南金三角。可以说,台湾的文化和福建的闽南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联系,台湾讲的地方方言也是以闽南话和客家话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近代史中,在荷兰人统治下长达38年,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也有50年,台湾光复之后,国民党时期也有50多年,所以,多元文化在台湾和谐共存,从人们的思维、语言诸方面都有了台湾的特色,这一切都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的,这也是台湾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差异,这是事实,也是绝对不可否认的。
但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台湾大部分的人信仰佛教,特别是福建妈祖,中国历史上的关公在台湾信徒甚众,由于台湾的地理环境,信仰妈祖的是海洋文化的最大特征,妈祖作为沿海人民的保护神,在台湾大受崇拜,这也是海峡两岸文化的最大共同点,我们要充分寻找两岸人民大众都能接受的共同之处,和风细雨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特别是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润物细无声,让广大的台湾民众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光辉。
一道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情与缘,更阻挡不了两岸人民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愿望。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以来,福建省凭藉闽台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大批台湾同胞到福建寻根问祖、旅游观光、兴办实业,推动了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往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这一祥和的氛围对于同根同族的两岸骨肉同胞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当你走在台北街头,看看快乐的人群从身边经过,听着从霓虹灯下飘来的少男少女们的轻声细语,还有酒店服务员的亲切与殷勤,你也许会发现,其实,台湾每一个人都在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因此,你的内心就会充满了欣喜,因为,这才是台湾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台湾,用心去品味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台湾的兄弟姐妹,多找共同点,或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台湾,一个令人难忘又神往的台湾,这对于我们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是很有裨益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文化不能说都一模一样,现实是肯定存在着差异,我们要找到差异,更要寻找共同的地方。而我们共同的价值就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不论是祖国大陆或者是在宝岛台湾,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都比较认同,也有深刻的认识。我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更深深体会到这些共同价值观对文化的创新,企业的发展,两岸的交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台湾云门芭蕾舞就是以传说中的故事,结合西洋的芭蕾舞惟妙惟肖演绎得令人神往,而我们福建惠安女的舞蹈也是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惠安女的服饰,风俗习惯,劳动场景再现了惠安妇女独特的精神风貌。这两者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说明海峡两岸的文化既有各自的特色也有许多共同的支点。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27
海峡两岸之间最重要的、金刚不坏的纽带,是我们共同享有的中华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和研讨,我们可以把这根纽带扭得更紧。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他的伟大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为所有中华儿女共同享有的精神遗产;保存并弘扬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中华文化,是包括两岸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华子孙的天职。

中华文化的智慧体现在哪些地方?就体现和渗透在处理人和人(包括个人与社会、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人和天(亦即自然与环境)的关系、现实和未来的关系以及个人的身与心的关系方面。贯穿在这四大关系中的是中华文化中的哲学理念,就是“天人合一”,是“阴阳和合”,是“和而不同”。中华文化最早树立了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因为我们的先民从历史中,从大自然中,从现实生活中,正确地总结了人类社会应有的正常关系,即:无数个体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个人的道德修养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于是形成了由己以达天下的“修―齐―治―平”道德之路。在中华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基础上,在治国和平天下方面又形成了“王道”思想。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称中国五千年来为“超稳定”的社会,但是他却没有注意到造成稳定的众多原因中的这一条。

当今世界的形势颇为类似中国的战国时代,群雄并争,吞噬资源,毁坏环境,弱肉强食。“霸道”充斥世界:人对人霸,国对国霸,人类对自然霸。究其霸之因由,归根结蒂是极力高悬一个“利”字,无限容忍一个“贪”字。这种霸道的世界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而解决之道,除了对于霸道给予必要的抗争、阻遏,还需从长远、从根本处寻求出路,要在整个社会对利的贪求和对道德良知的珍惜二者之间求得相对的平衡。正是在这点上,中华民族可以做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来平衡身与心、物与魂、己与他的关系。这智慧和经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对德的崇尚和终生的追求;对于社会、国家和天下来说,就是“王道”。

“王道”的提法,首先见于《尚书 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此时“王道”所指,还是具体的周先王治理天下之道。到了《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时的王道,则指的是为王之道。至于把“王道”作为一种理想政治的专称,与“霸道”相对,恐怕还是汉儒的功劳。“王道”所指虽然有此变迁,但是其共同点则都是强调对内以德(仁、义)治国,对外则“修文德以来之”,视四海为一家。“王道”,即意味着包容、平等、友爱、融合,意味着以人类共同的幸福为终极目标,这正是当今世界和许多国家所欠缺的。我们愿意和台湾朋友一道,开展这一论题的研究,并努力把“王道”思想的精华介绍给全世界。
第2个回答  2011-03-27
1.在凡卡寄出信的第二天,邮递员整理信件时,见凡卡写的那封信地址不明,便随手扔到了路边。后来信被住在与凡卡同街的杰伊兄妹俩儿拾到。他们是一个著名作家、思想家的孩子,他们回家后好奇地把信拆开看。杰伊兄妹从小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他们看到凡卡被老板毒打,非常愤慨,决心帮助他。他俩正想着,突然听见从对面一座房子里发出了一个小孩的呼救声。是凡卡,他被老板打得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杰伊哥分析了一下,很肯定地说:“写信的人就是他。信中写到‘楦头’,那老板一定是鞋匠,这附近的鞋匠就一个,那么……”“对!”妹妹认同了哥哥的推断。接着,他俩开始商量着怎样救凡卡……
一天后,凡卡正提着桶水从院里走过,忽然从空中落下一封信在凡卡面前,信封上写着“朋友凡卡收”。凡卡拾起信,夹在皮袄里,继续去干活。等到晚上,老板他们都出去后,他才打开信读着。信是杰伊兄妹写的,内容如下:
凡卡:
你好。
你写给爷爷的信被我们从街上拾到,并阅读了,请原谅。不过我们并没恶意,写信来只是想帮助你……我们住在你旁边的那座楼里,明天你就来吧,我们在门口接你。
杰伊卡顿 杰伊妮特”
第二天,凡卡到了杰伊兄妹家,兄妹俩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告诉了父亲,他们的父亲也非常同情凡卡,同时又为孩子的这种做法感到高兴。然后,杰伊兄妹一家人给凡卡找了个医生,给他治病,给他换了件皮袄,还买了双鞋给他。直到凡卡的伤养好了,就让他回到村子去了。
后来,杰伊兄妹的父亲把这件事写成了一篇名为《凡卡》的文章,而凡卡回到村子后的情况还不知道,或许这将永远是个迷。

2.当凡卡睡醒后,他知道等待他的仍会是老板、老板娘、伙计对他的捉弄以及歧视,将来的生活同样是一片漆黑,是一个未知数,他不知道应该到什么时候才会迎来光明开始的那一天。
凡卡仍旧天天在老板家做着学徒的工作,过着生不如死,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只要稍微做错一点事,就会遭到老板严厉的责骂和凶狠的毒打。吃的呢,还是一点儿面包和稀粥。在漆黑的夜晚,仍旧要睡在冰冷、凄凉的过道中,只要他们小崽子一醒,他就又要整夜不眠,为小崽子摇摇篮。
灾难终于降临在了小凡卡身上。老板家里有两只玉杯,做工非常精致,是老板花了多年的积蓄才买下的。老板非常喜欢这两只玉杯,茶余饭后,常常拿出来细细玩赏。一天,一位朋友来老板家做客,提出要观赏玉杯。老板难于拒绝,忙叫凡卡把玉杯取来放在桌子上。这位朋友看后,连声称赞。这时,凡卡为客人倒茶,不小心碰了一下桌子,玉杯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凡卡连忙跪在地上,捧着玉杯的碎片,痛哭流涕。老板也愣了一下,随后用冷淡的眼神瞄了他一眼,便急着向客人解释。在场的人七嘴八舌,都肯定地说小凡卡这次死定了,老板一定不能原谅他。小凡卡自己深知,今天的事物对于他来说已经不是那样的新鲜,因为自己的悲惨命运,在今天或许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然而等待他的并不是光明和希望,而是死亡。他说的没错,当老板送走客人后,便想小凡卡开始了毒打,小凡卡身上的伤疤清晰可见。但狠心的老板在毒打后,既不给他治疗,又让他继续干起了苦力活。
小凡卡已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了信心,他终于忍受不住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含着怨恨和思念,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人世。相信在他临死前,爷爷一定是他最放心不下、最思念的亲人,而当时的社会制度一定会让他痛恨、失望。

3.凡卡这一睡就睡了两个钟头。他刚刚醒来,就被发现他睡觉的老板娘毒打了一顿。

为了赚更多的钱,老板娘把凡卡关进屋子里,叫凡卡修理别人送来的坏皮鞋,一刻也不准休息。就这样,一晃过了三年。这三年里,凡卡长高了,长得也结实了许多,他的工钱从以前的两个卢布长到了八个卢布。这三年里,凡卡一直都没忘记给爷爷寄信的事,一直都盼望着爷爷的的回信,可是,爷爷却始终都没有一点音讯。

这天,凡卡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溜,去乡下找爷爷!于是,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趁老板一家和伙计们去教堂祷告上帝的机会,他偷偷地用事先早已准备好的细铁丝把锁打开,跑了出去。一出修鞋铺,他一路光着脚,直奔市中心的鞋店跟衣店,用这三年来的工钱买了一双鞋,一件羊皮袄穿上,接着,他就顺着记忆中乡下的路拼命地跑去。一路上,凡卡不敢停下,生怕老板发现把他逮了回去。看见过路的人,他更是快马加鞭地跑,生怕他们和老板是一伙的把他抓回去。可毕竟凡卡还是个孩子,再加上他已经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终于因为体力透支昏倒在了路上。
睁开眼时,发现自己静躺在床上凡卡德爷爷收留了他,凡卡高兴极了,紧紧的抱住爷爷,泪水地在爷爷的肩膀上。。。 。。。
直到三年后凡卡在列宁格勒的市中心买了两套房,其中一间用来他和爷爷居住,另一间用来当酒店。就这样,凡卡和爷爷开始了新的生活。
第3个回答  2011-03-16
两岸乡亲共话客家文化传承发扬

2010年06月22日 00:53:5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福州6月21日电(记者郑良)以“深化交流、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福建龙岩举行,两岸近600名客家乡亲相聚交流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局长张耀清介绍说,参加论坛的台湾客家乡亲有20个团组,共281人,涵盖了台湾主要客属社团以及文教、经贸、青年、妇女、基层组织等各个方面的代表。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台北县县长周锡玮、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邱镜淳等为本届客家高峰论坛发来题词,祝贺论坛的举办。

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说,希望两岸客家人有“同祖同源同发展”的共识,强化两岸客家文化的交流,发扬客家文化精神,推动两岸经贸合作。

台湾青年商会总会2009年总会长沈伯璋是台湾青年客家人的代表。他说:“追根溯源、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我们不能忘本。台湾新一代客家人应当多到大陆,特别是客家人聚集地来看一看,加强两岸客家人、特别是青年一代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理解,增加认同。”

龙岩市委书记张健说,现在,龙岩正在全力打造“海峡客家”品牌。“海峡客家”是两岸客家文化交流的平台,依托这一平台,挖掘客家文化资源,建设客家文化场馆,把近年来龙台两地开展的系列学术研讨、文艺和广播影视展演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让客家文化、客家传统、客家精神更好传承和弘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