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中华情作文

如题所述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初中的政治课,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句。短短的十七个字,饱含了台湾与大陆浓浓的血脉亲情,饱含了台湾胞亲们渴望回家的执着目光,更是饱含了那血、那泪、那炮火轰不断的一家牵连。

我在对台湾的一片茫然中浑浑噩噩的度过了十一年。那是十一年,是四千零一十五个日子,可这也是短短的十一年,对台湾来说,他已经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六十个年头,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六十年呢?当年咿呀学语的幼儿,如今却是华发苍颜,就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依旧湛蓝。

后来的五年,不,准确来说是我读过《乡愁》之后,我望向台湾的视线开始由浑浊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我知道他有一个大名叫台湾,可这个大名也仅仅才叫了三百年,因为他还有接近十个乳名,那是不同时期中华民族对台湾宝岛的关心和期待。而“岛夷”,便是如今台湾的第一个名称。

那一个个时期,从孙权派一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开始,台湾便有了一个家,有了一个姓——中华。当时间慢慢推移,走至十七世纪初,荷兰的殖民者趁明政府处境艰难,侵入了台湾。这是台湾第一次离开祖国妈妈的怀抱,但这却也只是一个开始。而后,台湾经历了郑氏的执政时期和清政府的统治时期,台湾与内地来往更加密切,中华文化也更加全面的传入了台湾。危机,暗中酝酿。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战败的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当希望的曙光——《中国对日宣战布告》发出后,时隔至今,我仍旧能够想象当时的台湾居民是如何的激动与兴奋。然而1949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

台湾像是一个至今离家未归的游子,牵动着十三亿家乡亲人们的心。在我的十六年中,即便是懵懂无知,也一次又一次在心中呼唤着:台湾归来。我会像一个期盼父亲回家的女儿,默默数着日子,因为我知道团聚的时刻已经不远了,很快,这个家就完整了。

我一直都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有多么的渺小,但我也知道,同一个愿望由亿万人去祈祷,其中的所有,天意亦可违。台湾的回归,必将是强势的回归,也将是中华民族巨龙觉醒的一部分,这不是一种猜想,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或许十六岁的我懂得东西还太少,但我会一直看着台湾,一步一步走回祖国母亲的怀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