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在朝鲜东线是怎样进行反击的?

如题所述

1950年11月初,毛泽东命令在华东的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入朝参战。第九兵团入朝后即按照预定部署,向长津湖地区开进。

在行军途中,所属各军严格执行隐蔽纪律,夜行晓宿,严密伪装,两个军约10万人悄然进入战区。

联合国军虽然每天都派出飞机对战区进行空中侦察,却丝毫没有发现九兵团的行动踪迹。

战后,联合国军将第九兵团这一隐蔽开进称为奇迹!

11月15日,第九兵团的二十军、二十七军进入狼林山脉长津湖地区。

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是朝鲜东北部最大的湖泊。它由发源于黄草岭地区的长津江在柳潭里与下褐隅里之间所形成。

在长津湖以东约30公里,是由长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就被称为长津湖地区。

两湖周围丛山林立,平均海拔约1300米,几乎全是连绵不断的崎岖山区。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偶有几处村落也是人烟寥落。

长津湖地区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27度。

风雪交加的严寒气候,山高路窄的复杂地形,战场环境是异常险恶,可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连基本生存都不容易。

根据战场情况,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作出决定:集中第二十军、第二十七军主力,歼灭美陆战一师两个团于柳潭里、下褐隅里、新兴里之间地区,尔后向成兴、元山方向进攻,续歼增援或南逃的美军。

具体部署是,以二十军首先割裂柳潭里、古土里与下褐隅里美军的联系,坚决阻止美军南逃北援,然后攻击围歼下褐隅里美军,以一个师配给二十七军,保障该军歼灭柳潭里地区美军,以一个师在社仓里方向,确保军主力翼侧的安全。

以二十七军首先歼灭柳潭里、新兴里美军,然后协同二十军歼灭下褐隅里美军,并以一部展开于赴战岭方向警戒,保障左翼的安全。

以二十六军进入临江、中江镇地区集结,为兵团预备队兼志愿军总预备队。

兵团作战意图和部署传达到二十军,军长兼政委张翼翔召开了军党委会。根据美陆战一师排成一字长蛇阵的情况,张翼翔决定对其进行分割围攻。

张翼翔说:对付长蛇最好办法是把它切成几段,猛击七寸要害处,然后分段消灭。

根据这一战法,军党委决定以二十九师一部兵力在松落洞、广城地区阻击美军西进和向南逃跑,师主力攻占死鹰岭及其以北、以东地区,切断柳潭里美军的退路,协同二十七军攻歼柳潭里美军。

五十八师首先攻占富盛里地区,切断下褐隅里美军与前后的联系,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下褐隅里,然后在二十七军协同下围歼该美军。

六十师夺取古土里以北的有利地形,切断长津湖地区美军的退路,并坚决阻击美军增援,尔后相机围歼古土里美军;八十九师主力在新德里地区,首先围歼社仓里美军,尔后协同军主力追歼美军。

这个部署将把美陆战一师切成4段:柳潭里到死鹰岭一股,下褐隅里一股,古土里以北一股,真兴里一股。美三师七团则被阻隔于社仓里。

11月17日,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六团和八十九师二六七团进至长津湖和柳潭里以南地区,接替四十二军,阻止美军北上。

11月23日,配属给美第十军的美陆战一师按照麦克阿瑟的命令向北发起进攻。

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对上司的命令有些担心。他从个人渠道知道第一场战役的情况,从而了解到了对手是个神出鬼没的高手。而自己将进入的战区,正是非常适合打伏击的地方。因此,他十分谨慎。

在他的指挥下,美陆战一师一路走得极为缓慢。一路上,他们修筑机场和公路,严密保持彼此间的联系。

然而,美陆战一师的前进很顺利,到了26日,陆战七团已经到达了柳潭里地区。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第九兵团仓促入朝,在各方面准备都不充分的情况下,前进速度比较慢。

但即使这样,到了这一天,第九兵团约10万人已悄然进入攻击位置。

11月27日,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气温骤降到零下30度。

10万来自中国江南水乡的九兵团将士虽然仅身穿一层薄薄的棉袄,脚着一双胶底鞋,但靠着坚强的信念和无比的意志,他们趴在寒冷雪原中,紧握手中钢枪,随时准备给美军致命一击!

当天早晨8时25分,陆战七团第三营向柳潭里至武坪里公路两侧山地攻击前进,在克服了轻微抵抗后便顺利占领柳潭里以西的1426高地和1403高地。

随后陆战五团第二营超越陆战七团第三营继续向西,但在第一目标1271高地遭到了志愿军第二十军的顽强防御,几次攻击均未奏效,最后在陆战七团三营的支援下,才艰难地夺取了1271高地。

同时,陆战七团向西南和北面派出了配有迫击炮的战斗侦察小分队,都遭遇了志愿军大部队。经过激烈战斗,才得以撤回柳潭里。

中午过后,美军就接连发现志愿军侦察人员抵近柳潭里进行侦察。

美军意识到,夜幕降临后,志愿军一定将会发起其擅长的夜袭。所以从15时开始,美军就停止了进攻,构筑工事,准备迎接天黑后的战斗。

27日夜间24时,东线战役发起。

当夜,肆虐的西北风卷着棉球般的雪花,吹得人睁不开眼。狼林山脉的山林中忽然传出惊天动地的军号声和呐喊声。

宋时轮指挥二十军、二十七军8个师向美十军发起猛攻。10万志愿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美军,一夜之间就将美七师和陆战一师截为数段。

美军被志愿军分割包围后,立即将近200辆坦克在几个被围点上围成环形防御圈,开辟临时机场,迅速运走战伤和冻伤人员,运来武器弹药和御寒装备。

他们夜间死守,白天则依靠强大的地空火力掩护,向第九兵团攻击部队发动猛烈反扑。

与美军相比,第九兵团不仅在装备上处于劣势,没有打击坦克的重武器,而且衣衫单薄,粮食短缺。但是,志愿军在兵力上和战斗精神上占有优势。

战斗开始后,志愿军用轻武器和血肉之躯扑击美军的钢铁和烈火,战斗进行得极为艰苦、极为残酷、极为惨烈、极为悲壮。

志愿军勇于牺牲的精神令所有的美军士兵胆寒。当海潮一样的志愿军士兵呐喊着从黑暗中扑向火网时,美军士兵常常看到一个志愿军像砍到的木桩倒下去了,却又站起一片涌动的树林。树林中迸发出猛烈的火舌,飞出蜂群一样的手榴弹。枪声、爆炸声已经分不清个数,地上的火光和天上星光连成了一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