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我军同美军的装备差别有多大?

如题所述

入朝第一批志愿军:在美国第8军军长泰勒眼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长于数量和勇气,在战术方面受过配合地形的良好训练,但其装备却极为原始化,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早已送入军事博物馆的古董”。不算空军,中国陆军不但武器装备落后,一个军的火力密度甚至远不如美军一个师。战后各方公认,如果志愿军使用美军那样的装备,朝鲜战争将会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在这场最终打成平手的战争中,通过美军王牌陆战1师和中国精锐的第9兵团师级别装备进行对比,最能了解中美两军的装备差异。(以长津湖战役主力部队为对比,均为师级编制装备)
1、空军:美军陆战1师:每个步兵营都配备有前线航空控制人员,可以随时用无线电呼叫航空火力支援。这直接导致志愿军只能在夜晚行军和进攻,白天则是美国人的天下。
志愿军第9兵团:没有空军支援,防空武器基本为零。为了避免对空射击导致更严重的空袭,甚至严令禁止用轻武器对空射击。白天只能隐蔽,绝对不能作战。
2、坦克:
美军陆战1师:每团有一个坦克营,下辖四个坦克连,共有70辆坦克,包括M-26潘兴式坦克和M-4A3中型坦克。每个陆战团的反坦克炮兵连另有5辆坦克。
志愿军9兵团:无坦克和任何装甲车辆。
3、火炮:美军陆战1师:编制有三个炮兵团,每团通常配备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营,一个坦克连和一个工兵连。每个步兵营的火力支援分队则装备有12门107毫米重迫击炮连。每个陆战团另有一个反坦克炮兵连,装备有75毫米无后坐力炮和5辆坦克。陆战一师师属炮兵团则拥有三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共54门105榴弹炮。另有一个155毫米重型榴弹炮营,共18门火炮。此外团还编制有114毫米火箭炮连(未参加长津湖作战)。另外还包括防空部队拥有的高射炮、高射机枪等自动武器。
志愿军第9兵团:每个师约有一个炮兵营共12门火炮,主要是榴弹炮或山炮。由于不能自行生产,苏联也没有提供武器,志愿军的火炮都是缴获的装备,所以每个师的火炮新旧程度和型号都可能不同。团以下主要支援火力以82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为主。托运火炮的主要为骡马,机动性差。超过105毫米以上口径的大口径火炮为零。
4、通信器材:美军陆战1师:每个陆战团一直到排级都拥有完备的电台等联络设备,可以随时获得空军几乎是不间断的火力支持。
志愿军第9兵团:由于通信器材奇缺,只有团以上部队才有少量无线电台,营采用有线电话,在战场上非常脆弱。营以下则主要用军号、哨子、信号弹和手电筒等联络,这导致美军在野战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人尖厉的哨子。由于通信器材严重不足,导致一旦团级部队下达作战命令,基本上很难在战场上根据情况加以变更,战法缺乏灵活性。
5、轻武器:美军陆战1师:主要步兵武器为伽兰德M1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勃朗宁M1918A2式自动步枪,7.62毫米口径M1919A4式重机枪和12.7毫米口径的M2HB式大口径机枪。美军这几种轻武器都是“二战”中轻武器的杰作,性能优秀可靠。
志愿军第9兵团:志愿军轻武器全部是二战缴获武器,来源有苏联、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和捷克等不一而足。武器混杂,弹药补给困难。用美军的观点,是不折不扣落后古董武器博物馆,性能参差不齐,弹药补给困难。
6、服装:美军陆战1师:官兵穿着兜式防寒帽、羊毛内衣、毛衣裤,外套外还有防风雨登山服。战斗长筒靴内有两到三层毛鞋垫。而陆战师的侦察连甚至用上了刚刚研制成功的防弹背心。
志愿军第9兵团:由于是南方部队,又因为入朝极为仓促,基本上没有北方入冬的棉衣,这在此后的长津湖战役中导致了极为可怕的非战斗伤亡,人数甚至超过战伤。其余志愿军部队的冬装也主要是棉衣棉裤,虽然能保暖,但一旦被水浸湿就会板结,失去保暖的效能。在朝鲜战争中,由于冻伤导致的伤亡数以万计,造成了极为惨重的伤亡。
7、弹药:美军陆战1师:美军的机械化补给极为迅速,弹药充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空投补给,因此弹药充足,火力旺盛。无论是步兵武器还是炮弹都极少出现告罄的现象。
志愿军第9兵团:在渡过鸭绿江后,第9兵团每名战士发了80发子弹,此后就基本不发了。在火炮方面,考虑到朝鲜地形崎岖,在美军空中打击下难于隐蔽,第9兵团为数极少的重型火炮都留在鸭绿江中国一侧。部队携带的火炮和炮弹极少。1门82毫米迫击炮配备90发炮弹,60毫米迫击炮配备40发。唯一相对充足的是木柄手榴弹,但威力却比不过美军的MKII型甜瓜手榴弹。
8、运输工具:美军陆战1师:拥有充足的汽车和装甲车辆。由于有空中优势,除了空运空投外,还能大量使用铁路和港口进行运输调动。
志愿军第9兵团:空中、海上和铁路运输几乎为零。整个志愿军在一、二次战役时也仅有1000辆汽车,战役结束后已经被摧毁600多辆。运输主要以骡马和人力为主。
入朝第二批志愿军:中方:苏式装备已经基本到位——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共向中国有偿提供了64个陆军师和22个空军师的装备,主要有:7.62毫米41式冲锋枪、7.62毫米43式冲锋枪:7.62毫米1944年式马枪、7.62毫米式轻机枪、7.62毫米43 式重机枪、12.7毫米高射机枪等。在步兵连中,步枪和冲锋枪的装备数量基本各占一半。战争后期中国还仿照7.62毫米41式冲锋枪(即著名的“波波沙”冲锋枪)生产出“1950式7.62毫米冲锋枪”,这种中国第一种国产冲锋枪主要就装备了志愿军。1951年夏,志愿军的炮兵部队开始全面换装,各步兵师全部配齐炮兵团,苏制122毫米榴弹炮和美制105毫米榴弹炮全面取代原来的75毫米山炮,成为炮兵部队的主力火炮。1950年秋季,解放军接收了10个苏式坦克团,主要装备T-34坦克、斯大林II坦克和CY-100自行火炮。1951年3月,由坦克第1师机关组成的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及所属4个坦克团开始入朝。由于美军掌握着制空权,志愿军坦克只能采取严密伪装,奇袭作战的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